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本大概需要5分钟。
缓存穿透是指查询一个一定不存在的数据,由于缓存是不命中时需要从数据库查询,查不到数据则不写入缓存,这将导致这个不存在的数据每次请求都要到数据库去查询,造成缓存穿透。在流量大时,可能DB就挂掉了,要是有人利用不存在的key频繁攻击我们的应用,这就是漏洞。
解决方案:
1)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缓存穿透问题,最常见的则是采用布隆过滤器,将所有可能存在的数据哈希到一个足够大的bitmap中,一个一定不存在的数据会被这个bitmap拦截掉,从而避免了对底层数据库的查询压力。
2)另外也有一个更为简单粗暴的方法,如果一个查询返回的数据为空(不管是数据不存在,还是系统故障),仍然把这个空结果进行缓存,但它的过期时间会很短,最长不超过五分钟。
缓存雪崩是指在设置缓存时采用了相同的过期时间,导致缓存在某一时刻同时失效,导致所有的查询都落在数据库上,造成了缓存雪崩。
解决方案:
1)在缓存失效后,通过加锁或者队列来控制读数据库写缓存的线程数量。比如对某个key只允许一个线程查询数据和写缓存,其他线程等待。
2)可以通过缓存reload机制,预先去更新缓存,在即将发生大并发访问前手动触发加载缓存。
3)不同的key,设置不同的过期时间,让缓存失效的时间点尽量均匀。
4)做二级缓存,或者双缓存策略。A1为原始缓存,A2为拷贝缓存,A1失效时,可以访问A2,A1缓存失效时间设置为短期,A2设置为长期。
对于一些设置了过期时间的key,如果这些key可能会在某些时间点被超高并发地访问,是一种非常“热点”的数据。这个时候,需要考虑一个问题:缓存被“击穿”的问题,这个和缓存雪崩的区别在于这里针对某一key缓存,前者则是很多key。
缓存在某个时间点过期的时候,恰好在这个时间点对这个Key有大量的并发请求过来,这些请求发现缓存过期一般都会从后端DB加载数据并回设到缓存,这个时候大并发的请求可能会瞬间把后端DB压垮。
解决方案:
1)后台刷新
后台定义一个job(定时任务)专门主动更新缓存数据.比如,一个缓存中的数据过期时间是30分钟,那么job每隔29分钟定时刷新数据(将从数据库中查到的数据更新到缓存中).
注:这种方案比较容易理解,但会增加系统复杂度。比较适合那些 key 相对固定,cache 粒度较大的业务,key 比较分散的则不太适合,实现起来也比较复杂。
2)检查更新
将缓存key的过期时间(绝对时间)一起保存到缓存中(可以拼接,可以添加新字段,可以采用单独的key保存..不管用什么方式,只要两者建立好关联关系就行).在每次执行get操作后,都将get出来的缓存过期时间与当前系统时间做一个对比,如果缓存过期时间-当前系统时间<=1分钟(自定义的一个值),则主动更新缓存.这样就能保证缓存中的数据始终是最新的(和方案一一样,让数据不过期.)
注:这种方案在特殊情况下也会有问题。假设缓存过期时间是12:00,而 11:59 到 12:00这 1 分钟时间里恰好没有 get 请求过来,又恰好请求都在 11:30 分的时 候高并发过来,那就悲剧了。这种情况比较极端,但并不是没有可能。因为“高 并发”也可能是阶段性在某个时间点爆发。
3)分级缓存
采用 L1 (一级缓存)和 L2(二级缓存) 缓存方式,L1 缓存失效时间短,L2 缓存失效时间长。 请求优先从 L1 缓存获取数据,如果 L1缓存未命中则加锁,只有 1 个线程获取到锁,这个线程再从数据库中读取数据并将数据再更新到到 L1 缓存和 L2 缓存中,而其他线程依旧从 L2 缓存获取数据并返回。
注: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避免缓存同时失效并结合锁机制实现。所以,当数据更 新时,只能淘汰 L1 缓存,不能同时将 L1 和 L2 中的缓存同时淘汰。L2 缓存中 可能会存在脏数据,需要业务能够容忍这种短时间的不一致。而且,这种方案 可能会造成额外的缓存空间浪费。
4)加锁
方法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 方法1:
public synchronized List
List new ArrayList
// 从缓存读取数据
result = getDataFromCache();
if (result.isEmpty()) {
// 从数据库查询数据
result = getDataFromDB();
// 将查询到的数据写入缓存
setDataToCache(result);
}
return result;
}
|
注:这种方式确实能够防止缓存失效时高并发到数据库,但是缓存没有失效的时候,在从缓存中拿数据时需要排队取锁,这必然会大大的降低了系统的吞吐量.
方法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 方法2:
static Object lock = new Object();
public List
List new ArrayList
// 从缓存读取数据
result = getDataFromCache();
if (result.isEmpty()) {
synchronized ( lock ) {
// 从数据库查询数据
result = getDataFromDB();
// 将查询到的数据写入缓存
setDataToCache(result);
}
}
return result;
}
|
注:这个方法在缓存命中的时候,系统的吞吐量不会受影响,但是当缓存失效时,请求还是会打到数据库,只不过不是高并发而是阻塞而已.但是,这样会造成用户体验不佳,并且还给数据库带来额外压力.
方法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方法3
public List
List new ArrayList
// 从缓存读取数据
result = getDataFromCache();
if (result.isEmpty()) {
synchronized ( lock ) {
//双重判断,第二个以及之后的请求不必去找数据库,直接命中缓存
// 查询缓存
result = getDataFromCache();
if (result.isEmpty()) {
// 从数据库查询数据
result = getDataFromDB();
// 将查询到的数据写入缓存
setDataToCache(result);
}
}
}
return result;
}
|
注:双重判断虽然能够阻止高并发请求打到数据库,但是第二个以及之后的请求在命中缓存时,还是排队进行的.比如,当30个请求一起并发过来,在双重判断时,第一个请求去数据库查询并更新缓存数据,剩下的29个请求则是依次排队取缓存中取数据.请求排在后面的用户的体验会不爽.
方法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static Lock reenLock = new ReentrantLock();
public List
List new ArrayList
// 从缓存读取数据
result = getDataFromCache();
if (result.isEmpty()) {
if (reenLock.tryLock()) {
try {
System. out .println( "我拿到锁了,从DB获取数据库后写入缓存" );
// 从数据库查询数据
result = getDataFromDB();
// 将查询到的数据写入缓存
setDataToCache(result);
} finally {
reenLock.unlock(); // 释放锁
}
} else {
result = getDataFromCache(); // 先查一下缓存
if (result.isEmpty()) {
System. out .println( "我没拿到锁,缓存也没数据,先小憩一下" );
Thread.sleep(100); // 小憩一会儿
return getData04(); // 重试
}
}
}
return result;
}
|
注:最后使用互斥锁的方式来实现,可以有效避免前面几种问题.
当然,在实际分布式场景中,我们还可以使用 redis、tair、zookeeper 等提供的分布式锁来实现.但是,如果我们的并发量如果只有几千的话,何必杀鸡焉用牛刀呢?
来源:http://www.cnblogs.com/dream-to-pku/p/9153999.html
作者:霓裳梦竹
☆
往期精彩
☆
01 漫谈发版哪些事,好课程推荐
02 Linux的常用最危险的命令
03 精讲Spring Boot—入门+进阶+实例
04 优秀的Java程序员必须了解的GC哪些
05 互联网支付系统整体架构详解
关注我
每天进步一点点
很干!必须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