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离我们有多远。
如果顺沿着时间将先辈们排成一列,父母排在我们前面,再前面是祖父母,一直排到五千年,按辈分排成单列,这一队祖宗不到三百位。
到浩瀚的古籍里去查找这三百位前辈身边发生过的故事,文字只有三千多年,还有近二千年的时光在文字之外。
文字记录人的感知和思想。对同一件事情,人的感受和表述都不一样,笔下气象万千。
近年在荆州郭店一号楚国墓里出土了一批简牍,简牍上的老子道德经只有二千字,经过二千多年文人的涂改,今天的老子道德经有五千多字,核心思想还存在着对立。这本哲理巨擘里的文字竟这般被笔杆摇曳。
实物先于文字。我们来看看实物。
长列里的先祖们全都使用过陶器。排在后面的使用瓷碗,大缸。
从五千年前第300位先辈开始往现在数,数到90时出现大量的青铜器,再数约90辈,铁器问世,青铜器逐渐消遁。铁器被余下的120辈先祖传递下来沿用至今。
从五千年前第300位先辈数下来,数到36位时大约是距今4400年。
36辈与90辈隔着近900年。九百年间,制玉工具由石头变成了金属。
距今4400年时,安徽北淝河北的古尉迟寺人放弃生活了数百年的家园。古尉迟寺人在离开家园之前,亲手捣毁成排的红烧土住房,整平断垣。是什么情况让古尉迟寺人决意不再返回故乡。
近年对安徽尉迟寺遗址进行过十三次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知道了在约五千年前,古尉迟寺的气候是温暖潮湿的,周围有大片的麻栎和柘树组成的茂密森林,成群的麋鹿,獐和老虎出没其间。古尉迟寺人在建好的屋壁旁支起粗壮的树干,点火燃烧,将涂抹在墙上的泥烧成坚硬的红色土块。尉迟寺遗址发现了78间红烧土房,墙厚达50厘米,在聚落的周围还筑有围壕。
科学家运用地球化学的方法,对尉迟寺遗址土层里的元素同位素含量作出量化分析曲线,发现在距今4400年,人类生存活动的第一因子含量急剧下降,甚至消失。代表环境风化和干旱的第二因子曲线骤然升高,形成惊人的交叉线,通过科学研究看到了生态对气候的响应。
气候科学家将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前1800年的全球气候事件称为古文明衰落小冰期H。气象科学家亦称距今4400年-距今3900年前的气候事件为全新世事件3。
距离安徽尉迟寺一千公里外有个贵州荔波董哥洞。在洞中发现的“气候石笋”形成于距今12万年-13万年之间,专家认为,这些石笋是古气候环境演变的理想载体,能全面记录古气候环境演变规律,为大陆气候指标提供充分而确切的数据。董哥洞石笋古气候记录与尉迟寺的古气候结论准确地吻合。
驱使古尉迟寺人痛别家园的是天,天气变得干旱,寒冷。
距今4400年左右气候事件的影响遍布世界。持续数百年的干旱和降温,河井见底,树木凋零,野兽逃遁,田里颗粒无收,人群迁徙,方国和族群溃散。
气候事件造成的文化溃散,致使同一个天穹之下的老虎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石家河文化,神木石峁文化,屈家岭文化,齐家文化,相继消亡。
文化沟壑的一边是远古安居时代用石质工具磨制的造型拙朴的玉器,沟壑的另一边是由西而来的迁徙人群带到中原,扎根后繁盛起来的青铜器和用金属工具琢制出来的纹饰繁缛的玉器。
不同的文化孕育出不同形制的玉器。
不同材质的制玉工具在玉器上留下迥然不同的加工痕迹。
文化的不同也表现在审美的差异。商代人崇尚白色。立于文化沟壑另一边,黄土高原上的方国人崇尚黑色。
距今4400年以前,磨制玉器成风。已知新石器时代晚期善制玉器的有凌家滩文化(安徽东部),良渚文化(浙江西北),神木石峁文化(陕西北部),石家河文化(湖北中部)。。。
安逸且强盛的方国才可能制作出精美的玉器。
太湖流域的良渚制作出的硕大玉琮与良渚社会的富庶相关。
秃尾河畔神木石峁高垒的大石寨以强盛支撑了玉器的数量。
位于汉水流域富饶的石家河远离玉料出产地,制作的玉器精美小巧。
黄河中游的方国经济发达,能获得优质的和田玉籽料,玉器造型敦厚质朴。
用珍稀罕见的玉石制作的玉器,在没有金属制品的年代里是顶级珍宝,是国王和聚落首领的专享。玉器承载着富庶社会的文化,是社会上层阶级表达思想的载体,玉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天气变化切断了文化。那个以玉器作为财富表征,富则制玉的丰裕时代离我们愈来愈远,身影模糊。近五千年的漫漫时光,断断续续延延绵绵。历史从来没有间断,断裂处是我们感知的缺失。
还原没有文字时代的样貌,依靠各门学科的研究,依据来自地下的遗址遗迹和实物。
距今4400年前的气候事件就是被古气候学家发现,被考古发掘揭示。
在驱使人群背井离乡四散逃难的气候事件之前,方国人在数百年的时间里安居着乐业着,慢慢地用石质工具磨制玉器和玉人。
天告诉我们,西北方国里的玉人来自距今4400年以前,那个气候适宜的几百年间。
青睐玉器的方国在距今4400年以前的几百年的时间里怎么在生活,请看“走过五百年 之四 男权国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