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浪】

风吹麦浪

图片发自App

风吹麦浪,简单的四个字,如诗如画。

很喜欢一句关于描写麦子的诗句,是唐朝李颀的“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人间四月天,阳光清澈,惬意的微风拂面吹来。鼻尖还能嗅到远处旷野边枣树飘来的缕缕花香,带着些细微的甜,真让人想要沉溺在这春光里。”四月一日天,花稀树阴薄。”植物们刚刚从冬天缓缓醒来,村头梧桐叶也开始拔节地生长,鹧鸪鸟还栖息在上面叫着“傻瓜吃醋”。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桑蚕又插田。农人田间忙着除草和施肥,一眼望去是无垠的碧绿,溢满了眼眶。这个时候要是伫立在麦田中央,那才真的是心旷神怡,自在而放松。小时候并没有诗人的情怀,却竟干出一些天真烂漫的傻事。喜欢和伙伴去麦地里面撒野,扯一株带长藤开着紫花的杂草,边奔跑边挥舞着,如同野蛮生长的小兽一般,仿佛身体里有用不完的力气和精神。

麦苗已经高约尺于,跑起来正好拍打着小腿肚。最喜欢的是在绿的发黑的,蓬松的麦苗上翻跟头和打滚,简直是有趣极了,就像是以地为铺以天为被,自在而隐蔽,就觉得自己实在渺小的很。可是这样做的后果总会把衣服粘染上青绿的痕迹,为次没少挨我妈的数落。自幼我就是不是个省心的孩子,更不是一个文静的女孩。整天带头爬树,下河里抓鱼,点火烧花生。简直是让人头疼,而且从来好了伤疤忘了疼,乐此不疲的挑战父母的底线。

图片发自App

很快就到了麦子收割的季节,麦穗变得焦黄而饱满。初夏的天气雨说来就来可大意不得,必须赶紧抢收。这时候大人忙的恨不得住在麦厂,厂是用石滚事先撵平的,收割捆好的麦个都会堆放在这里,等待用机子来脱壳。麦收时节,奶奶总会提前俩个月就腌好一坛咸鸭蛋,忙起来大人都是在地里凑合吃点,谁也没工夫在家做饭了。

而我反而喜欢这样不同往日的吃法,那时候并没有什么野餐的概念。都是坐在麦厂的桐树下吃着鸭蛋就着烙饼,大人会带上一整提的啤酒解乏,孩子们要央求逞能地喝上口。最好能碰到卖冰棍的,那简直能幸福的笑出来。

麦子打好之后,还要晾干,白天就得安排孩子们来回趟麦子,使之均匀被晒到。太阳毒辣的很,这可不个是好差事,但等到晚上凉风习习还是很惬意的。我喜欢晚上来麦厂里,睡在地里感觉更加奇特。星子寥寥,月光如水清澈又柔软,可这时我总会想到那些看过的聊斋故事,想到地里会有鬼火之类。总是期盼天能赶快亮起来,或者不断找大人说话打消恐惧。或者拿手电照向高远的夜空,想象能照在哪一颗星星上,等着实在瞌睡的不行才昏昏睡去。

这些温暖无邪的美好时光啊,总能唤起我心中最柔软的角落。每每想起来,想哭想笑,想要乘风归去,梦回到那遥远的过去。


作者:薄荷

图片:网络

id:薄荷散文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风吹麦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