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陀洹果,明代笑话集《捧腹编》020《闻见杂录篇》笑话一则

《闻见杂录》相传为宋人苏舜钦所撰,记载宋时稗官野史之事,《续百川学海》戊集中也有收录此书,其内容与宋人王巩《闻见近录》多有雷同,此书是否为苏舜钦所撰目前还有存疑。

不知道许自昌看的是哪个版本的《闻见杂录》,讹误颇多。收录的四则小说里,第一则《幕漫天》在《闻见杂录》与《闻见近录》中均有出现。后三则《窦少卿墓》《须陀洹果》《池水清》均为五代时期文人王元裕《王氏见闻》所记,此书已经佚散,其中数则见于《太平广记》。

本篇出于《王氏见闻》,见于 《太平广记》卷二百六十二 嗤鄙五

《须陀洹果》(正文括弧内为太平广记所记)

三蜀有长须长老,自言是宰相孔谦子,莫知谁何。不剃发须,皓然垂腹。拥百余众,自江湖入蜀。所在氓俗,瞻骇仪表,争相腾践,而礼其足

注:孔谦:五代后唐大臣,这和尚说他是孔谦的儿子。氓俗:氓:音méng,古代称民(特指外来的)

礼足:佛教的一种礼仪,以头顶触礼佛足。

评:有点星宿老仙那意思。

凡所经由,倾城而出,河目海口,人莫之测。至蜀,螺钹迎焉。

注:螺钹:法螺和铙钹。

评:此可谓锣鼓喧天,人山人海。

先谒枢密使宋光嗣,因问曰:“师何不剃须。”答曰:“落发除烦恼,留髭表丈夫。”宋大恚曰:“吾无,岂是老婆耶。”遂揖出剃髭。

注:宋光嗣:前蜀当权宦官。髭:嘴唇上面的胡子。

评:太监不长胡子,恼羞成怒了属于是。

(即引朝见,徒众既多,旬日盘桓,不得已剃髭而入。徒众耻其失节,悉各散亡。)

评:说是徒弟信众,其实就是看热闹的。

伪蜀主问曰:“远闻师有长须之号,何至如是。”对曰:“臣在江湖,尝闻陛下已证须陀洹果,是以和须而来;今见陛下将证阿那舍果,是以剃须而见。”(许自昌注:能为妄语方是和尚)

少主初未喻,首肯之。及近臣解释,大为欢笑。

注:须陀洹果,阿那舍果:南传佛教四果之二,须陀洹果是第一阶段,阿那舍果是第三阶段。笔者不通佛法,不知这两个果子有什么内涵,但在此处显然是借用了字面意思。

评:须陀,故来时带须。阿那,即婀娜,柔美柔弱之相,自然不能有胡子。美人儿要是长了一胸护心毛,那可就坏了。

(后住持静乱寺。数为大众论讼。有上足,以不谨获罪。伶人藏柯曲,深慕空门,而不知其中猥细。

谓是清静,舍俗落发。谨事瓶钵,渐见秽滥。诟而出,以袈裟挂于寺门曰:“吾比厌俗尘,投身清洁之地,以涤其业障。今大师之门,甚于花柳曲,吾不能为之。”遂复归于乐籍。蜀人谓师曰:“一事南无,折却长须。”)

注:上足:即高徒。詈:咒骂。

评:风尘女子一心专志,遁入空门,竟被寺内的肮脏事逼走了。“今大师之门,甚于花柳曲。”啧啧啧。

至于“一事南无,折却长须。”大概也是蜀人调侃长须僧被剃胡子。

这篇短文是个好笑话。

二零二一年五月十七日,午后,连殳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须陀洹果,明代笑话集《捧腹编》020《闻见杂录篇》笑话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