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2.0

每天看本书,今天了解的书是《人类2·0》,共有三位作者,一位是来自美国的皮埃罗·斯加鲁菲,在硅谷进行工作和研究将近30年,因此被称为“最懂硅谷”的人。两位中国作者,一位是来自杭州的资深记者牛金霞,另一位是闫景立,负责书稿的编辑与校对。本书主要讲人类将随着技术的进步实现人类本身以及社会的深刻改变,生物技术可能让人“返老还童”,太空探索可能随着3D打印和纳米技术的发展战胜新挑战,社交媒体会成为助推科技发展的新型科技。人类在未来将发展进阶到2·0时代。下面分为三个部分解读。

第一部分:生物科技的发展及其所带来的伦理反思。

生物科技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正在攻克的难题是如何战胜癌症等重大疾病,可能通过基因研究让人类摆脱癌症和其他疾病,甚至返老还童。举个例子,2016年,女科学家伊丽莎白·帕里什自己进行了试图返老还童的基因治疗,她使用的方法是通过基因治疗来提升和改善自己的“端粒量”,端粒是一种在年轻人体内含量比较高的物质,而在老年人体内的含量普遍比较低,也就是说,端粒是一种能让你保持年轻的物质。而现在,伊丽莎白·帕里什通过基因治疗,将自己体内在20年间下降的端粒数量重新“找回来”了。但端粒数量的下降和受损只是人类老化过程中一个因素,所以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伊丽莎白所谓的“年轻的血液”,是否真的能帮助她活得更久甚至返老还童。但生物科技的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1999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位名叫格尔辛基的少年在一次基因治疗的临床实验中死亡,也有可能制造出不明生物,比如科幻小说中写到的科学家创造的巨人怪物“弗兰肯斯坦”,从而带来我们可能无法承担的后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值得讨论,举个例子,人类的皮肤其实并不是种好材料,它很容易被割破和烧毁,如果现在我可以把你身上的皮肤替换成不锈钢之类的金属材料,不会被割破,也不会流血,你可以刀枪不入,如果改变了你的皮肤,你变成了一个半机器人,或许改变后你会更强大,同样的道理,你愿意让我改变你的大脑或者你的基因,让你变得更聪明吗?所以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花更多时间思考的问题。

第二部分:太空探索目前面临的技术困境,以及3D打印技术将会给太空探索带来的飞跃式发展。

很多人会觉得太空探索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但其实,GPS定位系统、天气预报、卫星电视,乃至有些地区的互联网都依赖于太空技术。发现宇宙中到底有没有别的生命,探索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也是太空探索技术的目的。虽然太空探索很重要,但现在还面临重重挑战。

第一,火箭发射系统的安全系数还不高,可能引起宇航员在起飞过程中的死亡,这使得我们的发射加速度不能太高。

第二,目前的飞行速度对于人类来说太慢了,比如,美国宇航局的旅行者1号飞船需要36年的时间才能飞出太阳系。

第三,是长距离宇宙飞行所需要的能量源的问题。我们乘坐太空飞船前往最近的恒星需要的能量源大概跟一个太阳那么大,如何才能克服这些挑战呢?皮埃罗强调,在太空探索方面,其实只有想象力。目前,在太空探索领域,有一项大热的技术开给太空探索带来了很多新的可能,并有可能一举解决包括目前无法大规模载重发射,建立太空基地成本过于昂贵,人类的身体无法支撑探索太过遥远的地域等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太空探险的发展,这项技术就是 3D 打印技术。3D 打印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控制来实现产品的成型制造,采用的是“增材法”,就是逐层或逐点堆积材料,打印出产品的形态,简单说就是分层制造,逐层叠加。因此,太空 3D 打印技术可以在外太空直接制造替换零部件,而不需要一点一点从地球往外太空运送,所以你只要有一台3D打印机和需要的打印材料,就可以制造零部件甚至是制造整个航天器,还可以利用其他行星表面的资源建造太空基地。

第三部分:社交媒体如何成为一种助推科技发展的新型科技。

皮埃罗指出,在未来,新兴社交将成为一种主要趋势,它具备的主要特征是:运用数字化工具把具有共同想法的人们聚集在一起,通过协同力量,做一些有趣并且对社会有帮助的事情,助推科技的发展。比如说,睡觉前我们一般会在手机上定个闹钟,充上电,然后就开始休息。但是你想过当你睡觉时,其实还可以让你的手机做些有意义的事情,首先,下载这款免费的应用,第二步,选择自己希望支持的癌症研究类型,比如肝癌、乳腺癌、胰腺癌等。第三步,确定自己想要捐献多少数据流量,操作完毕之后,手机每晚处于闲置状态时会自动处理一些小的问题。如果能将成千上万部手机汇集起来,这些手机在闲置时贡献的数据流量的处理能力,本质上抵得过一台超级计算机,最终能帮医学研究所在癌症研究方面取得巨大突破。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