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一本神作(十五)

思考,快与慢

第35章、体验效用与决策效用的不一致

1、两条极为重要的定律:

  • 峰终定律(peak-end rule):整体的回顾性评级可通过将最糟糕的时期和最后时刻的疼痛程度的平均加权而评估出来。
  • 过程忽视(duration neglect):过程的持续时刻对所有的疼痛的评估没有任何影响。
  • 评论:这是两条极为重要的经验定律,你对所发生的事情的感受和记忆,完全是由这件事情的体验最深刻的时刻+最后的体验结果平均得来,用公式表示,就是:

其中,代表的是在时刻的事件感受值.

对此,医院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来减轻病人的“痛苦记忆”:

  • 如果目的是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记忆,那降低最为痛苦时的疼痛感就比将疼痛的过程减到最短更为重要。

  • 如果想要减少实际体验到的痛苦,迅速完成这个过程或许更加合适,即使这样做会让病患更疼痛并给患者留下可怕的记忆。

       这其实是一个悖论,即医生想给病人的痛苦减轻和病人的痛苦记忆其实是不同的,尤其是对痛苦的减缓程度和最痛苦的时刻的记忆,在我看来,医生应该从病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会让病人的记忆痛苦减少,对病人而言重要性的排布是:记忆痛苦实际痛苦。

2、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的区别:

经验自我是回答”现在疼吗“这种问题的,而记忆自我则是回答”总体如何“这种问题的。

  • 评论:通过上述的两条定律和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的区别,进一步说明人的记忆是不可靠的,他擅长的是时刻记忆,而不是时间段记忆。

第36章、人生如戏

1、照相的人并不认为当时的景色只能供自己欣赏片刻,他们将景色当作未来的记忆来收藏。

  • 评论:相片的功能就是永远定格当时的情景,让人在以后的岁月里不断唤起相关的记忆。

2、统计分析表明,他们是否想要重复假期的意愿完全取决于最后的评估,即使是最后的评分也不能代表他们在日记中描述的经历,他们依然会这么选择。

  • 评论:人们总是觉得”最后的时刻“很重要,一个非常发人声省的例子:

       王生度过了非常充实的人生,他活了60岁,在最后的岁月中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而离开人世;

       李飞度过了非常充实的人生,但他在60岁时,家庭出现重大变故,以致于一蹶不振,最后在65岁时郁郁而终。

       纵观两人的一生,请问谁的人生更幸福/不幸?


       在第二个版本中,李飞的寿命多了5年,但是因为最后岁月的不如意,导致人们对他的整体评价偏低了(峰终定律)。

        人总是受到当前环境的影响,在高斯传记中,曾提到:高斯有一阵子非常抑郁,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失败的,以至于在日记中竟认为自己一生毫无成就。丝毫不顾及以前曾经做出的超凡贡献,高斯曾经17岁就能证明二次互反律、19岁时仅用尺规就能作图17边形、著名的非欧几何也有他的贡献、而复变函数更是比柯西更早深入研究,在他过世很长一段时间后,人们还找到了一本失落的高斯笔记本,里面记载了很多的研究成果。如此之神人,也会受到当下环境的影响。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考,快与慢》:一本神作(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