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小说》2020-6
【美】托马斯·福斯特 著,梁笑 译,南海出版公司,2015年4月第1版
由于要设计下学期使用的关于阅读的PBL方案,我思考了很久。
第一,这个方案与先前侧重于写作的不同,应侧重于阅读。
第二,这个方案应与日常教学的内容相结合,由于下学期必读的两本名著是《骆驼祥子》和《海底两万里》,因此,我选择了小说阅读这个方向。主要的文本选中的是《骆驼祥子》,因为这本书是传统的典型的小说样式。
第三,核心概念的选择是最难的,开始我选择的核心概念是“小说中的典型人物”,但似乎被科长否决了。后来我买了这本书进行阅读,最后选择了“小说的叙述艺术”这个概念,不知是否合适。本质问题就是“小说是如何讲述故事的”,设计的情境就是让学生设计制作一份小说阅读指南。
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核心概念?因为我读了之后,发现作者在这本书中探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小说作家是如何讲述故事的”。以往,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作者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主要从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和主题等角度入手去解读小说。而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解读小说的角度,那就是小说的叙述方式。作者认为:“讲述故事的方式和被讲述的故事同样重要”。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新颖的角度。
在这本书中,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了22条阅读小说的法则,并且举出了很多的小说作为例子。这些例子,我很多都没有读过。而且,说实在话,作者提出的很多法则,在我读第一遍之后,还理解得不是很深入。但我还是记录一下,并把我自己的理解写上。
1.开篇法则:开篇是如何阅读小说的第一课。小说的第一页,有时是第一段,甚至第一句,就能提供给你阅读这本小说所需了解的一切,包括十八件事:文体、腔调、情绪、措辞、视角、叙述的在场、时间框架、时间的掌控、地点、母题、主题、嘲讽、节奏、步速、期望、人物、导读。
我的理解:小说家在写小说的开头时都是非常用心的,所谓“万事开头难”。而且,小说的开头会与后面的内容在很多方面会保持一致。因此,小说的开头确实隐藏着很多的信息。
我的应用:可以利用“开篇法则”设计一节《骆驼祥子》的导读课,带领学生通过阅读小说的开头来搜集作者隐藏其中的各种信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也由此进入到项目之中。不过,作者在这里提到的十八种信息实在太复杂了,有些概念很难理解,我觉得可以有所取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时间、地点、人物、主题、视角、情绪这些。其他的就看学生的水平了。
2.关于虚构地点的法则:一个虚构作品里的地点决不是真的地方,但必须表现得真实。
我的理解:小说中的环境都是作者想象出来的,即使是以现实中的某个真实地方为原型,它也是虚构的。例如《骆驼祥子》中的北平,就是以旧北京为原型的。但小说中的北平并没有涵盖原型的方方面面。因此,这种虚构性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不完整的,小说只会写与小说内容相关的地方,不可能把整个地方都巨细无遗地写出来。二是主观的,在作者的笔下,这些环境是具有不同的情调的。这种情调,也许与客观的原型有关,更与作者的主观感受有关。小说环境的真实性则表现在它符合小说的法则,例如武侠小说中的江湖,科幻小说中的宇宙,神话小说总的神仙妖魔世界等。这些世界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但我们却允许它们在小说世界中存在。总之,虚构的小说环境,就是为了让小说人物有一个活动的地方,让故事能够顺利地发生下去。而且,读者也参与了这个虚构环境的创建。读者用想象填补环境的空隙,补充环境的细节。
我的应用:我可以把这个法则与第六个法则合并在一起,讲一个“虚构”专题。第一步,让学生知道,小说中的环境、人物、故事都是虚构的,只是作者用语言构建出来的想象世界,这种虚构性如何体现。第二步,探讨为什么我们明知这些故事都是虚构的,但还是会被它们触动。第三步,小说中的虚构世界也需要读者参与创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参与创建呢?一是接受,而是通过想象去补充和丰富。
2.谁在说话法则:小说有几种叙述视角:第三人称全知叙述(上帝视角)、第三人称限制叙述、第三人称客观叙述、意识流、第二人称叙述、主要人物第一人称叙述、次要人物第一人称叙述。一旦选择了叙述的视角,小说的故事和人物的行为也被设定了。虚构作品的叙述者是想象和语言的产物,跟小说中的人物或事件一样。
我的理解:叙述视角的知识并不难,难点在于应用这方面的知识去分析小说的视角和视角与内容故事和人物行为之间的关联。一本小说的叙述视角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能会综合使用。例如《鹿鼎记》,主要是以韦小宝这第三人称有限视角来写他的所见所闻所感,但偶尔,作者也会运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来提及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动。《人生海海》是典型的次要人物第一人称视角。《骆驼祥子》是第三人称全知视角。
我的应用:设计一节专题课“小说的叙述视角”。主要讲解四种最常见的叙述视角:第三人称全知、第三人称有限、主要人物第一人称和次要人物第一人称四种。然后联系法则四,提醒学生主要遇到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时要慎重看待“我”的想法。最后去分析《骆驼祥子》的叙述视角。通过转换不同的叙述视角去讲述故事来比较不同视角对表现故事和人物的区别,进而深入理解作者采用该视角的深层原因,也就是对表现主题思想的作用。
4.叙述不可信法则:当你看见“我”一词,就不要在相信叙述者。原因:作为角色的叙述者时常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或者不能完全处理他们见到的事情,特别是儿童叙述者,他们总是与真相隔着距离。
我的理解:不仅是第一人称视角,我觉得第三人称有限视角也有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完全相信他的见闻感受,因为他对真相也不能完全了解。
我的应用:与第3条法则合并,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对待小说不同的叙述视角。
5.听懂声音的法则:叙述者就像猫。叙事视角是指哪只猫在讲故事。叙述声音则指他是哪种类型的猫。它决定了小说是否值得一读。小说叙事不止一个声音。小说中的叙述声音是作者发明的一个策略,是虚构的产物。声音就是意义。叙述者讲述的内容,他怎样讲述,都会改变那个被讲述的故事。
我的理解:这个法则有点难理解。
我的应用:是否应跟叙述视角结合教给学生?
6.人物守恒定律:小说中最真实的人物,不过是语言的产物。小说的人物都是不完整的。创造角色写得越少越好。
我的理解:小说的人物也是虚构的。作者没有必要把人物的方方面面都详细周到地写清楚。外貌是不重要的,语言和行动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作者应集中精力写人物的语言和行为。
我的应用:与法则2合并,给学生讲小说的“虚构”问题。
7.坏角色法则:我们会追随反面英雄的成就,不过他们必须给我们反馈点什么。
我的理解:为什么对反面角色会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跟叙述视角有很大关系。如果让坏角色成为叙述者,那么我们对坏角色的憎恨会减少,而增加对他的同情、理解、甚至赞赏。莫言的小说《檀香刑》运用了多个人物的第一人称视角,原来我们以为的坏人——如县官、与县官偷情的女子——都道出了他们的身世经历,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他们,不再憎恨他们。、
我的应用:与法则2合并,谈叙述视角的问题。
8.章节和诗节的法则:章节的通常作用:完成一些小结构,以支撑整本书的庞大结构。章节作为特定小说的有意义的片段,只遵循自己的规则。
我的理解:尽管小说的章节有很多变化,但传统的小说,章节对于区分小的结构还是很有作用的。它其实就是把小说整个大的故事拆分为多个小故事。
我的应用:带领学生读《骆驼祥子》时,可以安排学生概括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或者给每个章节起小标题。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每个章节与整体结构的关系,试图通过这种分析去发现更多有意义的东西。以往概括章节内容似乎只是为了熟悉情节和训练概括能力。我觉得应该还可以从章节内容中发现更多东西。
9.关于普遍的特殊性法则:你无法书写所有地方,书写所有人,你只能书写一个人,或一个地方。如果你想写所有世人,那么就从描写某一个地方的某一个人在做某一件真实的事情开始。
我的理解:这里谈的是小说的典型性问题。小说中的人物、地点和事件都是特殊的,但这特殊中又包含着共性。我想,很多的小说家(或者说比较有才华的小说家)都希望通过小说中某个人的某个故事来表现自己对世界的一种理解。他创造的人物往往是一类人物的代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典型人物。例如骆驼祥子就是旧中国苦命洋车夫的代表,祥林嫂就是深受封建思想迫害的妇女的代表,《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就是有思想有觉醒意识的先知者的代表。
我的应用:安排一节主题课,分析祥子与洋车夫之间的关系。最终的目的是理解小说的主题。
10.关于人和事的法则:人物不仅通过其言行来展现,也通过围绕着他们的事物来展现。跟人物相关联的物件,比如小饰品和小玩意儿,必需品和摆设、工具和玩具,通常都能展现人物性格的某些方面,也能揭示故事的关键成分:情节、意义、观念、母题和主题。
我的理解:分析人物往往可以从分析与之相关的物件开始,例如秦可卿房间中的摆设,例如骆驼祥子心心念念的黄包车,这些都可以让我们窥探到人物的性格特点。
我的应用:《植树的牧羊人》中,牧羊人家中的布置反映了严谨认真的生活态度,他种下的一株株树苗也象征着他对生活的渴望。《骆驼祥子》中的洋车,作为祥子这个底层百姓的谋生工具,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但他三次得到又三次失去了自己的车,反映了他这美好愿望一次又一次破灭。可以准备一节课,从洋车入手分析祥子的命运。
11.叙事措辞法则:词语的选择、编排和组合,可以确定一个作者的风格、神韵、腔调和情感。
我的理解:小说是语言的艺术。对小说内容和形式的分析都是基于语言。以前我们对作者风格、神韵、腔调和情感都不太重视。
我的应用:在所有对小说的叙述艺术进行分析时,我们都要重视语言的分析。
12.小说家的风格法则:就是句子的长度和结构不存在规则,是小说限定了出现于其中的句子。当我们能在文风和故事之间建立起联系时,我们是幸运的。
我的理解:这一条法则似乎可以与前一条法则合并在一起。不论是词语还是句子,都与作者的风格有很大关系。其实都是落实到阅读小说时的语言分析。
我的应用:同法则11.
13.意识流叙事法则:对意识的所有表达都是任意的,是虚构的。
我的理解:这个法则比较难,如果只是抓住“虚构”这个点来说的话,是否可以把这条法则与法则2合并。
我的应用:意识流这种现代小说的特殊叙述方式,我们还是不讲为好。
14.角色清晰原则:要理解角色,你必须了解他们最深的欲望。那欲望往往会找到一个标记——一件物品或者一个动作——而拥有明确形象的表达。
我的理解:这条法则似乎与法则10有相似之处。
我的应用:可以与法则10合并,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15.拥挤书桌法则:当一个小说家坐下来开始写一部小说时,还有上千个其他作家与他共处一室。
我的理解:每个小说家在写小说时都会受到之前很多小说家讲故事的方式的影响。
我的应用:没有。如果有,是不是可以归纳一些故事的模型?不过,初中生的阅读量也许无法胜任这点。我觉得自己也可能没有办法。
16.小说悖论法则:小说出自强烈的个人痴迷。但作者随后要敞开这一痴迷,让读者读到。它们必须得从自传甚至日记中脱身,成为公众话语。它们一定要让我们去关注某些我们也许从未想过的事情,而又让它看上去像我们自己的念头。
我的理解:小说家的创作灵感从个人体验中来。这些体验来自于阅读、社会观察、历史、神话、痴迷和关注、家庭事件、个人的失败与成功等,特别是来自于作者的对当下社会生活、历史以及自身生活的观察。读者阅读小说是也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并且认同小说创造的世界,把小说虚构的故事当真。、
我的理解:这里谈的还是“虚构”的问题,类似于我们常说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否合并到“虚构”专题?
17.我们和他们法则:读者可以选择他们认同角色的程度。
我的理解:大部分小说写的不是英雄,而是普通人。因此,很多小说能够广大读者感同身受,把我们带入不熟悉的空间和不可能的生活,让我们变成另一种人。作为读者,我们还可以选择对小说人物的态度,可以喜欢他们,也可以对他们持保留意见。
我的应用:合并到“虚构”专题,谈小说通过虚构的世界让我们体验另一种不同的生活。
18.小说思想法则:如果小说本身很糟糕,它的哲思再好也没用。
我的理解:一部小说,首先要有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其次才是要有好的思想。如果只有思想,而故事乏味,那么它也不是好小说。相反,如果只有好故事,没有思想,倒不妨碍它成为受欢迎的小说。
我的应用:似乎只能作为一个观点出现。
19.叙述的一致性法则:组织一部小说的最佳方式,就是让这部作品合情合理的那种方式。一部小说的一致性是作者施加于它、而读者能从中发现的特性。
我的理解:尽管传统的小说很多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叙述,但也有很多小说并不采用这种线性叙事方式。但只要符合叙述的逻辑便可,不必强求统一。
20.关门法则:小说结尾的了解程度,与小说家想愉悦读者的热切程度有关。
我的理解:19世纪的小说家要更想去愉悦读者,因此他们的小说大多会有一个明确清晰的结尾。而20世纪的小说家写的小说结尾则具有不确定性。
我的应用: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续写小说。
21.现在和过去法则:每部小说都是场激烈的表演,是与它自己时代的历史社会力量的角力。在小说中,历史有时显白,有时隐微。但无论哪种情况,历史总会在场,而作者不得不为小说打造历史中属于它自己的位置。
我的理解:大部分小说虚构的故事都与历史发生一定的关系。例如《飘》的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南北战争时期,人物的命运与这场战争关系密切。《三体》以文*革为背景。《人生海海》涉及的历史包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后来的文*革等。确实,很多小说都无法逃避历史。《碧血剑》的故事发生在明末清初。《鹿鼎记》的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初期。两部小说都涉及很多真实的历史事件。
我的应用:教会学生理解小说故事的历史背景。
22.完全阅读法则:拥有你阅读的小说。读者阅读小说要在心理和智力上占有这些作品,让它们成为你的。
我的理解:一旦作者完成了小说,他对小说的影响就结束了。接下来就是读者对小说的诠释、分析、共鸣、反对、欢呼或嘘声。由于语言的暧昧性,最根本的是由于人类本性的暧昧性,不同的读者对同一本小说会有不同的理解。好的读者会投入小说,将人本延续下去。因此,小说是作者和读者的互动。
我的应用:时常有人质疑:当我们如此分析这篇文章或这篇小说时,也许作者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呢。我想,这一法则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一篇文章也好,一部小说也好。作者所表达的内容也许他自己也没有完全意识到,
2020年2月5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