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好说话》第三章 说服 将观点植入对方心中有感

      读完《好好说话》这本书,我第一反应是:不愧是《奇葩说》中的辩论大咖共同编写的书,真是一本实用且有趣的书啊!里面讲的内容都是精华,但不会让人觉得抽象与难懂,因为书中讲到每一个点时都会用到举例论证,举那些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的事,十分的形象易懂。

      本书围绕话语权讲述了话术的五个维度,分别是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这五维。接下来重点分析一下关于说服的方式方法。

      谈起说服,大家可能会想到说教、洗脑,或者灌输这些词,会觉得说服就是让对方认同自己就算说服成功了。其实不然,说服的要义,是要明白“权利在对方”这一点。成功的说服实际上在于用劝导的方式让对方自行生长出我们所要的论点,其实是一种带有倾向的引导,引导对方做出或说出说服者想要的结果,而不是逼迫。关于说服这一块的内容有以下3个要点:

1.用提问引导对方思路

      注意,这里说的提问是反向提问,不是问对方“你为什么不去怎样?”,而是问“为什么你会想要怎样?”。这一点其实是利用了人的一种心理,当你们谈话的内容一直是关于不去做这件事时,他想到的都会是做这件事的坏处,相当于你开始引导他考虑他不做这件事的理由了,这不是适得其反吗。反之,如果你问对方“为什么你想要?”,其实他自己就会走入你为他铺设好的有益的思考当中了,最后,你不用再提,他自己也会主动去做的。比如你有一个正在减肥的朋友在抱怨说减肥不易的的时候,你问“为什么不试试去跑步?”,“为什么不去跳绳?”那他就会说了跑步好累,跳绳好难,会加剧其负面想法。而这时,你来一句“当初你为什么想要减肥啊?你也不胖啊?我觉得没必要减肥的。”这句话就不一样了,那他就会反驳你,说自己怎么怎么胖,怎么怎么需要减肥的,反而能激发强化他减肥的理由和信念,达到预期效果。另外,这种提问方式也可用于自我劝导与激励之中,多给自己以正面暗示,也会有利于产生积极的心态,达到自我激励的效果。

2.诉诸需求触及对方痛点

      这一点很好理解,说白了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毕竟,权利在于对方嘛。面对不同群体,找到他们不同的需要,再针对他们的需要进行有侧重点的说服,这比一味地客观讲道理有用的多。比如说,我们在开展工作时如果有同学屡屡不配合,需要进行劝说,与其官方地说“这是学校交代的每个人都要做的任务,不做是不行的。”这种不痛不痒的话,他既然不做,就是不在意,给他讲这种话完全没用。还不如给他讲“这件事你不去做的原因不就是嫌麻烦嘛,但学校规定必须做,麻烦必不可少,但如果你拖一天我就会催你一天,时时刻刻把你喊来谈话,岂不是更麻烦,拖得久了还会落下处罚,不是得不偿失嘛,不如赶紧完成吧!”这样触及对方痛点诉诸对方需求的话会更有感染力,更容易说服他人。

3.创造压力改变双方立场

(1)诉诸外部压力

      这种方法在工作中对上下级都适用。要点在于不要让对方认为压力来自我们,这样易使其产生逆反心理,而要把压力源头转移到外部,将劝导者与劝说者划分进同一阵营,而让他以为你只是在帮他想办法处理外部压力,这种方法会更易使人接受。例如,老师交代了一个收集表格的任务,给的时间很短,这个时候想要说服他放宽期限怎么说呢,可以说“老师这个时间确实有点紧了,我可以加班加点马上通知督促下去,但同学们完成起来需要一定时间,可不可以放宽期限呢?”这,就是一个在工作中很实用的技巧了。

(2)营造机不可失的时间紧迫性

(3)通过把人“架起来”达到劝说目的

      这两种方法则更多的用于推销当中了。比如我们常见的电视购物频道中,主持人常常会在屏幕边上打出一个倒数计时码表告诉我们最后的折扣时间,大家一定要把握。这就是营造机不可失的时间紧迫性。把人“架起来”的方法也可以通过一句话来理解,就是常用的“你大人有大量,原谅我吧。”这句话。当然,这两种方法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用得着,常用的就是当你想拉朋友陪你做一件事时会这样说“你最好了,陪我去嘛。”这样的话,其实也是我们把人架高这种方法的简单应用。

  综上3个要点就是我分享的在说服过程中可以用到的方法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创作的目的是分享与学习,部分内容摘自《好好说话》,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本文作者,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好好说话》第三章 说服 将观点植入对方心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