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opening and something I wanna say

(该篇中英杂烩是由一位非英专且英语极其不authentic的本科senior所写,被仿写对象:TimberNord

知乎见到一位叫TimberNord的想法主顶着连续剧马男波杰克里Tod( an absurd and lucky guy )的头像

细看他想法的内容:中英混杂的生活杂事,文风戏谑。中文作故事主干,英文用作描述中文难以准确表达的语意或是一些funny paraphrase 。

今日份的想法里,他少见得讲了些serious business

爷爷向初中的他解释为什么要从山东迁到江浙:

“自然是为了讨生活,除此之外还能是什么,来赏桂花吗?” 

爷爷又说祖祖辈辈都是这么来的,讨生活 is a heirloom passed down

爷爷弥留时刻,Timber再次见到了病床上不能言语,眼神淡漠,精力全无的讨生活ist。

他又想起爷爷坚定的belief——讨生活。

好像这个heritage又要传到他的肩上,作为自然规律,谁都不能逃脱,子子孙孙无穷匮矣。

最终,Timber说,fxxk the anti-赏桂花-ism, 他要补上三代没赏过的桂花。

作一个timber想法的paraphrase是因为我的startup motivation确实和他的serious business有关

在他和爷爷对话中,有新老观念的交涉和冲突,这似乎与我的固有交流习惯很不一致。

一般遇到观念相冲的人——比如我的父亲,我的第一个念头是无视、拒绝沟通,因为这确实是 a green way of living。

To be consistent, 我在互联网上也保持着这样一个习惯——除非忍无可忍,一般不介入网民的争论中。

慢慢地,我发现自己丧失了与人沟通的欲望和热情,唯恐遇到意见向左的人从而耗费能量在争吵上。

但见到Timber和爷爷的争论后,我突然觉得,与不一致观点的持有者争论或许不是件坏事。

意见不一致的背后往往有着更深的文化烙印的差别。因此在争论的同时,或许我能更直接地感受到对方和我的差别以及差别背后的因素。(前提是对方不仅仅在输出情绪)

因此我打算写一个系列,用大家所诟病的中英混杂的方式,试图把英文思维掺杂在中文里进行写作,同时输出一些personal opinion,以此为笔者的私实验。

这是这一系列第一篇文章,在这篇往后我都会试着以拙劣的文笔和英文水平模仿Timber写一些自己的想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An opening and something I wanna s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