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有一个确定的事实:我们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很厉害和很不厉害的人所占比例很小。
普通人赚钱难不难??
让我们来算一笔账,你毕业后进入一家公司,假如税前5000元,扣除五险一金后3875元,房租800元/月,基本生活费(水费+电费+宽带+煤气+交通+电话+生活必需品)450元,已经很节约了。伙食费早餐5元,午餐晚餐(盒饭)15元/份,每月支出35元*30天=1050元;人情往来按每月一次,每次最低200元计算,到手还剩多少?
3875-800-450-1050-200=1375元
这还是你不买新衣,不聚会,不旅游,不吸烟,没女朋友的情况下。
你想赚更多的钱,于是投资股票。股票市场铁律:七亏二平一赚,赔钱容易,赚钱难。
难道这世上就没有快速掘得财富稳赚不赔的方法么?
当然有
李叫兽发起第二期14天改变计划,活动一天售罄,掘金200万。
《奇葩说》视频的出品人马东在喜马拉雅推出每日6-8分钟的音频课程《好好说话》,10天内收获千万。
这些人卖的是什么?是知识!
即便无人购买,自己通过输入+输出获得了成长;有人购买又把内容变现,获得了财富,稳赚不赔。
正如小马宋所说,现在能够好好读书并吃透理论本质的人越来越少,所以那些能够做到的人就有机会赚钱。别说读书无用,是你不认真,没读好。
既然自己不会学,那就找个榜样,要知道我们遇到的所有困惑和问题,都曾经有人碰到过,并且给出过特别经典的解决方案。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他,大胆试一试。
成甲被逻辑思维评为“全国十位最会学习的人之一”,他的《好好学习》稳居销售热榜,豆瓣评分8.0+,为你解开学习迷思,讲授“学习的方法”,帮助你掌握底层规律,让所学知识真正变成你的资产,让学习成为你财富积累的过程!
那快点说说获取知识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别急,我们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知识?
书上的文字是不是知识?朋友讲的一个道理是不是知识?泌字有2个读音是不是知识?影视剧里的内容是不是知识?
这个答案相信见仁见智,不过有一点,我们都知道,它们都是信息。
在成甲看来,只有那些你通过学习后,改变了你的行为和认知的信息才是知识。我们也可以把它简化为“对你是否有用”。
你看了一篇心里狠狠点头称是的文章,急忙转到朋友圈,然后生活照旧,那么它和“泌”字一样,都是一个信息。
所以衡量你的学习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是:学习之后,你的行为或认知是否发生了改变。
知识和知识是不一样的
有些知识比另一些知识能更加深刻的改变我们的行为。
比如,你知道从山顶上滚下来的石头速度会越来越快,因此你懂得利用这一信息,当遇到泥石流的时候就会向山体两侧跑,而不是试图顺着山谷和石头比赛。
你知道数学上的复利效应,就能计算出一万元本金在不同收益和投资时间的变化,进而开始强制储蓄。
我们要掌握的就是这些威力巨大的,可以让你发生核裂变的知识——临界知识,事物的底层规律。
知道了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最重要,接下来我们要从底层心态,学习方法,如何发现临界知识,如何应用临界知识四个方面,来打造高效的知识体系,实现比别人快十倍,百倍的赚钱速度。
底层心态
实现快速成长,必须具备两个底层心态,否则一切便无从谈起。
学习新知识心态:绿灯思维
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人,也包括我们自己,当对方提出不同意见时,大脑立刻就会亮起红灯,开始反驳甚至狡辩,而不是去想对方的质疑是否合理,因为我们感到自己的观点,做法,尊严受到了挑战,于是产生了习惯性的防卫。
那我们为什么会有习惯性防卫?
假如你和朋友约定了出去逛街,第一次他迟到了,第二次、第三次他又迟到了,这时候你会想他怎么这样老是迟到,烦死了。但假定约定的三次时间反过来是你迟到了,你可能会说第一天路上堵车了,第二天家里有急事,第三天要先送个朋友。
当一个问题出现在别人身上的时候,我们习惯于把问题归因于别人,是那个人自身有问题,当同样的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会把问题归因于外部因素,这是心理学中的“基本归因偏差”。
说白了,别人出了问题,都是人品问题;自己出事,都是外部原因。现在你就好理解了,当我们遇到批评时,会下意识的寻找外部原因,第一反应是找理由反驳,这根本不怪我。
我们之所以会习惯性防卫,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会把别人我们观点和行为的质疑,理解为对我们的否定,不自觉的把“我的行为/观点”和“我”绑在一起,我的行为=我。
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快速成长,就要培养底层心态——绿灯思维,积极考虑新观点有没有价值,学会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是不一样的,我的成长来自于我的行为/观点的不断改进和提升。
具体执行时心态:以慢为快
看看线上各种短期训练营,“21天快速高效减肥”“十分钟读完XXX”“1h找准你的xxx”……每个人都在要求你快、快、快,慢一点仿佛就会被社会淘汰。
快的背后是什么?是不确定和担忧。
怕自己慢下来被人超过;怕慢下来时间不够用;况且每次课程都有几百人在学,大家都这样,我们也要和他们一样。
我和朋友们曾经都参加过一些,免费的,付费的,渴望有些捷径,学习了很多花哨的技巧,在互相交流中发现我们都变成为了快而快,数量增加了,认知没改变,反而很多知识不求甚解的就过去了,知道的越多越焦虑。
所以在获取知识时,真正的快,是“以慢为快”。以慢为快并不是说让你一点一点慢慢来,而是要把慢工夫花在真问题上。
二八规律告诉我们,20%的知识决定了80%的结果。我们要把80%的精力和时间花在20%的重要问题上面,花在那些威力巨大的事物的底层规律上面,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状态。
学习方法
有了良好的心态,也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持续提高学习能力,最常用的有三个:反思,以教为学,刻意练习。
反思不是让我们对事件进行总结,而是通过小事入手,如实记录事情的经过,情绪和思考过程,把生活案例化处理。
我们读书实质上就是读别人的生活经历和感悟,从而提高自己,避免入坑。而最好的书,其实是我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
面某些场景,我们总是喜欢立刻得出结论,而不去想有没有更合理的方案,从生物学角度看,这样占据的大脑带宽就比较少,可以让生活更轻松。事实上我们是被这种自动模式绑架,所以才会在相似的情景下,做出相似的事后不满意的行动。
通过反思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决策合不合理?有没有以偏概全?对新知识应用如何?旧知识有没有要更新之处?就像玩游戏一样,把经验值积攒起来,下次才不会范同样的错误。
接下来,以教为学——给别人当老师
并不是只有专业的人员才有资格当老师,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我们会的别人不一定知道。况且这个过程好处多多:
一是你在向别人教授时,能不能表达清楚,让对方理解,都在考验你的学习效果。
二是在互相的交流中会碰撞出新的火花,对知识认识的更全面。
三是强化我们的神经记忆。
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研究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的遗忘规律。
从图中可以看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刻开始,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20分钟后记忆量是58.2%,1h后44.2%,一天之后就只剩下原来的33.7%。
而对抗遗忘,留存知识最好的方式是以教为学。
最后,刻意练习
一说到刻意练习,大家估计都会想到一万次小时定律,需要坚持,勤奋,努力。如果你是这样理解,就是极大的误解了他的涵义。
刻意练习,练习的是你的元认知!
什么是元认知?
元认知就是对我们的思考过程再思考。
他表现在我们在认知深度上的差别。举个例子,我在生气和我知道我在生气,前者是一种情绪状态,后者会让你思考你为什么会生气?
我们在磨练某种技能时,元认知会让你全神贯注的感知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意识和理解,接受来自每一个感官的刺激,通过调整变得比以前更好,在此过程中,大脑还会产生更多的沟回,沟回一旦形成,你的行为就会变成像吃饭,睡觉一样,无需提醒就能下意识完成的动作。
同样运用元认知能力,我们处理问题时,就会直接调用临界知识而不是运用自己的直觉和单线思维。刻意练习就是有意识的来练习这种能力。
发现临界知识
前面说过,临界知识就是对事物更底层规律的总结,由此可见那些经过可靠的科学证明的结论最值得学习,可信度和适用面也最广。
其实我们很早就开始接触这些知识了,那就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理学等这些硬科学的知识。也包括一些经济学和心理学知识,虽然不是100%都正确,但是在概率上可以作为一个决策辅助工具。
很多人上学时数学不好,心理学家认为这是符号盲所致。因为无法放下对实体的依赖,从而无法理解不在控制下的符号的转化。
再拿前面所说的复利效应举例,复利本质上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A,不断循环。
除了我们平时对理财的应用,生活中符合这一规律的事情,还有很多。
比如自媒体粉丝增长,你的内容质量高,就会吸引人转发到朋友圈,转发后给更多的人看到,你就会拥有更多的粉丝。
互联网上的热点的传播速度;
泡沫经济的爆发速度;
庞氏骗局的人数增长。
复利效应还导致了“幂律分布”
被关注的越来越被关注,20%的网站吸引了80%的访问量;20%的公众号占了80%的点击量。
你看就是这样一个底层知识,让我们一通百通,把看似互相独立的事情有了链接。
具体怎么找呢?
我们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阅读经典的书籍,从中找到最重要的原理和知识,找到最重要他们的原始出处。
应用临界知识
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应用,这也是最难的环节,所谓知行难合一。
其实知识的运用无非三个场景:
1解释问题
2解决问题
3预测问题
当我们看到生活中得一个场景时,多想想这看似习以为常的背后有什么规律。
双11为什么这么人抢购,为马爸爸付款?
损失规避心理——我们面对损失的痛苦要大大超过获得时的快感。抢了红包不用,大牌五折啊,不买太可惜了。
从众心理——别人都买了我也要买啊。
稀缺效应——每年就一次,不能错过。
这些都是西奥迪尼的心理学著作《影响力》探讨的问题。
面对要解决的的问题,要去主动探索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在起标题时挖空心思本质上就是抓住别人的注意力,让人们有点开的欲望。
沟通的本质是有目的性的解决问题。无论是直接解决问题还是验证自己的猜测。
品牌命名的关键是降低传播成本,运营公众号也好,打造产品也好都应该遵循这一原理。
所以,只有抓住问题的本质练习,才能在相同的时间内比别人成长的更快。
关于预测问题,很多人觉得更像是一种赌博,比赛明天谁赢?股票下一秒涨不涨?房价下半年走势如何?
仔细思考这些问题,我们会发现我们在做决策时总是被单个事件本身做出反应,容易被表象问题迷惑。
与此相反的是预测问题是要用系统性的结构化思考,将问题背后的推动因素纳入一个整体进行整合。
以股票来说,站在某一点很难说下一秒是涨是跌,但是把它放在整个世界体系中,就能发现社会经济持续在发展,人类的创造力,市场机制和野心,创造了越来越多的财富,所以指数一定会不断攀登。
好了,现在让我们来总结一下,想要快速获得财富秘密法则,就是必须发现和掌握底层事物的规律,修炼好2个底层心态,3个持续提高学习力的方法,大量的在生活中应用,达到融会贯通的状态,才能四两拨千斤,比别人更高效,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