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重启,连点成线:一段开天眼的中年再学习之旅

大学毕业以后,虽然一直坚持阅读,但系统地坐在课堂里接受教育的经历基本告一段落。


大学教育对人的塑造力是日久弥新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认知世界,而最近的一次偶然的再学习,提醒我警觉:


不要生活在过往教育的惯性里,认知升级是一场持久战!


分享这段经历,希望与所有在终身学习之路上下求索的青/中年人共勉。



1.     觉醒,认知是如何被局限的


大学里修读过市场营销,课程选取的都是国际经典的教材,研习世界500强的案例。在这样的氛围里,我一直觉得自己获得了国际视野,求得了真知。


毕业之后从事金融业,与市场营销没有多大关系。但是作为一种爱好,还是经常会关注各类广告、包装、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细节,并且在内心给出自己的评价。


恰恰是自己的评价,现在看来,为我建立了一个封闭的认知内循环,不断印证自己内心对国际化、创新化、时尚化认同的观点。


认知局限,始于在内心安置了一个信息过滤器,过滤掉不符合自己“标准”的内容,而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个过滤器的存在。


这恰恰也是传奇投资人查理·芒格常说的“铁锤人倾向”:在只有铁锤的人看来,每个问题都非常像一颗钉子”。


直到最近,误打误撞地读了《华与华方法》《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这两本由华杉、华楠两兄弟共同创作的书,才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对营销战略的理解如此狭隘。


这两本书的书名本身有点令人好奇,什么叫超级符号?于是随手翻翻,但这个偶然的翻翻,把过滤器之外的信息带进了我的世界。


认知局限,终结于对信息的敞开,和不加评判的容纳(注意容纳并非全盘接纳),从而丰富自己的认知工具箱。


是的,不加评判。因为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对本土化、历史化、亲民化营销战略的新视角。这并不意味着过去我所学习的一切是错误的,而是带来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可能性。


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有句名言:“同时保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同时保有多种截然不同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才是第一流认知能力的标志。

 


2.     杠杠,谋篇布局如何借力打力


单单两本书,自然无法引发如此大的自省。


这两本书激起我的崇敬之情,更在于作者谋篇布局的功力,埋伏得太深太广。


这才想起前两年拜读过华杉的另一本书《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当时是冲着对孙子兵法的好奇。书深入浅出,足见作者以史为鉴的功力。读完自然开卷有益,当时还只以为作者是一位优秀的历史解说家。


后来在书店里,看到了这位华杉老师的其他“讲透”系列书籍,有资治通鉴、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王阳明传习录等。至此,钦佩于作者把古典解读与通俗传播做成了品牌,占据了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代言人的生态位,真是有商业头脑的学者。


直到看到华杉老师的市场营销和其他书籍,了解他经营着如此成功的营销咨询公司,才看明白这个局布得令人叹为观止。


简而言之,整个“华杉讲透”系列,都是作者营销战略大局的一步棋而已。


与《华与华方法》《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这两本书串接起来看,作者推广的超级符号,本身就是一种借力打力的概念,一种借用寄托了情感与信任的历史符号(如经典古籍、故宫、生肖、戏剧等),为今天的产品营销之用。把人们对熟悉事物的注意力嫁接到新鲜事物生上,起到事半功倍的营销效果。

 

而“华杉讲透”系列,正是作者自己践行了其倡导的超级符号理念,用一本本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古籍作为杠杆,轻而易举地撬动了人们对其扎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营销战略的信任。


行知合一,大局已成,实在高明。



3.     格局,如何成为时间的朋友


作者布这么大的局,需要在漫长的时间上进行持续的投入,并打造能够跨越时间的品牌。


我从中惊喜地发现,这个与时间做朋友的营销战略,与价值投资理念如此神似:


作者在营销中降低信息传播成本,借力传统文化、顺口溜等超级符号,与投资中建立护城河(安全边际)的概念完美契合。


作者推崇的对品牌的持续投资(没错,是一种投资),并且不断在时间中重复加深消费者的印象(获取一种信息复利),进而能够持续从该品牌知名度中获取回报的做法,与价值投资而非短线投机的观念不谋而合。


作者这种把企业战略、产品战略、品牌战略当成一件事来做,对企业进行宏观的、整体的把握的做事方式,与投资的基本面分析异曲同工。


作者提倡在把品牌搭建起来之后,不要随意变动升级,并感叹花费在让客户不要改变上的精力甚至比设计品牌还要多。看到这里,投资界人士恐怕要微笑了,多少投资损耗就是耗在了不该行动时没有按耐住。焦虑者盲目行动,而智者等待。


作者提倡深入市场调查的现场,切实观察消费者的购物选择过程,问有针对性的问题,而不是被调研报告的数字本身所蒙蔽,真是像极了好的投资人在分析财报之外进行的第一手调研


有趣的是,作者指出:“竞争是一种幻觉,同行是一种假设”。注意力应该聚焦在真正的使命上,聚焦在企业的社会功能及消费者身上,而不是竞争对手上,这才是成事的正道。投资亦然,坚持住自己的价值投资理念,不被周围纷扰的短线信号所干扰,知易行难。



4.     写在最后


乔布斯曾在斯坦福大学的一次演讲中回顾,青年时代,他没预期会有什么实际作用的美术课程,多年后为其电脑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他认为,虽然大学时还不能把这些点点滴滴的知识串联起来,但十年后回望这一切,连点成线,豁然开朗。


作为一个金融从业中年,这场误打误撞的阅读之旅也是我的一段“连点成线”的再学习历程。


在认知重启与升级的路上,不断补充新鲜的思想,拓宽原有的心智边界,整个世界都变得广阔起来。


学习,再学习,终身学习,不亦乐乎。


与君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知重启,连点成线:一段开天眼的中年再学习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