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系列三:各国央行的平衡表

理论上说,只要有足够多的贵金属,就能发行钞票。美国独立战争后,美国各地的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这些银行中大部分发行1万美元的纸币只有1千美元的黄金,甚至更少。由于使用金本位,老百姓可以随时将纸币到发行的银行兑换黄金,一旦发生挤兑,银行就要关门了。因此,对于跨地区银行发行的纸币,当地人就要犯嘀咕了。当时每年都要出一本书,告诉你不同银行发行的纸币在不同城市的实际购买力。今天有些人鼓吹全世界货币发行的去中心化,如果他们多研究研究历史,就会知道这种无政府背书的货币使用起来是相对危险的,而风险一高,成本就高。

美元的转折点是1861年开始的内战,即南北战争。当时美国政府每日开销剧增,债台高筑,剩下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印钞票了。好在南北战争之前,美国从墨西哥手中获得了加利福尼亚州,并且在那里发现了黄金,因此美国国库还是有相当多的黄金储备的。有了这批黄金,美国财政部就为了战争开始发行一种新的纸币,并要求商家必须接受这种纸币,就是今天的美元。根据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除良币,大家都把黄金存着不用,而使用那些纸钞。于是在南北战争之后,绿色的美元纸钞就流通起来,一直到今天。而此后各银行自己发行的钞票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当国家获得了钞票唯一的发行权后,从理论上讲想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但是印多了会发生通货膨胀,因此虽然美国政府控制了美元的发行权,但是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采用金本位

1944年签署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协议”,其内容主要有3条:一,全世界采用美元作为基准货币;二,美联储保证美元按照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协定成员国对美元的信心;三,提供足够的美元作为国际清偿收到。但是,随着美国印钞越来越多,美元和黄金不得不脱钩,1976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结束。

那么美元只能由美国政府背书了。美元之所以能够在美国国内流通而不至于有太高的通货膨胀,从理论上讲美国政府有征税的能力,保障美元的稳定。而在世界上,大家信任美元的两个原因:首先,它在全世界30多个国家有军事基地,维持着世界海洋秩序;其次,如果世界发生大的战乱或经济危机,本国本土相对安全,而且法律保护私有财产。正是由于第二个原因,只要世界上有点风吹草动,美元的汇率就上扬。这样一来美国就可以放心的印钞票了,但事实上他发行货币依然需要有个度。这个度就是平衡表。只要玩转平衡表就可以自由印钞,且可以用这个超级武器调控宏观经济。

商业银行的账本通常有两栏,一栏时它的义务或债务,另一栏是它的资产。通常两栏的数值并不相等,差额就是股东权益或叫做市值。义务(Liability)+股东权益(Equity)= 资产(Asset),平衡表的两边就平衡了。

资产:贷出去的钱、购买的有价证券、现金储备等等

义务或债务:存款、要支付的利息、员工工资、给股东发放的股息等等


央行平衡表,以美联储为例:

资产:国债(最主要)、房贷(金融危机后新增加的)、可以收获的利息和债券收益、黄金等硬通货(低)

债务:发出去的美元(纸币以及所有以电子方式记录的美元)、几千家银行存在美联储的那一部分资产、美国财政部等机构在美联储存放的资产

美国的国税收入放在财政部的账户里,然后过会批准预算后把钱花出去。因此,美国政府的账户和任何公司、个人的账户一样,里面如果没有钱,照样没法花。

美联储发出去的美元,有些是印出来的钱,但大部分是电子化的。从平衡表可以看出,美元是不能随便印的,不能超过平衡表的上线。2008年金融危机前,平衡表的上限增长一直很缓慢,不超过一万亿美元,到了金融危机后,平衡表上线一下子翻番了,这个叫做扩表

扩表的做法是这样进行的。美联储购买美国的国债和通过救助方式购买了一些企业债务。当它购买时,卖的人就得到了美元,于是市场上流通的美元就增加了。美国政府和企业就有钱花了,美元的供应量就上去了。要注意,无论是美国政府还发行新的国债,还是企业发行新的债务,社会上的财富并没有增加,增加出来的美元是凭空印出来的,全美国的资产被稀释了。

2009年后,美国的企业活过来了,把美联储的钱逐步还上。因此美联储手上持有的政府和企业债券就减少了但是美联储又拿这个钱贷给了“二房”,因此它还在继续扩表,美元越发越多。直到2015年,美联储结束量化宽松,并且随着“二房”和财政部还了钱,美联储收回美元,这个过程叫做缩表。也就是说它的资产和债务同时减少美元的发行量也就下降了

从这里看出,美联储就是通过平衡表控制美元的流通量。至于何时扩表何时缩表,要看当前经济政策的目标。比如要降低通货膨胀,就要缩表,要刺激增长就要扩表。

今天美联储的平衡表大约是4.4万亿美元,对比一下中国央行的36万亿人民币,其实货币发行量小很多。但是,中国央行的36万亿中,大约22万亿是外汇和黄金,凭空印出来的钱只有大约14万亿。这也是人民币汇率还能稳定的原因。

你可能感兴趣的:(货币系列三:各国央行的平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