关于Java到底是解释型语言还是编译型语言还是二者的集合

转于: https://blog.csdn.net/gaosure/article/details/58252393#commentBox

一篇写的很好的文章

关于Java到底是解释型语言还是编译型语言还是二者的集合?首先理解一下何为解释型语言和编译型语言


    计算机高级语言类型主要有编译型和解释型两种:

    编译型语言:在程序运行之前,有一个单独的编译过程,将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以后执行这个程序时,就不用再进行翻译了。

    解释型语言:是在运行的时候将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所以运行速度相对于编译型语言要慢。

    SO,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存下目标机器码:编译会把输入的源程序以某种单位(例如基本块/函数/方法/trace等)翻译生成目标机器码,并存下来(无论是在磁盘上或是内存中)后续执行可以复用;解释则是把源程序中的指令逐条解释执行,边解释边执行,不存下目标代码,后续执行没有可以复用的信息。


    了解Java的运行过程:Java源文件(*.java),通过java编译器(javac)编译生成一个ByteCode字节码文件(*.class),字节码由java自己设计的一个计算机(即java虚拟机,JVM)解释执行,虚拟机将每一条要执行的字节码送给解释器,解释器将其翻译成特定机器上的目标机器码,然后在特定的机器上运行。

所以说Java的解释器的优点是比较容易让用户实现自己跨平台的代码,同一套代码可以在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上执行。

(这里提一下java的跨平台Write Once,Run Anywhere:java的跨平台是基于JVM的。JVM是在一台计算机上由软件或是硬件模拟的计算机,java程序所有的*.class文件都是在JVM上运行的,也就是说*.class文件只需认JVM,由JVM去适应各个操作系统,所以不同的操作系统只要安装符合其类型的JVM,那么程序无论到哪个OS上都是可以正确执行的JVM for Unix / JVM for Windows / JVM for Other……,因此没有JVM也就不能跨平台)


    虽然Java的第一道工序是javac编译,其目标文件是ByteCode,而并非机器语言,但后续可能有三种处理方式:

1、运行时,ByteCode由JVM逐条送给解释器,解释器将翻译成机器码运行。

2、运行时,部分ByteCode可能由实时编译器(Just In Time Compiler,JIT)编译为目标机器码再执行(以method为翻译单位,还会保存起来,第二次执行就不用再翻译为机器码了),因为考虑到有些JVM是采用纯JIT编译方式实现的,其内部没有解释器,例如:JRockit、Maxine VM。

3、RTSJ,继javac之后执行AOT二次编译,生成静态的目标平台码。

有的时候,可能是以上三种方式同时在使用,至少,1和2是同时使用的,3则需要程序员手工指定。


SO,我认为java是编译与解释两者之间的混合式语言。

And,一个知乎的大牛说的特别有道理:

很多资料说,C/C++等是编译型语言,而Java、C#、Python、JavaScript都是解释型语言,是通过解释器来实现的,其实这么说很容易引起误解:语言一般只会定义其抽象语义,而不会强制性要求采用某种实现方式,例如说C一般被认为是编译型语言,但C的解释器也是存在的,例如Ch……所以一般被称为“解释型语言”的是主流实现方式为解释器的语言,但并不是说它就无法编译。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