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山地特点是海拔高、气压低,年平均空气中氧气含量为仅为平原地区含氧量的60%左右;气温每年相差小,但每日差别较大,昼夜温差大;白天日照充裕、紫外线辐射强,夜间温度骤降,天气寒冷干燥;地形多为高山峡谷地形,山地多平地少;植被稀疏、地形复杂、山高坡陡、沟深谷窄;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资源匮乏;气候多变、植被脆弱、环境恶劣,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高山,常年积雪,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路况差,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海拔较高。地球表面或者大气层中海拔较高的区域为高海拔地区,一般指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连续起伏的山脉。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地区,人体机能会迅速下降,被称作生命禁区。但从以往敌我双方交战的历史来看,交战场地远远突破5000米的上限。
常年温度偏低。一般来讲,当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会随之降低0.6摄氏度。海拔在4000米左右时,全年气温的平均值约为零下6摄氏度,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30、40摄氏度;高寒地区日间日照充足,夜间温度骤降,昼夜温差较大,平均日温差在20摄氏度左右。
气压较低。一般来讲,气压会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而明显降低,理论上讲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地区,大气压约为平原地区的三分之二左右,水的沸点也从100摄氏度降至80摄氏度左右;较高的海拔和较低的气压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会导致人体的严重缺氧,海拔在3500米左右时,空气中的含氧量仅为内地的60%多一点,人的活动能力降低,装备战技术性能下降。
地形复杂、交通不便。高寒山地因人口稀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交通枢纽严重短缺,主要依靠依山而建、绕山而行的简易公路;高寒山地常年受水系冲刷切割的影响,河谷深陷、山峰耸立,形成山高谷深、峰谷起伏、沟壑纵横的高山峡谷地形,为车辆和人员机动带来严重影响。
常年冰冻积雪。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地区,因该地海拔高、气温相对较低,降雪常年累积,逐年增加不易融化,对车辆、人员机动带来较大影响。海拔在3500米左右的沟谷地带,每年有半年的冰雪封山期,积雪导致通行困难,最深时可达到1至2米;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区的山口、通路,常常会因为路面积雪结冰而无法通行。
气候干燥风沙大。受气流影响,高寒山地气压极不稳定、气温变化急剧,加上特殊气候导致植被稀疏、地表裸露,为风沙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剧了土地沙化的形成,对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人的活动造成一定影响。
高寒山地同时兼具“高原”、“严寒”及“山地”等地理环境。在我国境内,现主要有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等高寒山地区域,大多位于边境地区。其中,位于未来西部地区主要作战方向的中印边境西中段便属于典型的高寒山地地形。该防区地形复杂地势险峻,山峰山峦层出不穷,往往山高坡陡谷深,道路蜿蜒稀少,平均海拔高于4500m道路条件及通行能力较差,多为“高山夹冲击平地”的通道或通路地形。因此,在该地域遂行的作战行动、火力部署等受到极大的空间限制,往往只能沿着高寒山地的通道地形展开相应的战斗部署及行动。即在防空火力配系过程,必须明确部署地域的通道数量、通行条件及战场容量等因素。
中印边境某地区主要有哈神、奇普恰普河谷、天南河谷、西大沟、加勒万河谷、神仙湾-天文点、昌隆河谷、羌臣摩河谷、尼亚格祖、班公湖等10条通道。各通道空间情况、通行条件不一,宽度从几米到近十公里不等,简要情况如表所示,以此作为高寒山地数据集,进行防空作战、通讯装备选址、实战化训练等效能评估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表1高寒山地数据集范围
区域 |
平均海拔(m) |
简况 |
哈神 |
5100 |
地形较开阔,顺河谷延伸,长126km,宽150~3800m |
奇普恰普河谷 |
5000 |
地形较平坦,前后开阔中间狭窄,两侧山势险峻,有一定的战场容量;长180km,宽200~4500m |
天南河谷 |
5000 |
通道狭窄,仅能满足人畜通行,长30km,宽8~180m |
西大沟 |
4800 |
沿沟谷而行,地形起伏不大但谷底狭窄多石,长51km,宽10~200m |
加勒万河谷 |
4200 |
通道狭窄,车辆难以通行,长约50km,宽10~60m 或沿沟谷而行,或横越沟谷,沿线多山间盆地,地形起伏不定 |
神仙湾-天文点 |
4500 |
地势较开阔,长约145km,宽600~10000m |
昌隆河谷 |
4700 |
河谷较为平坦,人畜全年可通行,长约13km,宽10-300m |
羌臣摩河谷 |
5000 |
通道地势开阔,地形较平坦,便于装甲机械化部队作战,长139km,宽80-1500m |
尼亚格祖 |
4800 |
地形起伏不大,可通行汽车,长31km,宽80~500m |
班公湖 |
4241 |
湖岸线曲折,缓滩较少,长160km,宽5~9000m,水深5~32m |
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时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水库、坑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最大洪水位间的滩地面积。根据滩涂的物质组成成分,可分为岩滩、沙滩、泥滩三类;根据潮位、宽度及坡度,可分为高潮滩、中潮滩、低潮滩三类。由于岸的类型多样,水流的作用以及河流的含沙量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岸受水的冲刷,滩涂向陆地方向后退;有的岸堆积作用强,滩涂则向有水方向伸展;有的岸比较稳定,滩涂的范围也较稳定。
中国的海涂主要分布在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和海南的海滨地带,是海岸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海洋滩涂总面积217.04万公顷。中国拥有近18×103km的大陆海岸线和14×103km的岛屿岸线,其中,淤泥质海岸岸线全长超过4×103km,约占全国大陆海岸线总长的1/4,沿岸拥有近20×103km2的潮滩湿地。将全国范围沿海滩涂纳入数据集,可为登陆、返登陆作战提供沿海滩涂数据集。
戈壁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干燥度在20以上,寒暑变化剧烈,气温年较差一般达40℃以上,日照丰富,风力强劲;地面组成物质以粗大的砾石或基岩为主,水土极端缺乏,植物极难生长;地面平坦,但也略有起伏,沟谷内有较良好的水土和小气候条件,植物生长亦较好;水源缺乏,属于内陆流域,地表径流稀少,地下水位较低。局部地区,特别是河流两岸和盆地边缘,有较多的地表水及地下水,为开发利用和改造戈壁提供有利条件;土壤肥力较低,土层薄,质地粗,水分和养分缺乏,但盐分含量丰富;植被较沙漠更为稀疏,以灌木、半灌木荒漠和荒漠草原为主,种属较单纯,一般覆被度仅1%~5%左右,有的甚至寸草不生。部分地区覆被度可达20%~30%以上,是良好的草场。
沙漠是干旱缺水,植物稀少的地区。国内主要沙漠分别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木塔格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库布齐沙漠、乌兰布和沙漠。
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这里,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于平原以上300米。狂风能将沙墙吹起,高度可达其3倍。沙漠里沙丘绵延,受风的影响,沙丘时常移动。沙漠里亦有少量的植物,其根系异常发达,超过地上部分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以便汲取地下的水分,那里的动物有夏眠的现象。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也称准噶尔盆地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玛纳斯河以东及乌伦古河以南,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面积有大约4.88万平方公里,在中国八大沙漠里居第二,海拔300~600米,水源较多。
由4片沙漠组成:西部为索布古尔布格莱沙漠,东部为霍景涅里辛沙漠,中部为德佐索腾艾里松沙漠,其北为阔布北—阿克库姆沙漠。准噶尔盆地属温带干旱荒漠。
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国八大沙漠之一,是阿拉善沙漠的主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银额盆地底部,总面积4.92万平方公里。其中的必鲁图峰是世界最高沙峰。
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是沙漠中的湖泊竟然多达100多个。高耸入云的沙山,神秘莫测的鸣沙,静谧的湖泊、湿地,构成了巴丹吉林沙漠独特的迷人景观,每年吸引了上万名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中部有密集的高大沙山,一般高200~300米,最高的达500米。以复合型沙山为主,为北30°~40°东方向排列,系西北风的强大影响所致。高大沙山的周围为沙丘链,一般高20~50米。沙丘和沙山上长有稀疏植物,西部以沙拐枣、籽蒿、麻黄为主;东部主要为籽蒿和沙竹,沙拐枣、麻黄等逐渐减少。边缘生长芦苇、芨芨草等,为主要牧场。有些湖盆边缘有淡水泉出露,为治理沙漠提供了条件。巴丹吉林沙漠平均每10平方公里不到1人。
腾格里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肃省中部边境,介于北纬37°30′至40°,东经102°20′至106°。
南越长城,东抵贺兰山,西至雅布赖山。
南北长240公里,东西宽160公里,总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第四大沙漠。是阿拉善沙漠的东部,在银额盆地底部。
腾格里沙漠行政区划主要属阿拉善左旗,西部和东南边缘分别属于甘肃的武威市民勤县和宁夏的中卫市。
沙漠包括北部的南吉岭和南部的腾格里两部分,习惯统称腾格里沙漠。内部有沙丘、湖盆、草滩、山地、残丘及平原等交错分布。
沙丘面积占71%,以流动沙丘为主,大多为格状沙丘链及新月形沙丘链,高度多在10~20公尺(33~66英尺)之间。湖盆共422个,半数有积水,为干涸或退缩的残留湖。
柴达木沙漠面积3.49万平方公里,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一个巨大的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的腹地。海拔2500--3000米,是中国沙漠分布最高的地区。干旱程度由东向西增大,东部年降水量在50~170毫米,干燥度2.1~9.0;西部年降水量仅10~25毫米,干燥度在9.0~20.0。盆地中呈现出风蚀地、沙丘、戈壁、盐湖及盐土平原相互交错分布的景观。
表2戈壁沙漠数据集范围
区域 |
简况 |
内蒙古高原中西部 |
蒙西五盟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属于西北地区。 |
塔克拉玛干沙漠 |
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这里,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于平原以上300米。狂风能将沙墙吹起,高度可达其3倍。 |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
半固定沙漠,面积有大约4.88万平方公里,海拔300~600米,水源较多。由4片沙漠组成:西部为索布古尔布格莱沙漠,东部为霍景涅里辛沙漠,中部为德佐索腾艾里松沙漠,其北为阔布北—阿克库姆沙漠。准噶尔盆地属温带干旱荒漠。 |
巴丹吉林沙漠 |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银额盆地底部,总面积4.92万平方公里。其中的必鲁图峰是世界最高沙峰。 |
腾格里沙漠 |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肃省中部边境,介于北纬37°30′至40°,东经102°20′至106°。 |
柴达木盆地沙漠 |
海拔2500米-3000米,是中国沙漠分布最高的地区。干旱程度由东向西增大,东部年降水量在50~170毫米,干燥度2.1~9.0;西部年降水量仅10~25毫米,干燥度在9.0~20.0。盆地中呈现出风蚀地、沙丘、戈壁、盐湖及盐土平原相互交错分布的景观。 |
山岳丘陵坡度一般较低缓、切割破碎、无一定方向,一般没有明显的脉络,顶部浑圆,是山地久经侵蚀的产物。
东南丘陵指中国东南部一带的丘陵,是北至长江,南至两广(指广东、广西),东至东海,西至云贵高原的大片低山和丘陵(即雪峰山以东)的总称,东南丘陵也是中国地形地貌中,分布最广最密集、土地面积最大的丘陵。
东南丘陵包含(江南丘陵、江淮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等),福建省、江西省、浙江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徽省、湖北省、江苏省的全部地区或部分地区均为丘陵地形地貌。
东南丘陵的主要山脉有:黄山、九华山、衡山、丹霞山、幕阜山、庐山、井冈山、大别山等。
江南丘陵也是传统地理、人文学上的江南地区,包括江西、湖南两省大部分和安徽南部、江苏西南部、浙江西部边境。该地域低山、丘陵、盆地、平原等复杂地形地貌交错分布,以湘江、赣江流域为中心。介于北纬25°~31°,东经110°~120°,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
江南丘陵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中亚气候区),年均温度16C°~20C°。夏季酷热,且持续时间长,最热月均温27C°~31C°,冬季较暖,最冷月均温3C°~9C°。历史上极端高温出现过44.9C°,极端低温出现-12C°。
盆地中的白垩系和下第三系红色地层广泛出露,形成红色盆地,这些红色地层被河流切割成丘陵,则称为“江南红色丘陵”。
盆地丘陵周围主要山脉有安徽南部的黄山、九华山;江西东部有黄岗山、武夷山、怀玉山、雩山;江西、湖南之间有幕阜山、九岭山、罗霄山、武功山;湖南西部有武陵山、雪峰山,海拔高度约在1000米-1500米之间。
江南丘陵人口稠密、开发悠久、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水域宽广、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生活富裕,是中国重要农业区之一,也是中国南方发达地区之一。
江南丘陵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籽、棉花、油茶、茶叶、甘蔗、柑橘等亚热带经济作物,矿产资源种类甚多,其中钨、铜、锑、铅、锌等储量闻名中外。林业渔业农业等资源丰富。
地处安徽省中部,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海拔在100-300米之间,包括霍邱、寿县、肥东、肥西、六安(金安区)、长丰、定远、凤阳、滁州、天长、全椒、来安、巢湖等市县,是古代吴楚相连之地。该地区易旱、缺水及土壤不肥沃,传统农业在分水岭上前景不容乐观。但分水岭地区水源洁净,降雨是从这里往长江或淮河“分流”,南麓流往长江,北麓汇入淮河。岭上没有大工业,无污染。尤其是人均坡地多,6度以上的坡地人均近一亩。是建立无公害基地、发展林业、种草养畜都是绝佳境地。江淮分水岭地区地处皖中腹地,省城合肥周围,区域地位极其重要。该区是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祥地,是安徽省重要的粮、油、肉、奶、菜的主要产区之一。
浙闽丘陵是东南丘陵的组成部分。包括钱塘江至广东惠东、河源一线以东的中国东南沿海丘陵。区内峰峦逶迤,河流纵横,海岸曲折,岛屿棋部,四季常青。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丘陵占全区面积的85%。
两广丘陵分布于南岭以南,是广东、广西两省区大部分低山、丘陵的总称。主要山脉有十万大山、云开大山、大瑶山、云雾山、九连山和莲花山等。丘陵海拔多在200~400米,少数山脉超过1000米。广东境内多花岗岩,红砂岩地形,广西境内多石灰岩地形桂林、阳朔一带的奇峰异洞尤为著名。
表3山岳丘陵数据集范围
区域 |
简况 |
江南丘陵 |
介于北纬25°~31°,东经110°~120°,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江南丘陵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中亚气候区),年均温度16C°~20C°。夏季酷热,且持续时间长,最热月均温27C°~31C°,冬季较暖,最冷月均温3C°~9C°。历史上极端高温出现过44.9C°,极端低温出现过-12C°。 |
江淮丘陵 |
东部、南部较高,海拔多在100---300米之间。东部张八岭和凤阳山地区,海拔一般在100---200米之间。 |
浙闽丘陵 |
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主要由花岗岩或火山岩组成。有武夷山、雁荡山等风景名山。河流横切山脉,形成峡谷急流。多河谷盆地和河口平原。海岸曲折,多天然良港和岩岛。 |
两广丘陵 |
两广丘陵是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部分低山、丘陵的总称。丘陵海拔多在200~400米,少数山脉超过1000米。地形地貌广东省境内多花岗岩,红砂岩地形,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多石灰岩地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