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读书做到“五到”,学以致用,学有所得

胡适先生在《怎样读书》中讲到,读书要做到“四到”,即眼到、口到、心到、手到。事实上,除了这“四到”之外,还应加上脑到。

01 眼到

所谓眼到,就是要做到每个字都认识,要把书中的内容看仔细,看明白。

一本书是由无数个字组成的,如果我们不认识书中的字,就很难将书读下去。即使囫囵吞枣地把书读完,因为有些字不认识,不理解每个字表达的真正含义,也不会明白作者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实想法。

这样书虽然读了,但不解其意,既浪费时间,也浪费精力,而且还不能做到学有所获。

所以,不管是读中文书,还是外文书,认识每个字或者单词,弄清每个字或单词包含的意思,特别是对于一些多义词,更应该如此。

除此之外,还要结合上下文的意境,准确地理解书中表达的真实含义,这样读书才有收到实效。

02口到

口到,就是能够把文章大声地读出来,甚至背下来,背得滚瓜烂熟,烂熟于心。

说到读,我们眼前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在一个私塾里,一位戴着瓜皮帽,梳理长辫子的先生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摇头晃脑,大声地读着书。一群学生坐在座位上,左摇右晃,声嘶力竭地跟着先生读。仿佛书不念出来就读不好,仿佛书不背下来就记不住。

大声读书,对于诗词歌赋来说,的确非常重要。诗词歌赋讲究一个韵味,只有大声地读出来,才能读出其中的韵味;只有大声地背出来,才能品出其中之意。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虽然没有人提倡背书,但如果我们读到诗歌,或者遇到一些精彩的片段,或者读到一些有思想、有文化、有学问的句子,最好还是能够把它们背下来,牢牢记在心里,至少在我们脑海里留下一些印象。

当我们自己写文章时,能够迅速地把它从脑海里搜索出来,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当然不能照搬照抄,而要加上自己的理解,加上自己的感悟。

许多人的文章里,经常会引用一些经典名句,这与他们平时的有效积累是分不开的。

03 心到

心到,就是要弄清弄懂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的意思,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全文想要表达的意境。

要做到心到,必须依靠一些工具,比如字典、辞典等工具书,还可以利用搜索引擎去网络上搜索。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其最终目的是要弄清楚这些字词的真实含义。

有的词可能包含多种词意,遇到这样词,还要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恰当地理解这个字或词在文中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样,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才能更加准确。

宋人张载说:“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就是对心到的最佳描述。只有先心生疑惑,然后再利用工具解疑释惑,才能使我们读到文章的真谛。

04 手到

手到,就是要在书中做好标识,对于精彩的段落,精美的文章还可以抄录下来,做好自己的读书笔记。

读书时,对于一些重要的、关键的字词句段,我们可以用笔做出标记,可以使用波浪线、直线,可以画圏,可以画方框,或者使用马克笔、荧光笔等工具,在书上做出标识。

当然,对于那些不属于我们自己,或不方便在书上做标记的书,还可以采用折页的方式做出标识。这样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提醒效果。

做标识的目的,就是要突出其重要性。当我们再去翻看书籍时,能够很快地找到书中的重要内容。

记读书笔记是手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记笔记,可以抄录书中的内容,也可以记录下自己读书时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吸收文章的精华。

手到,还可以帮助我们做到心到。我们平时读到的文章、听到的信息、看到的现象,只是在脑子里留下了一些印象,如果不及时地把它们记录下来,时间一长就会忘记。

当我们把这些内容记录下来,及时加以整理、总结、升华,就会长时间地留在脑海里,最终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认识。

05 脑到

脑到就是要做到经常思考。读书,更重要的是去理解和应用。

书中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要想变成自己的东西,就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处理、总结提升、提炼升华,才能做到真正有所收获。

读书时,不仅要准确理解书中的内容,还要及时地发现这些内容与以往自己的经验有什么差别,有什么联系,或互相质疑,或相互补充,最终不断完善知识架构,形成自己崭新的知识体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思考的读书是浪费时间。思考对于读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也是读书的升华和延续。

读书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为了理解和应用。通过读书,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素质。

所以,读书时一定要真正做到这“五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书读到位,把书读到骨子里,读到心坎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1025.读书做到“五到”,学以致用,学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