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f和v-show区别
官方解释:
- v-if 是“真正”的条件渲染,因为它会确保在切换过程中条件块内的事件监听器和子组件适当地被销毁和重建。
- v-if 也是惰性的:如果在初始渲染时条件为假,则什么也不做——直到条件第一次变为真时,才会开始渲染条件块。
- 相比之下,v-show 就简单得多——不管初始条件是什么,元素总是会被渲染,并且只是简单地基于 CSS 进行切换。
- 一般来说,v-if 有更高的切换开销,而 v-show 有更高的初始渲染开销。因此,如果需要非常频繁地切换,则使用 v-show 较好;如果在运行时条件很少改变,则使用 v-if 较好。
$route和$router的区别
- $route是“路由信息对象”,包括path,params,hash,query,fullPath,matched,name等路由信息参数。
- 而$router是“路由实例”对象包括了路由的跳转方法,钩子函数等。
vue.js的两个核心是什么?
- 数据驱动
- 组件系统
vue几种常用的指令
v-text v-html v-show v-if v-else v-else-if v-for v-on v-bind v-model v-slot v-pre v-cloak v-once
vue常用的修饰符
Vue.js 为 v-on 提供了事件修饰符:
- .prevent: 提交事件不再重载页面;
- .stop: 阻止单击事件冒泡;
- .self: 当事件发生在该元素本身而不是子元素的时候会触发;
- .capture: 事件侦听,事件发生的时候会调用
...
...
vue中key值的作用?
key 的特殊属性主要用在 Vue 的虚拟 DOM 算法,在新旧 nodes 对比时辨识 VNodes。如果不使用 key,Vue 会使用一种最大限度减少动态元素并且尽可能的尝试修复/再利用相同类型元素的算法。使用 key,它会基于 key 的变化重新排列元素顺序,并且会移除 key 不存在的元素。
有相同父元素的子元素必须有独特的 key。重复的 key 会造成渲染错误。
最常见的用例是结合 v-for。
它也可以用于强制替换元素/组件而不是重复使用它。当你遇到如下场景时它可能会很有用:
- 完整地触发组件的生命周期钩子
开发过程中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或是需求:1.在使用动态路由时,并不会触发路由组件的销毁和重建,2.或者是在打开该菜单页面的情况下,再次点击菜单需要刷新该组件(销毁再创建)
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1.在菜单的路由跳转上绑定一个随机query参数,例如时间戳或者随机数:
this.$router.push({
path:"/xxx",
query:{
t:Date.now(),
},
});
2.在路由容器上绑定key值:
这样通过key值的变化去强制刷新该组件。
- 触发过渡
{{ text }}
当 text 发生改变时, 会随时被更新,因此会触发过渡。
什么是vue的计算属性?
在模板中放入太多的逻辑会让模板过重且难以维护,在需要对数据进行复杂处理,且可能多次使用的情况下,尽量采取计算属性的方式。
好处:
①使得数据处理结构清晰;
②依赖于数据,数据更新,处理结果自动更新;
③计算属性内部this指向vm实例;
④在template调用时,直接写计算属性名即可;
⑤常用的是getter方法,获取数据,也可以使用set方法改变数据;
⑥相较于methods,不管依赖的数据变不变,methods都会重新计算,但是依赖数据不变的时候computed从缓存中获取,不会重新计算。
vue等单页面应用及其优缺点
优点:Vue的目标是通过尽可能简单的 API实现响应的数据绑定和组合的视图组件,核心是一个响应的数据绑定系统。MVVM、数据驱动、组件化、轻量、简洁、高效、快速、模块友好。
缺点:不支持低版本的浏览器,最低只支持到IE9;不利于SEO的优化(如果要支持SEO,建议通过服务端来进行渲染组件);第一次加载首页耗时相对长一些;不可以使用浏览器的导航按钮需要自行实现前进、后退。
vuex是什么玩意儿?vuex有哪几种属性?
vue框架中状态管理。在main.js引入store,注入。新建了一个目录store,….. export 。场景有:单页应用中,组件之间的状态。音乐播放、登录状态、加入购物车等等。。。有五种,分别是 State、 Getter、Mutation 、Action、 Module
Vue.js中ajax请求代码应该写在组件的methods中还是vuex的actions中?
- 如果请求来的数据是不是要被其他组件公用,仅仅在请求的组件内使用,就不需要放入vuex 的state里。
- 如果被其他地方复用,这个很大几率上是需要的,如果需要,请将请求放入action里,方便复用,并包装成promise返回,在调用处用async await处理返回的数据。如果不要复用这个请求,那么直接写在vue文件里很方便。
不用Vuex会带来什么问题?
一、可维护性会下降,你要想修改数据,你得维护三个地方
二、可读性会下降,因为一个组件里的数据,你根本就看不出来是从哪来的
三、增加耦合,大量的上传派发,会让耦合性大大的增加,本来Vue用Component就是为了减少耦合,现在这么用,和组件化的初衷相背。
跨域问题
1.后台更改header
2.使用JQuery提供的jsonp? (注:vue中引入jquery,自行百度)
3.使用http-proxy-middleware 代理解决(项目使用vue-cli脚手架搭建)
附前端常见9种跨域https://blog.csdn.net/lizhengyu891231/article/details/83027373
对keep-alive 的了解
keep-alive是 Vue 内置的一个组件,可以使被包含的组件保留状态,或避免重新渲染。
在vue 2.1.0 版本之后,keep-alive新加入了两个属性: include(包含的组件缓存) 与 exclude(排除的组件不缓存,优先级大于include) 。
比如有一个列表和一个详情,那么用户就会经常执行打开详情=>返回列表=>打开详情…这样的话列表和详情都是一个频率很高的页面,那么就可以对列表组件使用
vue路由的钩子函数
vue-router 提供的导航守卫主要用来通过跳转或取消的方式守卫导航。有多种机会植入路由导航过程中:全局守卫, 路由独享守卫, 组件内守卫。
全局前置守卫:router.beforeEach
全局解析守卫:router.beforeResolve
全局解析守卫:router.afterEach
路由独享的守卫:beforeEnter
组件内的守卫:beforeRouteEnter、beforeRouteUpdate 、beforeRouteLeave
const Foo = {
template: `...`,
beforeRouteEnter (to, from, next) {
// 在渲染该组件的对应路由被 confirm 前调用
// 不!能!获取组件实例 `this`
// 因为当守卫执行前,组件实例还没被创建
},
beforeRouteUpdate (to, from, next) {
// 在当前路由改变,但是该组件被复用时调用
// 举例来说,对于一个带有动态参数的路径 /foo/:id,在 /foo/1 和 /foo/2 之间跳转的时候,
// 由于会渲染同样的 Foo 组件,因此组件实例会被复用。而这个钩子就会在这个情况下被调用。
// 可以访问组件实例 `this`
},
beforeRouteLeave (to, from, next) {
// 导航离开该组件的对应路由时调用
// 可以访问组件实例 `this`
}
}
beforeRouteEnter 守卫 不能 访问 this,因为守卫在导航确认前被调用,因此即将登场的新组件还没被创建。
不过,你可以通过传一个回调给 next来访问组件实例。在导航被确认的时候执行回调,并且把组件实例作为回调方法的参数。
beforeRouteEnter (to, from, next) {
next(vm => {
// 通过 `vm` 访问组件实例
})
}
注意 beforeRouteEnter 是支持给 next 传递回调的唯一守卫。对于 beforeRouteUpdate 和 beforeRouteLeave 来说,this 已经可用了,所以不支持传递回调,因为没有必要了。
beforeRouteUpdate (to, from, next) {
// just use `this`
this.name = to.params.name
next()
}
这个离开守卫通常用来禁止用户在还未保存修改前突然离开。该导航可以通过 next(false) 来取消。
beforeRouteLeave (to, from , next) {
const answer = window.confirm('Do you really want to leave? you have unsaved changes!')
if (answer) {
next()
} else {
next(false)
}
}
完整的导航解析流程
- 1.导航被触发,
- 2.在失活的组件(即将离开的页面组件)里调用离开守卫 beforeRouteLeave
- 3.调用全局的前置守卫 beforeEach
- 4.在重用的组件里调用 beforeRouteUpdate (新组件不会调用 会调用beforeRouteEnter 同级关系)
- 5.调用路由独享的守卫 beforeEnter (写在路由列表里配置的)
- 6.解析异步路由组件
- 7.在被激活的组件(即将进入的页面组件)里调用beforeRouteEnter
- 8.调用全局的解析守卫 beforeResolve (导航确认之前,异步路由解析之后)
- 9.导航被确认
- 10.调用全局的后置守卫 afterEach
- 11.触发DOM更新
- 12.用创建好的实例调用beforeRouteEnter守卫里传给next的回调函数
每个守卫方法接受三个参数:
to :route:即将进入的目标路由对象,
from :route:当前导航正要离开的路由
next :function一定要调用该方法resolve这个钩子。执行效果依赖next方法的调用参数。可以控制网页的跳转
简述 Vue 中的 MVVM 模型
Vue学习--MVVM模型
MVVM拆开来即为Model-View-ViewModel,有View,ViewModel,Model三部分组成。View层代表的是视图、模版,负责将数据模型转化为UI展现出来。Model层代表的是模型、数据,可以在Model层中定义数据修改和操作的业务逻辑。ViewModel层连接Model和View。
在MVVM的架构下,View层和Model层并没有直接联系,而是通过ViewModel层进行交互。ViewModel层通过双向数据绑定将View层和Model层连接了起来,使得View层和Model层的同步工作完全是自动的。因此开发者只需关注业务逻辑,无需手动操作DOM,复杂的数据状态维护交给MVVM统一来管理。
封装 vue 组件的过程?
首先,组件可以提升整个项目的开发效率。能够把页面抽象成多个相对独立的模块,解决了我们传统项目开发:效率低、难维护、复用性等问题。
然后,使用Vue.extend方法创建一个组件,然后使用Vue.component方法注册组件。子组件需要数据,可以在props中接受定义。而子组件修改好数据后,想把数据传递给父组件。可以采用emit方法。
vue生命周期
vue生命周期总共分为8个阶段创建前/后,载入前/后,更新前/后,销毁前/后。
- 创建前/后:在beforeCreated阶段,vue实例的挂载元el还没有。
- 载入前/后:在beforeMount阶段,vue实例的$el和data都初始化了,但还是挂载之前为虚拟的dom节点,data.message还未替换。在mounted阶段,vue实例挂载完成,data.message成功渲染。
- 更新前/后:当data变化时,会触发beforeUpdate和updated方法。
- 销毁前/后:在执行destroy方法后,对data的改变不会再触发周期函数,说明此时vue实例已经解除了事件监听以及和dom的绑定,但是dom结构依然存在。
谈谈你对vue的双向数据绑定原理的理解
vue是采用Object.defineProperty的getter和setter,并结合观察者模式来实现数据绑定的。当把一个普通的javascript对象传给Vue实例来作为它的data选项时,Vue将遍历它的属性,用Object.defineProperty将它们转为getter/setter。用户看不到getter/setter,但是在内部它们让Vue追踪依赖。在属性被访问和修改时通知变化。
聊聊你对Vue.js的template编译的理解
简而言之,就是先转化成AST树,再得到的render函数返回VNode(Vue的虚拟DOM节点)
详情步骤:
首先,通过compile编译器把template编译成AST语法树(abstract syntax tree 即 源代码的抽象语法结构的树状表现形式),compile是createCompiler的返回值,createCompiler是用以创建编译器的。另外compile还负责合并option。
然后,AST会经过generate(将AST语法树转化成render funtion字符串的过程)得到render函数,render的返回值是VNode,VNode是Vue的虚拟DOM节点,里面有(标签名、子节点、文本等等)
小程序开发主要涉及的三个框架
五个主流跨端框架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