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掠影

                        赵元龙

      孟夏的一个早晨,天气特别晴朗,蔚蓝的天空没有一丝儿云彩。我坐8路公交车到文体宫换乘28路直达白马寺森林公园游玩。

      车到了停车坪, 我没敢停歇,一股劲儿沿着青石铺就的台阶拾级而上。尽管汗流浃背,总算上到了白马寺公园门楼前的平安广场,然后,又顺着东北方向的行车道缓缓行走,大约九点钟,到了白马寺山顶。

              致敬“白马将军”

      也算走运,还没进寺院,就碰到了白马禅寺门房老段——我完小时的同学。几句寒暄之后,老段引我踏上塞满岁月沧桑的景公塔座,指着眼前的景点一一给我介绍:白马绿苑生态园、长江支队纪念林、滑雪场、植物园、游乐场......老段饶有兴味,而我却一直痴呆呆地望着山半腰上的白马塑像发愣。

      在密林掩映下的山与天相接处,一匹白色骏马,昂首朝天,后腿蹬地,前腿平伸,像要飞腾而起冲向云天一般。

      这不就是“白马拖缰”吗?从市区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看见这个像白云一般的白马塑雕。由此而生的“白马梵音”是晋城新八景之一。

      在中国以及世界历史上,“马”是冷兵器时代的主要战斗力量,文学艺术里,“马”代表才俊、人才。 “白马”被尊为高贵、温顺、仁慈、忠诚的象征。释迦佛出家,骑的是“白马”;东汉永平十年,汉使梵僧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回洛阳;《西游记》唐玄奘取经,其座骑是“白马”;三国名将常山赵子龙被称为“白马骑士”。明成化年间《山西通志》记载,泽州城北十里司马山,因“白马驮经”过此,故名“白马寺”.......由于年代久远,有关“白马”的传说林林总总,但是无论何时何地,从没有像晋城对“白马”传说如此丰富多彩。

      有关白马寺“白马”的故事十余之多,大致分为“神马”、“白马驮经”与“白马将军”几类:

      玉皇大帝罚小龙王下凡化作白马作坐骑,隨唐僧西天取经;一老者给打柴少年一匹纸马,纸马吃了千年谷草变为白色骏马;司马懿率轻骑上山巡察,一匹神马堵住去路。神马见司马懿有帝王之相,于是放他上山......此类传说赋予“白马”以神奇功能,白马被视为善良、忠诚的化身。源于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即有了“白马驮经”之说......

      美丽动人的传说,既为“白马寺”名字的考证提供了宝贵的依据,又为白马寺山增添了神奇的色彩,而让我最受感动和最为信服的则是有关“白马将军”的故事。

      “长平之战”是春秋战国时期发生在上党地区一场极其惨烈的战斗。临战之前,赵国少将军赵括换下老将军廉颇而任三军统帅,因只会“纸上谈兵”而无实战经验,结果一败涂地而投降秦军。赵军中有许多忠于国家社稷而悲歌慷慨之士,他们拔麾举旌,以一腔热血为国抛洒殆尽而在所不惜。其中一位乘白马坐骑的将军孤身执锐与敌抗争,宁愿战死绝不投降。当赵括带领数十万众屈膝降秦时,白马将军正冲杀在秦营中。虽寡不敌众,虽遍体鳞伤,虽战马已是血色惨红,但将军却是越战越骁勇,白马是越战越威风。终因寡不敌众,只得且战且退,待退至白马寺山时,已是箭簇如猬,最后被敌人活活刺死,但他仍手握战刀,巍然于白马背上作战斗姿势。白马知主人已逝,亦屹立不动,待秦兵围上来时,突然一声长嘶,冲向秦兵,踏死敌兵无数。秦兵弄不清那位将军身中万箭竟还有如此威风,便吓得退如潮涌,自践无数。时马缰拖断,寸草不生;马铃散落,变为僵石。于是,力本好义的泽州人,将白马与将军奉为神灵,筑庙祀奉,一敬赵将神勇,二敬白马忠诚。因战后泽州已属秦域,“白马寺庙”遂被改为“祖龙古刹”。至于赵将名谁姓甚,自然不得而知。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赵国“将军”与神威“白马”的英雄壮举,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白马将军”与“白马拖缰”的悲壮事迹,可歌可泣,可赞可颂。以至后来深受感动的长平侯、魏军主帅、晋开国大元帅司马懿亦亲临寺庙以示祭拜。

      数千年过去了,“白马将军”以及那种不屈不挠的“白马精神”被流传下来。“龙马湖”石刻云:“白马,匡扶正义,为人立善,其伟略之度象我晋地之象,何其然也。”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白马精神”乃“中华文明之轨迹,华夏形色之大观”,历来“为古今国人所崇尚”。白马将军与白马拖缰,歌颂的是一位大义凛然为国捐躯的英雄,流传的是一个令世世代代晋城人引以为豪的故事。白马精神是一种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精神,是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是敢为人先、勇争第一的精神。

      古代泽州,踞太行南端,颈喉中原,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镇”。因其优越的战略区位,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长平之战到宋辽抗争,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抗英,从抗日战争到为解放全中国长江支队南下,一代代晋城人依靠这种白马精神,同敌人进行了无数次不屈不挠的斗争,换来了今天人民自由幸福的日子。

      “万顷涛声,伴白马拖缰成趣事;千重风韵,随凤凰展翅展奇观”。诗人陈桂花的楹联可谓字字花雨,句句聚气。如今的晋城人民在伟大的民族复兴进程中,仍是“力本好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扬白马精神,以饱满的热情、必胜的信心,一鼓作气,奋力拼搏。

      我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那匹白马,一边给老段讲起白马将军的动人故事。老段感动地说:“啊!白马将军,我天天在此,竟不知有如此传奇!”我应声道:“是啊!这是一匹英雄的白马,是一位令我们肃然起敬的英雄,是一首千古绝唱的英雄赞歌!”

                艺苑白马禅寺

        老段正要引我去见能继法师,法师恰从外面回来。因为素未谋面,老段便一边给我示意,一边将我介绍给能继法师。法师见了老熟人一样,双手合十,表示欢迎。然后就给我介绍寺院的建筑布局。

      一碧无际的蓝天下,绿树环绕的寺院,高大的红墙,金黄的房瓦,巍然屹立的景公塔,古朴庄重的文殊塔,活灵活现的九龙壁......一草一木,一门一窗,乃至一声鸟叫,一点烛光,无不闪烁着清雅的禅意。置身于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震撼于它的雄伟与壮观,我脑际闪现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浓浓意境,形成的对比竟是如此鲜明!

      “果然白马神奇,先以驮经,后以拖缰,移来天竺千年刹;任是莲峰苍翠,春兹花韵,秋兹霜月,撑起泽州一鼎香”。白马禅寺,太美了!

      能继法师热情地引我来到寺院东北角上的“丈室”。

      “丈室”是法师办公兼就寝的地方。陈设比较简单,桌子上摆放着香炉和供品。墙上除了释迦牟尼佛像外,还有玄奘负笈等图片。

      我和他面对面坐着,一边饮茶,一边聊叙。

      我问:“寺里有多少僧人?”能继法师笑了,说:“您说的对,大部分人说‘和尚’,而您知道是‘僧人’,按常规,有一定资格的僧人才被称为‘和尚’,无论庙有多大,和尚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和尚’,其他都是僧人。”能继法师这么一说,把我与他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于是,我原本与主持直面的陌生感随即消失了。

      能继法师是泽州县李寨乡坚水村人,今年42岁。因其父母皈依洛阳白马寺海法大和尚,法师幼有道心。1992年冬,他被隆慧大和尚“不修起白马禅寺,决不离开晋城”的精神所感动,发心皈依老和尚,第二年即在白马禅寺出家。

      在我的印象中,青灯古卷、素食斋饭的寺庙僧人,无非是“两耳不闻寺外事,一心只念佛经书”,“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可是,能继法师的言行举止却让我大跌眼镜。

      自2008年隆慧法师闭观修行以后,能继法师于而立之年就挑起了主持白马禅寺的重担。他从师傅那里继承了严谨的管理方法,更传承了“爱国爱教,热心慈善事业”的品德。

      2008年,他筹集资金15万元捐献给汶川地震灾区;2020年2月,向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佛教协会新型冠状病毒防控专项基金捐款50万元;2020年3月,募集善款15万元,为晋城市直学校采购Sc100温控门、移动体温筛查仪、额温机等设备。2020年5月,他看到晋城摄影家协会《走进红色故土, 感受魅力暖辿》的宣传报道后,便专程到阳城县驾岭乡暖辿村,进行深入考察,实地学习革命历史,感受红色文化,并从佛教角度帮助完善红色旅游规划。同时,他还建立《佛教艺术晋城通联站》、举办知名书法家作品展、知名书法家笔会、面向全国征集有关白马禅寺的有奖楹联、白马禅寺重建图片展等活动。他不计个人得失,兢兢业业操持白马禅寺法务,不断扩修和美化、绿化白马禅寺,使白马禅寺干净整洁,绿树成荫,像一幅“僧在寺中,寺在林中”的精美图画。他为晋城市的佛教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因而被选为晋城市佛教协会会长,市政协委员。

      谈话时间很短,但法师那博学多才的思维、引经据典的谈吐、温厚慈善的风格,却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我向他请教有关白马禅寺建筑艺术方面的问题,他指着壁画说,寺院壁画一般风格典雅,形象生动,既反映“天人合一”的内容,又渗透着中华民族所提倡的崇仁爱、守诚信、尚和合、求大同,以及扶正扬善、扶危济困等思想。他随手递给我几本白马禅寺自编杂志和有关佛教艺术的画册,随即又聊起他征集的百余幅楹联......

      我暗暗佩服!一个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对佛教艺术如此挚爱,难怪他能被当选为中国禅艺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让我这个自认为对古代艺术有所研究的老教师来说,还真有点自惭形秽。

      我跟随他走出丈室,来到大雄宝殿、大毗卢殿的大院子里。

      盛夏的佛国干净,清幽。舒缓的梵乐、高低错落的钟声、连续不断的磬钵敲击声、屋脊上风铃叮铃的响声、院子上空飞来飞去的鸟语声......汇成了一曲独特美妙的佛国交响乐,在寺庙上空的苍穹中久久回荡。

      一进三院的大小殿宇金碧辉煌,雕梁画栋。一个个形态各异,异彩缤纷的贴金塑像,庄严肃穆,蔚为壮观,而透视出的清韵爽气,像一片片祥云,氤氲于白马禅寺上空。身着土黄色袈裟的僧人们各就各位,双手合十。让前来朝拜的善男信女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一个虔诚境地,在香火缭绕下的默默祈祷中似乎悟到了许多。

      据我所知,白马禅寺在建筑艺术和雕塑方面的确是别具一格。藏经楼供奉有云南居士从缅甸南坎观音寺请来的玉佛五尊(五方佛)及一尊观音像(缅甸玉)。楼上珍藏有港台信众捐赠的乾隆藏、大正藏、佛光藏、天台藏及藏文藏经数千册。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额的“白马禅寺”刚劲有力。350多间新建殿宇,其规模在南太行独占鳌头。俯仰之间,尽可与太行脚下的洛阳白马寺上下呼应,互为伯仲,被人称之为上白马和下白马。兼顾到晋城开采和冶炼业在全国的重要地位,以及晋城人对太上老君固有的特殊感情,还专修了老君殿,把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溶于一炉并弘扬广大。寺前广场中央的九龙壁上,万缕金光在九龙身上闪耀,龙身抖动,昂首摆尾,盘绕弯曲,仿佛于海波上翻腾,在流云中穿行,栩栩如生。真可谓“殿宇其雄,雄寺雄城雄国度;襟怀乎大,大功大德大慈悲”。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佛学思想及其艺术,经过两千年来的传播,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白马禅寺从建筑布局、圣佛造像、墙壁梁栋的彩绘、石刻木刻的雕镂等方面的精彩艺术,无不渗透着华夏民族传统艺术的血脉,深刻而通俗地诠释着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

      因为我不太信佛,游览白马禅寺只是“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增长见识,恢宏胸襟,也算延伸教育吧。我所专注的是白马禅寺的艺术特色,所提问题基本上是佛教中绘画、雕塑、镂刻以及有关风水塔、文殊塔、舍利塔等用途和建筑艺术之类,而能继法师却能非常耐心地回答我提的所有问题。

      离开之前,能继法师主动要求和我建立微信联系,我欣然答应。刚回到家,法师就给我发来了第一篇文章《佛塔东传——中国早期佛塔》以及有关佛教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后来又连续发来《阐释经典》《文献考证—— 裴秀墓志出土地辨析》《【绘画】现存唯一完整水陆壁画全图》《佛教的造像艺术》以及数幅白马禅寺景色图片。

      “展望千秋,得远韵高风,智海苍茫归艺海;览经一室,蕴浓情雅致,仁山浩淼养书山。”(选自徐俊杰楹联)如今的白马禅寺,不仅是南太行最大的佛教寺院,也是一所展示中华民族优秀民间艺术的殿堂,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有效的传承。

                  如梦“龙潭夜雨”

        顺着白马寺山到吴王山的绿道,我朝着西北山脚下的方向去寻找古泽州八景之一“龙潭夜雨”的踪迹。

      夏天的白马寺山,到处多彩缤纷,百花似锦。绿道两旁,林树浓郁,遮荫蔽日。“龙马湖”波光粼粼,水面上映照着微微闪动的蓝天白云。据说,这里是任庄水库向书院河补水的第一站。书院河的新水源从这里“启程”,顺着白马寺山坡,钻进浆石砌筑的河道弯弯曲曲缓缓流下。河道流水十分干净,沿河道而下的清泉碧潭到处可见,不时还激起朵朵白色水花,偶忽间给行人飘来丝丝凉意。

      天气太热了,绿道和柏油路蒸腾起的热浪让人脸上的汗珠不停地滚滴,所幸的是,每隔一二百米处,就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凉亭,还有方便人坐的长凳子。我索性停下脚步,坐到凳子上小憩了片刻。

      在不远的山沟里,我见到了翻修一新的“黑龙庙”。黑龙庙坐北朝南,因地处深山密林,古庙内外显得极其清雅静谧,爆热的太阳来到此地似乎变得暖黄,唯有山间的虫鸣鸟叫声和不远处传来或高或低的汽车鸣笛声,让幽静的寺院多了一丝生机。

      黑龙庙大门里有一块石碑。碑载“黑龙庙”于康熙28年所建,迄今300余年,曾毁于上世纪50年代,2005年重建,为泽州古八景之首。墙上有板面,是有关黑龙潭和“龙潭夜雨”的介绍。

        东厢房门前有几位老者正在下棋。我指着一块“黑龙潭题壁”的石碑,问站在旁边看下棋的人。他抬起头看了看我,顺手给我指了指大门外十几米处的亭子。我说着“谢谢”,疾步走出大门到了对面匾额上写着“古龙泉”字样的凉亭前。

      “古龙泉”亭呈八角形,面水背山。亭前是一个长约200余米、宽约30余米、由齐整的长砂石条砌成的深潭。八角亭下方还有一石制龙头,龙头正朝潭中喷吐着清水。八角亭后方有“龙潭夜雨”四个大字。背靠的山坡底半掩半露地竖着四块古石刻,上面是“古龙泉”、“龙潭骤雨”、“神龙致雨”“八景第一灵迹”等。据说这些魔崖石刻是由清雍正年间泽州太守朱樟所书,被古人称为“八景第一灵迹”,也是迄今为止古泽州八景唯一的石碑遗存。

      这就是著名的黑龙潭。据明万历版《泽州志》记载,黑龙潭位于庙前沟古山崖下,行若无底深臼,天造自成,宽五、六米,潭水幽深似墨,时有外溢,随涧水径流七进七出,穿石门,过石盆,入东沙河,再汇白水。潭中碧水凛冽,传说有鱼青目黑身,虾尾龙首,悠然游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潭中有法力无边的黑龙,能行云布雨,因而天旱时十里八乡即前来祈雨,据说百求百应,无不灵验。于是,信众们在黑龙潭边修起龙王庙,祀奉龙王。黑龙山前的牛山村有一俊秀伶俐的姑娘名叫荷花,她与八旬奶奶相依为命,后与黑龙潭龙王成了亲,牛山村就成了黑龙的娘舅家。那山上的小黑蛇就是黑龙和龙王奶奶的龙子龙孙。牛山人到此称龙王为姑父,在此祈雨祭拜不是求龙王,而是求龙王奶奶。

      泽州府一姓“朱”的“官”为感谢黑龙王,就规定在此唱官戏。每年五月十三至十五,牛山人都要敲锣打鼓请黑龙王和龙王奶奶前来看戏,每遇天旱时,牛山的女人们都要头顶荷叶向龙王奶奶祈雨,而每次龙王奶奶都要让乡亲们投石入潭,让龙王听到后就普降甘霖。

     “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自那时起,“黑龙潭”不仅是四荒八极祈福求雨的必选圣地,而且也是文人墨客与游人游览的胜处宝境。清乾隆版诗词《过黑龙潭》曾有过生动的描述:

      灵物翻身骤雨过,雷轰电掣裂岩阿。

      眼观云骑掀蛟窟,笑指天瓢倒海波。

        花落檐前宜洗竹,珠跳水面乱鸣荷。

        少陵谩作行宫咏,且听三农陌上歌。

      牛山不仅有动听的神话传说,还有令人神往的美丽景色,而百亩玫瑰园,则是牛山美景的点睛之笔。

      时下,百亩玫瑰园里,一朵朵玫瑰正争先恐后地艳丽绽放。一只只玲珑剔透的小花盘上,金黄色的花蕊托着一盘盘诱人的奶黄蛋卷,还有几滴晶莹剔透的小水珠;粉红色的玫瑰犹显得庄重、典雅,花瓣的边上覆着茸毛,散发着一阵阵淡雅而诱人的清香。南来北往的游人总要在此驻足,呼吸清爽的空气,饱览热情似火的玫瑰,用镜头留下美妙的瞬间。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牛山村地处风景如画的百马寺山森林公园,依山傍水,植被茂密,花香鸟语,气侯宜人。人民政府维修了宽阔干净的河道,引来了清澈透亮的河水,还营造了瀑布般跌水工程......昔日的黑龙潭,成为有山有水有湖的靓丽的风景线;清浅的书院河水经牛山而过,一排排整齐宽敞的农民新居拔地而起,一行行风景树枝繁叶茂,颇有独具一格的乡村韵味。

      牛山村还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将白马拖疆的神奇故事以及“龙潭夜雨”的古泽州景色,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新的历史生命,相继开发了包括旱地滑雪、沙滩摩托、儿童乐园等为主要内容的欢乐谷。利用黑龙潭水,开发了大型室外水上乐园、动漫水世界、温泉以及农业园区四大旅游版块,既突出了黑龙潭人文景观特色,又发挥了清凉胜地的康体健身功能,成为“森林生态观赏、缤纷果园飘香、玫瑰观光休闲、新农村生活体验”、“农、林、文、旅、康养”五位一体的农业休闲旅游胜地。牛山人真的“牛”起来了!新气象、新生活,处处称心;玫瑰园、果蔬园、园园飘香。

      而白马寺山的“美”,又何止牛山冰山一角?如今,白马寺山到处清朗明净,晶莹澄澈,遍地高旷幽远,杳渺深邃,无处不透视着勃勃生机与清新气息:

      白马寺山植物园,因地制宜,借势造园,花团锦簇,层层叠叠,聆听百鸟嘤嘤婉转的鸣唱,呼吸新鲜纯净而又芬芳怡人的空气,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白马绿苑生态园,融科普、休闲、娱乐、餐饮、洗浴为一体,给人以知识、以幸福、以爽朗与愉悦;太行明珠游乐城,集趣味性、科学性、惊奇性于一炉,让欢乐扬帆远航;平安广场、方山景观台,集景观、生态、消防为一线,远眺田园风光,近听鸟儿歌唱,如临神境,心旷神怡;郁郁葱葱的长江支队纪念林,不忘那段红色的历史,铭记那支光荣的队伍,焕发起伟大的长江精神;“绿道”俨如一条艳丽的彩带,串联起美丽的田园风光,激活起一处处乡村记忆,铭记住一个个难忘的乡愁......

      白马寺山,真乃魅力城市的生态绿心、天然氧吧和中心花园!

      有书法界名人撰联曰:“集山川之精英敷大文章有白马神韵;纳天地之瑞气创新事业见黄牛精神”。看吧!成群结队的游客来到这里,看一看白马寺山的美景,品一品晋城特色小吃,感受白马文化的独特魅力,来一场古时与现代的对话,用脚步和镜头记录下灿烂多彩的画面和感人动听的传说,这一切,又有谁能不感到惬意呢?

      当然,作为独自游玩的我,更是“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真有点流连忘返了。是的,“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境界。”我的内心不正是曾经梦想中的“神话故事与‘诗歌的远方’”吗?

      离开白马寺山时,太阳已经西斜。回头再看那匹飞跃在天空中的白马,依然昂首朝天,奋起直追,永不停歇地向着远方的目标,一往无前地冲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白马寺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