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今天我做为六年级语文公开课同课异构活动的发起人,上了《匆匆》的第二课时,首先,我出示了上一节课文中关于描写时间的词语,带领学生读一读,并用语言组织串联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接着,重点是品读第三自然段,先带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文,圈画出描写时间匆匆流逝的词语。通过小组内合作交流,进行反馈总结。学生发言比较积极,完成的很好。我又特别强调了在这段里作者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和拟人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日子的匆匆而逝,品悟语言的美是这节课中目标设计的重点,备课时我也设想了让学生仿照课文的排比句写几句话.

      但是在上课时,我太注意自已的设计了,总想按着自己的思路走,学生在品读中几次提到课文是用了排比的手法,我却没有顺着学生的答复马上展开训练,让学生运用排比的方法再写几句话,写一写在自己的生活中日子还可以怎样匆匆?结果只有两三个能回答出“上课、下课、游戏、走路、吃饭”时,时间的流逝。其他学生不愿意回答。我才注意到指导的不够具体,只好停下来,让学生多注意观察和描写方法的指导。我也匆匆的出示了一下示例,让学生读一读,感觉写法掌握的不到位。这在习作单元里是失败的教学案例。 

    反思: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是主要的,老师的设计应该为学生的学效劳,老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自己的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紧抓住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进行训练,尤其是知识点的训练,做到趁热打铁,这样在学生情绪的高涨点上进行训练,效果会比一味按老师的思路去逐步到达好得多.这节课如果我能抓住学生的答复马上让学生展开写的训练,他们对排比句的理解掌握可能会更好.而我没注意到这点,只是根据自己的设计,把这一知识点的训练放在最后,在学生学习情绪降温后再进行,效果就会打了折扣.看来,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机智是一个有待长期实践、摸索、提高的过程。

      在教学第三个自然段的时候,我重点指导了仿写.课标指出“词句训练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语句训练.〞我本着“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根本技能训练.〞指导仿写的时候,我先让学生仿照课文说一句话,这样的训练比拟简单,孩子们的发言都很踊跃.看着孩子们兴趣盎然,于是我让孩子们仿写一个自然段,也用上排比的句式.虽然看上去这个任务也简单,但是,孩子们在完成的效果并不是特别好.因为有的孩子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可以说是挖空心思,搜肠刮肚,而写的句子实在是太牵强;还有的局部孩子干脆套用别的同学的发言,没半点创意.虽然局部学 生的仿写效果并不是太好,但是,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还是有收获的,对他们而言,是一个新的尝试! 

    在学习第四自然段的时候,我不但引导孩子们体会作者为自己过去的碌碌无为而懊悔,更引导孩子们仔细朗读“为什么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反复读,反复悟,让孩子们体会到作者并不是空有蹉跎,他也下定了决心,绝不会让自己白白走这一遭,从而作者能有那么大的成就,能留下这么多珍贵的精神财富。

    总之,一节课上完,自己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我会重新再上一次这样的课。邀请老师们给我多提改进意见,争取上好自作课。

你可能感兴趣的:(《匆匆》第二课时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