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是非:比特币的几个常见认识误区

本文是《比特币:一个虚幻而真实的金融世界》的第六篇读书感悟,感谢你的阅读。

比特币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尽管知名度和覆盖面变得越来越大,但是对于它的认识却也是层次不齐,其中好些错误的观点也被媒体报道成了口口相传的话题,今天来简单聊聊其中的几个认识误区。

书籍《比特币》


01 挖矿浪费巨大电量,真的有必要吗?

我们在新闻媒体从常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报道:“比特币每年挖矿耗费的电力都抵得上某某国家一年的用电了,而且这种耗电的挖矿模式仍在加剧”。针对这个话题,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挖矿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之后再来讨论必要性。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挖矿的终极目的是维护比特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矿工通过贡献自己的算力来打包交易、维护网络的正常运行。尽管我们表面上看到矿工涌入比特币生态是为了挖取比特币。这是事实,因为是经济激励吸引矿工自发参与到挖矿中来,但这些算力最终的作用是来维护整个网络的稳定运行,挖矿奖励只是个副产品。

其次,明白了挖矿的目的之后,就需要来思考这种投入产出比是否合理、是否有延续性。因为比特币对标的是传统的中心化银行系统,我们拿银行来做对比,书中给出了一个例证,我国银行在2012年时候的年运营成本大约在5%左右,那么比特币的运营成本是多少呢?

同样是12年的数据,全年的算力成本约6300万美金,矿机按两年折旧计算,加上电费和人工,全年的运行成本约5000万美金,相对于当时10亿美金的总市值来说,成本也维持在5%左右,和银行的成本差不多。这就说明了比特币挖矿的成本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的,其中,电力只占到了成本的一小部分,而且都转化到了实际的效益中去了,并不是凭空浪费掉的。

02 比特币有内在价值吗?

前几天在YouTube上看了一个比特币耶稣采访莱特币创始人李启威的视频,其中就谈到了比特币是否有内在价值这个话题,李认为比特币有内在价值,比特币的价格是由生产成本、供需关系决定的;耶稣则认为比特币是没有内在价值的,比特币的价格是由共识决定的,是市场上认为的普遍共识决定了它的价格。关于这个话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统一的定调,普遍认为两者的因素都有。我个人也基本持有这个观点,不过我关心的是这两者的价格影响权重,是供需成本影响大些还是共识影响大些?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共识决定的因素更大些。比特币还处在被更多人接受的发展阶段,人们对它的认知、市场的竞争都还在完善当中, 有效市场的供需模型运用在此并不恰当,最终可能会有偏差,反倒是“共识”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在影响着比特币的价格。共识代表着一种预期,当人们普遍认为比特币值某个价格时,就愿意用这个价格购买比特币,最终比特币也就值那个价格。

03 51%攻击,我们最应该关心什么?

书中提到了一个观点——51%攻击不要仅仅关注全网的算力,而是要关注全网挖矿算力设备的总价格。乍一看挺有道理的,因为不管矿机的算力有多高,只要我能够以非常低的价格买到高算力的矿机的话,我依然可以用比较低的成本发起51%攻击。

但转头一想,貌似那里不对,首先算力的进出是完全自由的,你尽可以购买足够的算力来发起攻击,只要最后你的算力达到了全网算力的一半以上。但是实际的情况是你很难购买到足够的算力,矿机的供给是有限的,当你大举在市场购买矿机的时候,购买的边际成本会变得越来越大,大到最后你可能无法承受的地步。

在早期比特币全网算力很小的时候,确实也出现了矿池算力接近一半的情形,但到了现在,比特币生态已经足够大,一千多亿美金总市值,全网算力节节攀升的情况下拥有50%以上算力的概率微乎其微。只要比特币生态不断壮大,投入其中的算力也就会变得越来越大,控制算力发起攻击的概率就会变得越来越小。所以,与其关系全网算力到了多少,还不如关心比特币的市值到了多少,比特币的市值变得越大,51%攻击发生的概率就越小。

04 价格大起大落的比特币真的适合做货币吗?

我们知道,货币有几大属性——价值存储、交易媒介、价值尺度等。关于比特币是否适合做货币,在交换和存储的维度上基本没有大的争议,有争议的是比特币价格的暴涨暴跌。

我们在之前的章节中已经了解过,比特币自问世以来,经历了数次的暴涨暴跌,三天十倍、五分钟腰斩的情形出现过多次。而作为一个货币,价值稳定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就目前的比特币来说,在这一点上确实不满足。但这只能说明比特币是一个不成熟的货币,毕竟比特币还处在发展中,传统的货币之所以能够保持价值的相对稳定,那是因为背后的强权力,而比特币作为一个去中心的自由货币,信任共识的建立依赖的是比特币自身强大的生命力。

还是那句话,只要比特币的能量变得越来越大、使用的人越来越多、市值变得越来越大,价格也就会变得更加稳定,在比特币迈向世界货币的旅途中,唯一缺的只是时间。当然了,它也有可能失败,如果失败了自不必提它是否适合作为货币。

你可能感兴趣的:(辨是非:比特币的几个常见认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