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悉达多》:智慧无法言传,只有亲身经历体会才能真明白

今天是日更写作的第 310/400 天

1.听书笔记

01)《悉达多》讲了两方面,一是关于求知的境界的问题,二是关于人生境界的问题。

02)悉达多一生的探求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他是选择出世的青年,抛弃一切,禁欲苦行。

第二阶段,他是选择入世的中年人,声色犬马,纸醉金迷,又再次抛弃一切,甚至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第三阶段,他是一无所有的老人,在河边做了船夫,终于找到了内心的安宁,顿悟成佛。

03)悉达多最后悟到,智慧是无法言传的,圣贤之言对求道者来说可能只是空洞的废话,你以为你明白的道理,其实你并不明白,只能亲自去经历体会才能真明白,获得真智慧。

2.听书感想

悉达多的一生,映射出多少人的一生。

青年时期充满快意,沉浸在理想世界;中年时期全身心投入现实生活,忙忙碌碌起起落落;晚年时期了悟人生,看透看淡荣辱得失。

人生就是这样的模式,只不过悉达多是一个极致的矛盾体。

没有人能像他在青年时抛弃一切,在中年时积极入世,取得世俗成功,又在晚年修成正果,顿悟成佛。

在每个阶段,他都达到极致。

而芸芸众生,不过是在各自的人生阶段中过活。

忙于眼下,为了美好生活的奔头努力而不停歇。

又或者,忙碌劳累是有了,却并没有收获名利、幸福、正果。

现实中,太难了。也因此,悉达多只是一个虚构的角色。

另外,悉达多最后悟到:

智慧无法言传,只有亲身经历体会才能真明白,收获真智慧。

这真的是太有智慧了。

初步想了一下,可以解读出下面几层意思:

悉达多的故事,即便阅读的时候,无论多么触动心弦,感受颇深,也没有实际意义。

因为他人生经历中蕴含的智慧,非经历过的人才能切身体会。

再往更普遍意义上看,很多时候,为什么不听老人言,不听智者劝慰?

因为人们只看到了对方的字面意思,而没有领悟智慧实质,所以总会无视金玉良言,做出愚蠢的事。

从漫长文明的角度看,人类的发展,先人的智慧总是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流传下来。

可为什么他们曾经面对的问题、弯路、苦难,却总是在后世以某种形式重现?为什么后人知之而不鉴之?

通过悉达多所悟就不难理解了,智慧无法言传,唯有经历才明白。

后世之人,只有经历过那些相似情境,才知道先辈的箴言所言非虚。

也因此,我们看到,历史不会重演,却总在重复,貌似是一次次轮回。

可叹。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书 |《悉达多》:智慧无法言传,只有亲身经历体会才能真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