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欲罢不能的剧透
文/悠然
《红楼梦》第五回阅读笔记第三篇
蒋勋说曹雪芹是伟大的小说家,《红楼梦》是值得一辈子读的书,读《红楼梦》的时候总能看到自己;白先勇说《红楼梦》是天下第一书,是文学创作巅峰。而《红楼梦》却位居“世界上最难读的书”排行榜榜首。
《红楼梦》相比当下的许多畅销小说,确实有阅读难度,但是那些没有阅读难度的小说,有几本你读完以后,还想再读的?
现在的人写小说,讲究套路,故事情节不给你设计个山路十八弯,你是万万读不下去的。因为一看开头就猜到了结尾,这样的书谁会去读。
但是《红楼梦》却是反常规的,在300多年前,曹雪芹大胆地把《红楼梦》里每个人的结局,以及整部小说的结果都在前五章里都告诉大家了。
不过,就算是提前告诉大家结尾,很多人还是对《红楼梦》欲罢不能。读一遍,读N遍,都不敢说自己读懂了《红楼梦》。
《红楼梦》也可以说是史上剧透最厉害的小说了。
今天分析第五回中,两个印象最深的人物的判词。
1、晴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在第五回中,贾宝玉进入薄命司,最先打开的是“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小说里写,贾宝玉先看到了“金陵十二钗又正册”,但并没有打开。看到“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的时候,却打开了橱门。
作者很有意思,先安排副钗中的晴雯、袭人、香菱出场。按理说,袭人与宝玉最为亲,但在这里偏晴雯比袭人早出现。
按判词说,袭人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一个与公子(贾宝玉)无缘的丫鬟,就算与宝玉再贴进,终也是走不进他的内心的。
而晴雯,作者给她的判词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风流灵巧”说的是晴雯够机灵,“多情公子空牵挂”说明宝玉对晴雯确实是动了心的。
两个同样服侍左右的丫鬟,袭人再好再服侍周到,终还是灵巧的晴雯走进了宝玉的心里。而宝玉这种只爱晴雯不爱袭人的行为,恰恰是把晴雯往火坑里推的导火索。
一个女人的嫉妒心产生的毒素,足以杀死一头牛。而晴雯,这个在宝玉身边的丫鬟,纵然宝玉再爱,自然是不会长久的,因为他们身边站的是有着剧毒的袭人。
所以,表面上看晴雯是被袭人所害,但实际上却是被宝玉自己所害,也就是作者自己。作者之所以这么早安排她出场,应该是对其有歉疚之意的。
2、妙玉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是众多宝玉的爱慕者中,爱的最心口不一的。妙玉对宝玉的心口不一,一方面是因为已经出家的身份,另一方面是自持(自认为自己是高洁的玉)。
作者给妙玉的判词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短短两句话对人物的定位一目了然。
妙玉身为出家人,应该是性空的,但是,她的行为和出家人的要求是有距离的。
欲洁何曾洁——对刘姥姥
妙玉自认为高洁无比,爱干净,爱与性格相近的人交流,但她在处理刘姥姥喝过水的杯子时的态度,是与佛家的性空是相悖的。
佛家的性空,是包容世间万物的,是没有个人爱憎的。但妙玉提出丢了刘姥姥喝过的杯子,其实是用俗世喜欢去臆断刘姥姥的“脏”。这种追求表象的洁,就是未空。
云空未必空——对贾宝玉
妙玉是喜欢贾宝玉的 ,因为她是出家人的身份,只能把爱埋藏在心间。表现妙玉的未空作者设计了两个小细节。
第一个细节是摘梅花。栊翠庵的梅花,妙玉是不会随便给人的。但当宝玉出现,提出要讨两枝梅花时,妙玉不但给了,还附赠了一个瓶子。
第二个细节是贾宝玉生日。贾宝玉的生日妙玉记的很牢。她特特地下了祝寿贴“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恭肃叩芳辰,可见妙玉的郑重其事,恭敬有礼。但妙玉是出家人,一个男生的生日她能记得如此清楚,虽然是下贴恭祝,但已经说明了妙玉心有挂碍——宝玉。
妙玉的结局,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说法。无论是被卖还是被人强暴,终是说明了这个“云空未必空”的出家人,根未尽,就谈不上性空灵,悲惨结局一部分是她自己作出来的。
宝玉在薄命司看到“金陵十二钗又正册”的时候,对这些人物的结局一无所知。这些预先知道的结局,就如我们平时听算命先生给人算命一样。听过就忘了。
因为就算我们认为算命先生说得很不错,但是因为没有与算命对象产生关系,我们是无法感受算命先生说的那些话里的深意的。
再则,我们自身亦是如此,算命先生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会发生什么事情,要如何小心。但这些话往往一个转身就忘了。等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我们才会恍悟,但为时已晚。
所以,对于我们凡人,提前知道人生结局,并不会对我们产生多大的影响。对于一本好的小说,提前剧透也不会对读者产生太多的影响。
因为,经典的流淌和生命一样,是需要在时间的长河里,慢慢地去经历,慢慢地去感受,慢慢来发现,生命的本质就是去经历。
能改变经历的是因果,阅读的好处就是让我们敬畏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