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问答

 

目录

1. 什么是恶意软件?

2. 恶意软件有哪些特征?

3. 恶意软件可分为哪几类?

4. 恶意软件的免杀技术有哪些?

5. 反病毒技术有哪些?

6. 反病毒网关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7. 反病毒网关的工作过程是什么?

8. 反病毒网关的配置流程是什么?

9. 什么是APT?

10. APT 的攻击过程?

11. 详细说明APT的防御技术

12. 什么是对称加密?

13. 什么是非对称加密?

14.私密性的密码学应用?

15. 非对称加密如何解决身份认证问题?

16. 如何解决公钥身份认证问题?

17. 简述SSL工作过程


1. 什么是恶意软件?

恶意软件(Malware)是指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植入或传播到计算机、服务器或其他网络设备中的恶意程序或代码。这些程序或代码的目的通常是破坏计算机系统、窃取敏感信息或利用计算机资源进行非法活动,如勒索软件、木马、病毒、蠕虫等。恶意软件的特征包括:隐蔽性、侵入性、破坏性、传播性、扩散性、自我保护性、自我复制性、自我修改性等。恶意软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病毒、蠕虫、木马、广告软件、恶意工具、勒索软件、间谍软件、银行木马等。

2. 恶意软件有哪些特征?

  1. 隐蔽性:恶意软件具有隐藏自身的能力,使得用户难以察觉它们的存在。

  2. 侵入性:恶意软件可以利用漏洞、弱密码等方式侵入计算机系统,并实现远程控制。

  3. 破坏性:恶意软件会破坏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例如删除文件、格式化硬盘等。

  4. 传播性:恶意软件可以通过网络、移动存储设备等途径进行传播,使得它们能够迅速扩散。

  5. 扩散性:恶意软件可以通过自我复制等方式扩散到其他计算机系统,进一步蔓延。

  6. 自我保护性:恶意软件会采用各种手段来规避杀毒软件和安全检测,防止被发现和清除。

  7. 自我复制性:恶意软件可以自我复制,从而增加它们在系统内的存在时间和数量。

  8. 自我修改性:恶意软件可以对自身代码进行修改,使得其更难被杀毒软件检测和清除。

3. 恶意软件可分为哪几类?

1.病毒(Virus):病毒是一种可以通过文件传输、网络下载等方式感染其他程序的恶意代码,它能够随着感染文件的传播而迅速扩散,造成许多损害。

2.蠕虫(Worm):与病毒不同,蠕虫不需要依靠其他程序来传播自己。它可以利用网络漏洞,快速自我复制并传播到其他计算机,占用网络带宽和资源。

3.木马(Trojan):木马是一种隐藏在合法程序或文件中的恶意代码,通常会伪装成有用的应用程序,但其实是专门用来窃取用户信息或控制计算机的后门程序。

4.广告软件(Adware):广告软件是一种流氓软件,安装在用户计算机上以显示广告或弹出广告窗口。它通常会嵌入到免费软件或共享软件中,以获取用户个人信息或收集广告点击次数。

5.间谍软件(Spyware):间谍软件是一种旨在监视用户计算机活动、窃取个人信息的恶意软件。它可以收集用户的键盘输入、屏幕截图、浏览历史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发送给攻击者。

6.僵尸网络(Botnet):僵尸网络是一种由感染了恶意软件的计算机组成的大规模网络,其目的是进行网络攻击或进行垃圾邮件和网络欺诈等活动。

4. 恶意软件的免杀技术有哪些?

1.加壳技术:使用特殊的工具将原始代码进行加密和压缩,从而使得恶意软件更难以被反病毒软件检测到。

2.虚拟化技术:使用虚拟机技术,使恶意软件在一个隔离的环境中运行,以避免被反病毒软件检测到。

3.对抗技术:针对已知的反病毒软件进行攻击,使得反病毒软件无法正常运转或者不能对自己进行识别和处理。

4.反向工程技术:通过反向工程技术来分析反病毒软件的工作方式和识别方法,从而针对性地修改恶意软件进行免杀。

5.基因变异技术:在恶意软件的代码中添加一些无关紧要的命令或者随机字符串,使得恶意软件的指纹信息经常变化,从而难以被反病毒软件检测到。

5. 反病毒技术有哪些?

反病毒技术是指防止计算机受到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的攻击。目前,主要的反病毒技术包括以下几种:

1.实时保护:通常是指由反病毒软件提供的实时监测功能,以及对新检测到的病毒自动进行隔离或修复的能力。

2.病毒库和特征库:反病毒软件一般会建立一个病毒库或者特征库,用来存储已知病毒和恶意软件的特征信息,以便于软件对潜在感染文件进行扫描和判断。

3.行为监测:通过对系统内进程的行为进行监测,确定是否存在恶意软件的行为模式,从而防止潜在的攻击。

4.沙箱技术:将可疑文件运行在安全的虚拟环境中,观察其行为模式,以判断是否存在恶意行为。

5.生物特征识别:通过识别个体的生物特征,如指纹、虹膜、面部等信息,来确认计算机是否被授权使用,从而保证计算机的安全。

6. 反病毒网关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1.流量过滤:反病毒网关可以通过过滤规则,阻止所有未经授权的流量进入企业网络。同时,它还可以通过高级的身份验证机制,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企业内部系统。

2.恶意软件识别:反病毒网关可以对所有进入企业网络的数据流量进行实时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恶意软件或网络攻击。如果发现了恶意软件或攻击,反病毒网关会立即阻止其进一步传播并记录相关信息以进行后续处理和反制。

3.恶意软件清除:反病毒网关可以将检测到的恶意软件和网络攻击进行隔离和清除,以避免它们在企业网络中进一步传播和造成更大的损害。

4.监管日志:反病毒网关可以记录所有进出企业网络的数据流量,并生成详细的监管日志。这些日志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快速检测和定位潜在的安全风险,以及更好地满足合规性方面的要求。

7. 反病毒网关的工作过程是什么?

1.流量监测

反病毒网关会实时监测企业网络出入口的数据流量,并且对流量进行过滤和筛选。在流量监测阶段,它会检查所有进出企业网络的数据包,并且使用各种技术,如模式匹配和行为分析,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恶意软件或网络攻击。

2.恶意软件识别

如果反病毒网关检测到了可疑的数据包,它会进一步对其进行分析和识别。在这个过程中,它会使用各种技术,如特征识别和挖掘,来判断数据包是否包含恶意软件或恶意行为。如果发现了恶意软件或攻击,反病毒网关会立即阻止其进一步传播并记录相关信息以进行后续处理和反制。

3.恶意软件隔离和清除

在识别恶意软件后,反病毒网关可以使用隔离和清除技术来防止恶意软件进一步传播并造成更大的损失。这个过程中,它会将恶意软件进行隔离,并且对其进行清除和消毒,以保证企业网络的安全。

4.日志记录和分析

反病毒网关可以记录所有进出企业网络的数据流量,并生成详细的监管日志。这些日志可以提供有关恶意软件或网络攻击的重要信息,并帮助企业管理者快速检测和定位潜在的安全风险,以及更好地满足合规性方面的要求。

8. 反病毒网关的配置流程是什么?

申请激活、加载特征库、配置AV Profile、配置安全策略

9. 什么是APT?

APT即高级持续性威胁(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

APT是一种针对特定目标的高级攻击,攻击者往往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具备较高的技术能力和资源,并且会采用多种手段,如社会工程学、漏洞利用、恶意软件等来进行攻击。APT攻击通常分为多个阶段,攻击者通过潜伏在目标机器中以长期持续的方式进行攻击和监视,从而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和机密资料。

APT攻击的目标多为政府机构、军事机构、金融机构、国防承包商、IT公司等重要部门和组织,这些目标拥有大量的关键数据和敏感信息,一旦泄露将造成极大的损失。APT攻击往往不是单纯的技术层面的攻击,其背后往往有政治、经济、战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对于APT攻击,防护难度较大,需要企业采用综合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保护,如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反病毒网关、堡垒机、加密传输等技术手段,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监管。通过采用多层次的安全防护策略,企业才能够更好地应对APT攻击,确保网络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10. APT 的攻击过程?

侦察阶段

在这个阶段,攻击者通过各种手段获取目标机构的相关信息,例如组织架构、网络拓扑、安全措施、员工情况等。攻击者往往通过公开渠道、社交媒体、互联网搜索和网络扫描等方式进行侦察,以了解目标机构,并找到合适的攻击入口。

渗透阶段

渗透阶段是APT攻击的核心部分,攻击者通过漏洞利用、社会工程学、钓鱼邮件等方式获取目标机器上的权限,进一步深入网络内部,寻找更多的敏感信息。渗透过程常常漫长而艰苦,需要攻击者具备较高的技术能力和耐心。

控制阶段

攻击者通过远程控制软件或者后门程序,获取对目标机器的控制权,从而进一步深入攻击的目标网络或者系统。在这个阶段,攻击者往往会把恶意软件深藏于系统内部,减少被发现和清除的可能性。

收集和传输阶段

在获取对目标机器的控制权之后,攻击者会开始大规模收集目标机构的敏感信息,并通过加密传输等手段将这些信息传回给攻击者的服务器。攻击者通过从目标机器中复制文件、抓取历史数据、拦截网络通信等方式,收集更多的敏感数据。

维持控制阶段

在攻击者掌握目标机器控制权之后,为了在未来能够持续进行攻击,攻击者往往会设置后门程序或者在系统中植入恶意软件,以确保以后可以随时访问目标机器或者网络。同时,攻击者可能通过重新配置网络设置、修改安全策略等方式为以后的攻击做准备。

11. 详细说明APT的防御技术

1.网络隔离:在关键系统中应用网络隔离技术,将关键系统与一般系统分离开来。这样可以减少攻击者入侵的机会,即使攻击者成功攻入一般系统,也无法对关键系统造成影响。

2.强化口令策略:加强口令策略,规范密码的复杂度和时效性,避免使用弱口令和重复使用口令,从而降低攻击者通过猜测口令获取系统访问权限的几率。

3.网络监控与流量分析:建立网络监控和流量分析系统,对网络数据包进行深度分析,及时发现和拦截恶意流量,并对可疑流量做出相应的响应。

4.加密通信:采用SSL、SSH等加密协议,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窃听、篡改和抵御DoS攻击。

5.终端安全:在终端设备上安装反病毒软件和补丁程序,及时更新安全补丁,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6.教育培训: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和能力,降低社会工程学攻击的几率。

12. 什么是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是一种加密算法,它使用同一个密钥(也称为私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在对称加密的过程中,发送方使用密钥加密数据,接收方使用相同的密钥解密数据。

对称加密算法的特点是加解密速度快,适合进行大量数据的加密和解密;但是它的缺点是密钥安全问题,如果密钥泄露或被攻击者获取,则所有的数据都可以轻易地被解密。

目前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有DES、3DES、AES等。其中,AES是目前最常用的对称加密算法之一,它具有高强度的密钥加密能力,且被广泛认为比DES和3DES更加安全可靠。

网络安全问答_第1张图片

13. 什么是非对称加密?

非对称加密是一种加密算法,它使用两个不同的密钥(公钥和私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发送方使用接收方的公钥对数据进行加密,接收方使用自己的私钥对数据进行解密。由于公钥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获得,因此非对称加密保证了数据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非对称加密算法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有效避免密钥泄露问题。但是,由于加密和解密需要使用不同的密钥,因此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加解密速度相对较慢,适合少量数据的加密和解密。

目前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有RSA、DSA、ECC等,其中RSA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非对称加密算法之一。

14.私密性的密码学应用?

私密性是密码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常使用加密算法保护秘密信息的机密性。以下是私密性的密码学应用:

  1. 对称加密:对称加密是一种常用的私密性加密算法,它有着高效、安全等优点。在对称加密的过程中,发送方使用一个密钥来加密数据,接收方再使用同样的密钥来解密。典型的对称加密算法有AES、DES、3DES等。

  2. 非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也是一种常用的私密性加密算法,它与对称加密不同的地方是使用了两个不同的密钥,一个是公钥,一个是私钥。通过将公钥公开,可以让任何人都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密,但只有拥有对应私钥的人才能解密。典型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有RSA、ECC等。

  3. 散列函数:又称哈希函数,能够将任意长度的消息转化为指定长度的输出。散列函数常用于数字签名、数据完整性检查和密码学证明等领域,它可以用来保护数据不被篡改。SHA-1、SHA-256、MD5等散列函数被广泛应用。

  4. 数字签名:数字签名可以保证消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在数字签名的过程中,发送方使用自己的私钥对信息进行签名,接收方通过验证签名的方式确认消息是否准确无误。

  5. VPN:VPN是一种基于密码学技术的安全通信方式,它利用加密技术对通信数据进行保护,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听或篡改。VPN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企业内部通信、远程办公、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

15. 非对称加密如何解决身份认证问题?

  1. 身份认证方生成一对公钥和私钥,将公钥发送给需要进行身份认证的用户,而保存私钥作为身份认证方的私有密钥。

  2. 用户使用身份认证方的公钥对需要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然后将加密后的信息发送给身份认证方。

  3. 身份认证方收到加密信息后,使用自己的私钥进行解密,如果解密成功,则说明信息确实是由此用户发送的。

  4. 身份认证方可以根据解密后的信息进行用户的身份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则表示用户身份认证成功。

16. 如何解决公钥身份认证问题?

  1. 数字证书:数字证书是公钥基础设施(PKI)中的一种解决方案,它将公钥与证书持有者的身份信息进行绑定,然后由可信任的第三方机构(CA)进行签名和验证。这样,如果一个用户想要验证另一个用户的公钥的真实性,只需要通过数字证书颁发机构对数字签名进行验证,就能够确认公钥的有效性。

  2. 公钥指纹:公钥指纹可以用于验证公钥是否被篡改,因为每个公钥都有一个唯一的指纹值。使用公钥指纹可以在发送和接收消息时检查公钥的完整性,进而确保身份验证的可靠性。

  3. 预先共享公钥:在一些情况下,预先共享公钥可以避免公钥身份认证问题。例如,在某些固定的网络环境中,可以事先使用另一个安全通道将公钥信息交换并存储在本地,这样就可以避免公钥被篡改或替换。

  4. 双方认证:双方认证可以在通信双方相互验证彼此的身份,从而确保进行安全通信。例如,在SSL/TLS协议中,客户端和服务器可以相互验证对方的身份,从而避免了公钥身份认证问题。

17. 简述SSL工作过程

  1. SSL握手阶段: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 SSLv2 或 SSLv3 的 Client Hello 消息,包含了客户端的协议版本、密码套件和一个随机数。服务器收到 Client Hello 消息后,返回 SSLv2 或 SSLv3 的 Server Hello 消息,包含了服务器的协议版本、密码套件、证书以及一个随机数。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的 Server Hello 消息后,验证证书的合法性,并生成一个预主秘钥。

  2. 密钥交换阶段:客户端使用服务器的公钥(证书中包含)加密预主秘钥,然后将其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使用自己的私钥解密预主秘钥,得到一个共享的主秘钥。

  3. 加密阶段: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 Finished 消息,表示客户端已准备好进行加密通信。服务器也向客户端发送 Finished 消息,表示服务器已准备好进行加密通信。完成握手之后,服务器和客户端使用共享的主秘钥对所有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4. SSL关闭阶段:在通信结束之后,客户端和服务器建立的 SSL 连接需要进行关闭操作。在 SSL 关闭阶段,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关闭请求,服务器也向客户端发送一个关闭请求,表明 SSL 连接即将关闭。在收到对方的关闭请求后,双方必须确认收到关闭请求,并发出最后的确认信息。当双方都知道 SSL 连接已经关闭后,SSL 连接就能够被安全地断开。

你可能感兴趣的:(安全,ssl,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