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导航,宋朝如何把生意做到全世界,古人在海上不会迷路吗?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谈到:“宋朝期间,中国人在造船业和航海业上取得巨大的进步,12世纪末,开始取代穆斯林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优势。

宋元时期,中国的船只体积最大,装备最佳;中国商人遍布东南亚及印度港口。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也值得注意,表明这一时间,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居主导地位。”

这番话里交代了三点信息:

1、宋朝时期,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2、宋朝时中国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开始取代穆斯林在东亚和东南亚建立起了自己的海上贸易航线;

3、宋元时期,中国的船只体积和装备都是当时顶尖水平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口中所提及的现象其实就是我们现在常谈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衍生品,当时宋朝十分鼓励对外贸易,自宋太宗起,大批沿海地区的商民都加入到了这场大航海行动中去,才有了那般繁华的局面。

据史料记载,当时和宋朝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多达60多个,靠着对外贸易宋朝可以说是赚到了全世界的钱,光是宋仁宗皇祐元年这一年,宋朝国库就赚到了一亿贯。

可别看宋朝把生意做到了全世界,就觉得古人在大海上跑商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没有GPS(全球定位系统)导航的情况下,要在古时候做生意,可当真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

对于路痴而言,被迷路支配的恐惧感,可是刻骨铭心的痛。

一、没有导航的古代,出个远门的难度超乎想象

可能有朋友会说,宋代已经有指南针了可以帮助古人辨别方位,可这里朋友显然忽略了,类似指南针的东西,在古代其实并不少见,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便已经研究出了具有和指南针相似功能的——司南

指南针这东西只能辨别大致的方位,它和现在GPS可以精确到每条街道的详细定位是不一样的,换言之,如果我们单纯拿着指南针就想从A城走到B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汉朝著名的飞将军李广便是典型的例子。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遣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和若干步兵,发动了以歼灭匈奴主力为目的的漠北战役。

匈奴人是游牧文明,他们逐水草而居,并不像农耕文明那样固定在土地上,所以,大汉的骑兵要想在茫茫草原上寻觅到匈奴王庭的位置,在没人带路的情况下,无异于大海捞针。

飞将军李广在缺少向导的情况下,便很悲催的迷路了

事后,因错过了战斗,李广不甘心受到文笔刀吏的污辱,选择了自刎身亡:“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史记》)

作为一名老将,李广必然是拥有自己的一套辨别方位的技巧,可他依旧迷路了,这无疑说明了在那个“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光是知道大方位,仍然很难精准找到自己的目的地。

陆地上尚且如此,古人在茫茫大海上要确保自己不迷路的难度程度无疑要大得多,毕竟,并不是每一条船上都有一个堪称“海贼王队友”的娜美做航海士。在这种情况下,古人发明出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来帮助自己确认方位,减少迷路的可能性。

除了司南、指南车等广为人知的辨别方位的东西之外,指南鱼也是其中颇为有趣的一样发明。

根据北宋曾公亮的《武经总要》记载,如果遇到阴天黑夜,难以辨别方位的时候,只需要拿出一只盛了半碗水的碗和一条指南鱼,然后将鱼放入水中,再放到无风的地方,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候了。

指南鱼这种方便、灵活的辩位技巧,因为过于神奇,在那个科学知识还比较落后的宋代,常常被人当作神仙幻术看待。

当然,除了使用罗盘、指南针这类传统工具外,宋朝人能够在大海上纵横自然也有自己独到的黑科技,按照现在的分类,即为地文航海和天文航海两大派系。

二、古人出海有法宝之地文航海

地文航海是航海学的一个分支,所谓地文,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每个区域内特有的地形、水文、植被、动物等元素,来进行定位和导航,好确定自己在大海上的方位。

比如说,每一次出航之前,船队都会提前设计好航线,尽量保障好自己航程的安全。等到船驶离港口后,接下来就是航迹推算和陆标定位技术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这些就属于比较常见的地文航海知识的应用。

由于古代没有我们现在的航拍系统,古人设计航线,主要靠的就是经验的累积。当时的船长们会将自己航行途中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整理成笔记,这些笔记里会记载不同区域的山川、河流、岛屿、特殊建筑、当地的风俗习惯等等,后面的人便可以通过这些笔记确定自己的所在。

举个例子,假如宋朝的商人要去日本销售商品,当时的史料《唐会要》是这样记载日本的所在地的:

倭国东海屿中野人有耶古、波耶、多尼三国皆附庸于倭。北限大海,西北接百济,正北抵新罗,西南与越州相接。”

这个记载就很有意思,它是以日本不同方位相对的地区为参照,给人构造出了一幅立体的空间定位图,通过这个立体图,古人就能够定位日本的大致所在,从而制定出相应的航线了。

这种原始的笔记,就是我们现在的航海图和航海资料的合体了,可别小看了这种测绘技术,它能够帮助古人少走许多坑路,比如哪儿容易触礁、哪儿有补给,都是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可以救命的宝贵知识。

如果说,新人航海,面临的是未知的危机,那么在拥有这样一份航海图后,只要按照里面的指引,小心翼翼沿着海岸线航行,危机也就变成了一次半旅游性质的航行了。

三、古人出海有法宝之天文航海

提到观星术,大家会想到什么?占卜亦或者水晶球?

其实,观星术就是原始的天文学,它属于原始的自然科学。

在古代,古人虽然不懂得系统的自然科学,但经过对天象的长期观察研究,古人还是研究出了利用天文知识造福自己的技术。

例如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二十四节气、天干地支计时法,都与天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看上去不起眼的天文学知识,其实实实在在造福着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连航海也离不开天文学知识的运用。

在古代有一类名为量天尺、牵星图的工具,古人借助它们检测灯笼骨和北辰星等星体的高度来推断自己所处的维度,从而确定自己所处的大致位置。

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观星术可以算作是一种非常古老、又实用的技巧了。

根据历史学家的发现,美洲大陆的原住民,以前就曾驾着独木船,在大海上航行,寻找鸟粪运回去做肥料食用,他们在大海上便是通过这种观星的方式定位自己的方位。

更重要的是,大海上的天气捉摸不定,懂得一定的天文知识,还可以提前规避一些暴雨、狂风等恶劣天气,属实是一门非常好用的技能。

以前光是觉得大海是男人的浪漫,可当真正了解到海上航行的难度的话,才会明白航海其实是门技术活,要想做好的话,也是相当不容易。

文/脑洞趣味历史

感谢大家的阅读,祝朋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觉得文章好的朋友们,可以给文章点个赞,关注一下吗,每天都会给您带来好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代没导航,宋朝如何把生意做到全世界,古人在海上不会迷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