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考了两次,六级考了三次的人,想告诉你的正确学习策略

写的东西有点乱,是自己复盘了自己的四六级、教资备考过程,整理的一些自己的心路历程和感受。

如果你认真的看完了,或许会发现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的一些共鸣,如果实在忍受不了这种自言自语式的文字,可以直接拉到最后看黑体加粗的部分。

成长就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过程中开始的。

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心态上会有一定的改变,不会像以前那样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举手投降。

发现要解决的问题时,我们先给出自己要去解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做的哪些尝试,然后去一一试验,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你要从 a到c的过程中,你发现你得先从a走到b,而当你到达b的时候,你可能发现从b也不能直接到达到c,中间或许还得经过d。

而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很容易就让人忘记了,原来自己的目的是走到c。你在这样的过程中,可能就已经放弃了。

拿自己要完成盘点型文章的实操为例,我想让文章具有可读性。所以我不能只是干巴巴的在罗列知识点,我要尽量以故事的形式,把想要告诉的道理蕴含在故事中。但是这时候,发现自己生活中却并没有类似的经历可以加工成素材,而要自己硬编,可能也编不出所以然。

因此,我就卡在这步了,我怀疑了:可能我就是写不出有趣的故事。这时候这句话又在我脑海中浮现:成长就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过程中开始的。所以我又开始了上面的步骤了。

我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可以去尝试的方法有哪一些,我或许去看相关主题的书,或许还可以去参考别人的经验。

于是这时候,我在暖石的社区中找到了一个同学写的一篇如何量产、甚至可以像流水线一样生产故事的方法和在豆瓣上关于搜索关于故事思维相关主题的书。

但是想要写出自己满意的故事型的文章,却也还是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还是得通过不断的操练,知识还是得通过实践才能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知识永远不是照着黑板上ppt逐字逐句的照抄,这样子是永远不可能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的,但是自己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这样子了。为什么,因为这样能够感到自己学习进度明显在加快,自己会因为满满的笔记而感到一种满足感,但是这些只是始终没有经过自己的理解而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只是记在了笔记本上,却没有刻在自己的脑子里,也没有转化为自己能够灵活运用的能力。

慢才是快,自己还是没能明白这个道理。自己始终在焦虑,焦虑自己怎么学的不够快,在记得满满的笔记中满足,却没有扎实的学好知识。

能力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中精进的。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会因为迟迟看不到效果,而焦虑。因为感觉到自己是不是学的太慢而开始感到焦虑,但是当自己要开始慢下来,认认真真扎实掌握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却又感觉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掌握一个知识点,能够复述一个知识点,盖上自己做的笔记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知识点,能够画出一小节的知识框架为准。

1.能力就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过程中精进的。

2.单纯为了加快学习进度,而记下的满满的笔记,并不能增进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或许慢才是快,这是《赖世雄的美式音标》里面的一句话,而自己却始终没有做到这一点。

3.而怎么才能检验自己掌握了这个知识点,自己能够进行回忆式的复述,能够用自己的话阐明这个知识点,自己能够自己梳理知识框架。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级考了两次,六级考了三次的人,想告诉你的正确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