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浪舆情通发布《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网络关注度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20全年国内旅游共产生2.94亿条相关信息,80、90后成为旅游主要关注群体,“故宫博物院”为景区热度榜首,“携程”成热度最高在线旅游平……
【内容】
《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网络关注度分析报告》通过新浪舆情通对微博、公众号、博客和数万家网站、论坛、报刊、政务网站、视频网站的数据统计,对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互联网上关于全国旅游及与其相关信息的网络传播热度指数和全网信息量进行综合统计,客观反映统计时段内旅游行业的整体情况。
2020年对于国内旅游市场而言充满着变化与挑战,在经历了全球性的“黑天鹅”事件后,旅游市场面临的不仅是经济损失,也给旅游行业的发展与未来的格局带来了深远影响。随着国内情况的好转,旅游行业也逐步进入复工复产的新阶段。纵观全年,国内旅游共产生2.94亿条相关信息,80、90后成为旅游主要关注群体,“多地旅游景区陆续恢复营业”备受舆论关注,“故宫博物院”为景区热度榜首,“携程”成热度最高在线旅游平台。
旅游市场行业分析
从广义上而言,旅游业是指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一系列相关行业的统称,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服务和商品的综合性产业。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成为居民放松身心的重要选择之一,同时,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逐步增强,对城市经济的拉动、社会就业的带动,以及对文化传播的作用日益增强。
旅游市场整体保持持稳定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几年国内旅游接待规模保持着稳定增长,从2011年的26.41亿人次,到2019年的60.06亿人次,总体增幅112.16%,平均增幅12.46%。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以及旅游服务机制的不断完善,成为推动我国加速迈入大众旅游时代的重要原因,旅游也因此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旅游用户的不断增加和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升,我国旅游收入规模也逐年增加,2019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5.73万亿元。而从旅游业增长速度来看,在近十年间,各年度旅游业收入增速均高于国内GDP增速,旅游产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旅游行业信息量近3亿 舆论整体偏向正面
据新浪舆情通统计,2020年1月1日至12月29日期间,涉及全国旅游行业相关信息达2.94亿。其中52%的信息来源于微博平台,25%的信息来源于客户端平台,其他平台信息量较少,占比均少于10%,可见微博和客户端成为旅游行业相关信息的主要传播平台。
从全网信息走势图中可以看出,2020年国内旅游行业相关信息走势呈稳步上升趋势,同时可以看出与2019年国内旅游行业相关信息走势拉开较大差距,同比大幅下降。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国内旅游发展报告2020》显示,2020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1.68亿人次,同比下降62%;旅游收入0.64万亿元,同比下降77%。但随着国内形势的逐渐好转,国内旅游市场开始全面复苏,居民旅游热情高涨,相关信息量出现明显的回暖、反弹态势。公开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游客出游意愿达80.22%,同比恢复九成左右。截至到2020年8月,旅行社复工比例接近60%,酒店和景区的复工比例均超出90%。
2020年2月达到全年旅游相关最低值,5月及10月达到两个信息量峰值,分别收到“五一劳动节”及“十一国庆节”的黄金周国内旅游相关信息影响。
在统计时段内,全国旅游行业相关敏感信息占比为5.25%,非敏感信息占比为94.75%。可见2020年国内旅游行业舆论整体呈正面态势。但部分景区服务态度差,安全事故的出现以及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引发一定负面情绪,导致相关敏感信息占比达到5.25%。
从关键词云图中可以看出,“美丽”“欢迎”“旅行”“攻略”“景点”“游客”成为2020年旅游行业传播热词。同时“河北”“云南”“上海”“西安”“武汉”“甘孜”等地也颇受舆论关注,各城市及景区的“交通”“服务”“美食”“生态”“文化”“特色”等方面也成为游客的关注重点。此外,“快乐”“喜欢”“幸福”“梦想”等词可以看出网友对旅游的热情。
旅游行业用户画像分析
关注者集中北京、广东等地 80、90后成主要兴趣群体
数据统计显示,全国旅游关注者相对集中在北京、广东,同时,江苏、浙江、山东、安徽、江西等地网友在传播全国旅游相关信息的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从关注者城市分布来看,一线城市占比为17%,而四线及以下城市占比达52%,侧面说明旅游行业关注人群在城市分布方面存在一定的下沉趋势。
从性别构成上来看,关注全国旅游的男性占比略高于女性,男性占比51.16%,女性占比为48.84%。从年龄分布来看,20-29岁、30-39岁这两个年龄段的人群更关注旅游行业,合计占比近七成,可见80、90后成为关注旅游行业的主力军。同时,40岁及以上人群占比达22.81%,可见中老年群体对旅游行业也颇为关注。
通过对旅游相关微博信息统计发现,网友讨论旅游相关事宜的高峰时段为中午,且持续至23时,侧面反映出网友对旅游行业的高度关注。
“自驾游”成热门选择 个性化游玩体验颇受重视
数据显示,在众多出游方式中,“自驾游”成为最热的旅游方式,全年热度为39.37,可见自由化、灵活性正成为网友出游的主要考量之一。此外,随着旅游私密性和个性化的加强,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定制游”完成自己的旅程计划,“定制游”全年热度为3.84。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到2020年6月,我国共有2044家定制旅游相关企业,在业存续的企业有1759家。目前来看,定制旅游在中国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未来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旅游项目的日益关注,国内游客对旅游业的关注点不仅局限于旅游景区,而是更注重旅游准备期间及旅游过程中的其他事宜。据统计,景区相关热度达79.92,其次是交通和住宿,热度分别为71.95和66.62。此外,摄影等个性化体验也成为居民旅游所关注的行为偏好之一。
经统计,网友在选择旅游同伴时,八成以上网友会倾向于与熟悉的人共同出游,其中朋友和家人成为首要选择,相关信息量占比分别为44.32%和35.17%。同时,少部分人会选择独自出游或与驴友结伴同行,其中与驴友同行信息量占比较少,年信息量约为一百万。
旅游行业热门事件分析
“多地旅游景区陆续恢复营业”成热度最高非负面旅游事件
数据显示,“多地旅游景区陆续恢复营业”成为热度最高的非负面旅游事件,热度为34.81,全网信息量高达463.16万条。此外,“多地景区对全国医务工作者免门票”一事也受到网友关注,全网信息量达78.37万条,媒体报道量为52.87万条。
经统计,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北京取消包括庙会在内的大型活动”成为热度最高的负面旅游事件,热度为2.33,全网信息量达23.50万条。此外,“上海迪士尼乐园暂时关闭”“武汉取消所有旅游团队”“全国旅行社团队游全部暂停”等旅游相关活动取消事宜也受到媒体及网友关注。
景区恢复营业备受关注 客户端和微博成主要传播平台
2020年初,全国多地主要景区景点陆续发布通知宣布暂时关闭,相关文旅活动也随之取消。但在各方努力下,国内情况好转,旅游产业也随之重新焕发活力,多个地区的景区也开始逐步恢复开放。
2020年2月,四川、安徽、吉林、陕西、江苏等地区部分景区陆续开放。据文旅部统计,截至3月16日,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3714家A级旅游景区恢复对外营业,复工率已超过30%,已恢复开放的旅游景区主要为山岳型景区、开放型景区和市民公园等室外旅游场所。同时,截至3月15日,陕西、上海、四川等地180多家博物馆也已恢复开放。五一劳动节假期期间,居民旅游热情进一步得到释放,截至6月22日,全国已经有10064家A级旅游景区恢复开放。2020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全国景区已恢复开放至90%以上,旅游消费信心全民恢复,景区旅游发展潜力得到全面释放。
从“多地旅游景区陆续恢复营业”相关信息走势图中可以看出,自2月份部分景区陆续开放后,相关信息开始呈现上升趋势,并在4月清明假期前后达到全年信息最高峰,月信息量为74.18万条。而随着各地景区逐渐恢复常态化,景区恢复营业相关信息也呈现下降趋势,但在国庆假期期间信息出现小幅反弹。据文旅部统计,2020年8天国庆假期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同比恢复79.0%;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同比恢复69.9%。
数据显示,在“多地旅游景区陆续恢复营业”所引发的相关信息中,有36.10%的信息来源于客户端,29.13%的信息来源于微博平台,可见客户端和微博已成为旅游景区恢复营业信息的主要传播平台。同时公众号及网站也产生了较多相关信息,信息量合计占比达26.29%,也对事件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旅游地域分析
广东、四川、江苏等地旅游备受关注
数据统计显示,在网友讨论旅游时,广东、四川、江苏等省份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其中广东以58.36的热度居于榜首。同时湖北、浙江、云南、山东、湖南、海南、陕西等省份旅游状况也颇受网友关注。
统计全国393个地级市及直辖市城市旅游热度可见,北京、上海成为热门旅游城市。北京和上海可提供多种出游选择、便利的交通设施和较为完善的餐饮、住宿条件,为其成为旅游热门地提供了客观条件。除北京、上海外,其他省会城市的旅游情况也颇受关注,其中,湖北省会武汉在优惠、半价、免票等发展旅游政策的扶持下,逐渐恢复活力,跻身为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第三名。
“故宫博物院”居5A景区热度榜首
统计全国5A级景区热度可发现,在年度热度TOP100的景区中,有43家自然风光类景区,38家文化古迹类景区,二者合计占比达81%。而从5A景区热度类别热度中可见,自然风光类和文化古迹类景区更受网友欢迎。
数据统计显示,“故宫博物院”成为最“热”景区,热度为42.26,故宫博物院不仅是旅游热门打卡地,更是文化精神传承的载体。随着岁月的流逝,故宫反而以更为年轻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从卖文创到卖御膳,再到故宫“周边系”纪录片,故宫在2020年迎来600周岁的同时也愈发受到人们的青睐。公开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2019年,故宫在不断刷新参观记录,累计接待观众1.30亿人次,占70年来总参观人数的28.46%。
统计2020年故宫相关微博热搜可见,故宫开放时间及门票售卖等情况受潜在旅游消费群体关注,同时故宫九龙吐水、角楼月亮、承乾宫梨花、天空之镜、七彩祥云等故宫特有的景色也频繁登上微博热搜榜单。此外,从#揭秘故宫600年# #故宫大匠的7000天# #故宫每一片瓦都有编码# #故宫发现宋徽宗御笔玉册#等微博热搜话题中可以看出网友对故宫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的关注。
统计热门5A级景区的热度同比变化可发现,黄鹤楼热度增长最高,涨幅达129.62%。据统计,自4月29日黄鹤楼重新开放后,其景区营业状况便频繁登陆微博热搜榜,#黄鹤楼将恢复有限开放# #黄鹤楼实行网络预约购票# #黄鹤楼六一恢复常态开放# #黄鹤楼免票首日客流量涨3倍#等话题吸引网友关注,相关话题累积阅读量破亿,成为景区热度上涨的主要原因。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共计新增23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主要以文化古迹和自然风光类景区为主,两类景区各占8家,合计占比近七成。其中文化古迹类景区“圆明园”以11.02的热度居于榜首,热度遥遥领先于其他景区,同时自然风光类景区“武功山”也受到网友及游客欢迎。
在线旅游平台分析
“携程”成热度最高在线旅游平台
OTA(在线旅行社)是指利用互联网、通讯等技术,提供住宿、交通、度假门票等服务的旅游中介平台。旅游行业的发展、资本的入驻以及互联网等技术硬件的发展,促使在线旅游市场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公开数据显示,早在2016年,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5934.6亿元,截至2019年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已突破万亿。据统计,在相关在线旅游平台中,网友最关注“旅游产品”,热度为6.54,而“酒店预定”和“车票(机票)预定”分别以6.40和3.83的热度位居第二、三位。
在各类在线旅游平台中,携程成为最热的在线旅游(OTA)平台,以32.50的热度领先于其他在线旅游平台。自2014年,国内在线旅游市场竞争加剧,携程通过投资同程、艺龙、途牛等平台而成长为行业领头羊,市场份额的加大促使携程在旅游资源方面拥有了相对优势。尽管在2020年,国内在线旅游业面临困境,但携程依旧在第三季度实现了55亿元的营收,环比增长73%。
此外,在2020年,去哪儿网联合上汽、小米、B站、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多家品牌推出抽奖活动,还邀请魏晨、杨超越、李雪琴等明星为其品牌助力推广,多重营销活动促使去哪儿网全年热度上涨,涨幅达65.57%。
携程财务状况受舆论关注
统计携程全年热度变化可见,2020年携程热度变化整体较小。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3、4月份,国内部分景区重新开放,旅游市场回暖,促使携程热度出现上涨。此后经历小幅度回落,在9月因国庆长假以及携程租车推出的各类优惠活动,使携程热度再度上涨,并达到最高峰。从美誉度变化趋势可见,尽管携程全年美誉度均在80%以上,但仍有负面信息的产生,其中“加价抢票”“服务态度差”“航班拒绝退款”“超范围采集个人隐私”“捆绑消费”“大数据杀熟”等成为其负面信息主要来源。
统计携程全年热门事件可发现,携程2019年财报更受舆论关注,热度为2.53,全网信息量达16.8万条。3月19日,携程公布了其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财务业绩。财报显示,携程2019年全年净营业收入为3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5%;若不计股权报酬费用,营业利润率为19%。截至2019年12月,携程的资金情况表现较为良好,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余额、持有至到期及长期理财投资余额为599亿元,这也在无形中为携程渡过旅游行业低谷期打下基础。
数据显示,在参与传播携程2019年财报的8707家新闻网站中,有5322家商业网站,其中新浪财经、凤凰网、腾讯科技、腾讯财经、和讯网等网站对信息的传播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同时财经网、东方财富网、证券时报网、每日经济新闻、经济参考报等行业新闻网站也较关注携程的财务状况。
总体来讲,2020年对于国内旅游市场是充满挑战与压力的一年,也是充满希望与机遇的一年。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预计2020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将负增长15.5%,全年同比减少9.3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负增长20.6%,全年旅游收入减少1.18万亿元。到2020年底,预计全国游客人数下降至50.74亿人次,全国旅游收入降至4.55万亿元。而今后,随着旅游市场逐渐恢复,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可以乐观期待。
数据说明:本文由新浪舆情通撰写制作,欢迎引用及转载,请注明来源。*新浪舆情通,政企舆情大数据服务平台,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网舆情监测、舆情预警、舆情大数据分析、大数据报告等全方位的舆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