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写作体验

    学位论文写作是一个持续时间长、工作量大的任务,我从去年12月开始写作,到今年3月上旬完成初稿,之后又经过一个多月的修改,前后历时近5个月,终于完成了最终送审的版本。在这期间,我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如下:

写作部分

      1. 开始写作之前,首先要和老师确定好论文的整体框架,要具体到每一章的每一小节做什么,标题怎么写。在这之中,最重要的是确定第一章的绪论从什么角度去写,因为这是整个论文最花费时间和精力的一章。

      2. 确定好框架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写作。我是先从第二章材料与方法部分开始写的,因为当时刚好老师也需要这一部分。现在回想起来,从材料与方法开始写作确实是个比较好的选择,因为这一部分的内容相对简单,很多内容可以从开题报告当中找来,从这里开始写起可以给自己树立信心。毕竟万事开头难,走出了第一步之后就可循序渐进。

      3. 完成了材料与方法之后,我开始整理所有的实验数据并制图。每绘制完一章节的图,就可以把这些张图放进论文中,并写完对图中所展示数据的描述,也就是“结果与讨论”中的“结果”。当全部三章的图都绘制完,结果也写完之后,论文写作也将进入最难的部分,就是第一章的绪论以及对结果的讨论。

      4. 写绪论的时候,不能只是去做科普,而是要去针对问题。完成一部分内容介绍后,可以总结一下这部分内容对你的研究有什么用,或者这部分内容存在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绪论中引用的文献,最好是近年来发表的。当然,一些发表时间比较早但是经典的文献也是必要的。引用文献的时候,要避免二次引用。

      5. 绪论完成后,开始写每章的讨论部分,这部分比较难写,可从以下角度展开:(1)和其它文献对比,自己得出的研究结果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可能的原因是什么?(2)和自己的预期对比,研究结果与在开展研究之前的预期结果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6. 以上内容完成后,论文已基本完成,还剩下结论与展望、绪论部分。结论部分,不用写太长,可以每章内容写一段,将最重要的结论展示出来即可。展望部分主要围绕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展开,说明一下后续可以继续开展的研究方向。摘要部分语言一定要凝练,不能过于冗长,中文内容不要超过一页半(1000字左右)。

修改部分

      1. 论文初稿完成后,还需进行多次的修改。这需要多主动去找老师沟通,得到老师的修改后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时反馈。每次修改的版本都单独存一个文档,标注好日期。这样万一以后又需要用到之前版本的内容,可以及时找到。

    2. 除了交给老师修改,自己也可以通过从头到尾逐句大声朗读来去发现问题。一些常见的问题包括,偷换主语,前后说法不一致,逗号使用过多,中文全称与英文简称混用等。此外,上下角标、全角/半角标点、斜体、加粗是否正确使用,参考文献标题大小写是否一致,期刊名是否用缩写,页码是否齐全,也是容易忽视的问题。

    3. 有些问题可能是自己多次检查也无法发现的,这就需要请其他同学来检查。多和不同的同学相互检查,不仅能发现更多问题,还可以学习到很多其他课题组的经验。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位论文写作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