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很多时候我们会面临这样的困惑:到底应该坚持自我,做自己想做的事,还是先找个事情投入进去?在遵从内心和“随波逐流”间不知如何抉择。
很多时候我们会有这样的困惑,是因为我们许多这样的想法也不是真正因为驱动力而想去做。更多时候,是为了迎合某种与现实相距甚远的欲望,进而想要逃避这种现实所引发的一种心理。
就像世界那么大,你想去看看。有可能只是因为压力过大,能力不足想要逃避。因为你真的想去看看,直接就出发了,不会那么纠结。你真的确定坚持自己的理想,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顾虑。有顾虑,恰恰说明你不确定坚持自我是否是一件已经准备好了的事情。
这个时候,理想与现实,想做的事和该做的事,自我和“把自己当工具”之间就应当选择后者。
02
松浦弥太郎在《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中说:“想做的事”虽然是从自己内心涌现的真实感受,但它不一定就是重要的事。
他因此给出了一幅场景:
在一张大地图上,拇指大小的自己正走在其中,然后你从外侧旁观。看得到整张地图的你能够看到终点,可是地图中拇指大的自己却只看得见眼前的路。
途中看到了一串美丽的紫色葡萄,拇指大的你想吃,便停下了脚步。吃完葡萄,再次迈出脚步,然而这回右手边又出现一座看起来很好玩的游乐园,拇指大的你想小玩一会儿,便又靠了过去。
当你选择一路上不断闲晃逗留,你可以在玩乐时瞬间收获快乐,却迟迟无法抵达终点。
因为习惯了选择“想做的事”,所以有时候我们无法分辨哪些是可有可无的欲望,全是享乐之心在作祟。
另一方面,“应该做的事”目的是为了迈向终点、帮助自己成长必须要做的事。这就像拇指大的你眼前出现了一条河,有时即便没有船你也必须游过去,否则无法接近终点。
当我们站在旁观者角度,因为是以更大的外在环境作为参考指标来对照个体本身,所以很容易看到问题所在并给出建议。而在当局者眼中,自己的判断则经常被主观感受主导,不免被享乐之心引导,总被逃避之心误导。
一位朋友纠结到底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到自己家乡的小城市,并告诉我他觉得在大城市觉得累,回到小城市后也保持着一线城市的节奏要求自己,等有了实力再回到大城市。
我肯定了他的想法,并认为他的设想是合理的。
但我也同时提出了疑问:是不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并且不愿付出更大努力才产生回家乡的想法。其实他还是想留在大城市的。
他坦白承认自己是这么想的。
我没有多说什么,告诉他顺应内心,也告诉他别欺骗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自己的逃避心理控制,从而设想出利于自己偷懒的合理性理由。而我们不一定能发现这一点,从而把逃避看成是“我想做的事”。
在一个人的认知范围内,当他的主观发生作用时,通常不会理性去分辨,而是不断在主观的引导下去选择舒适的那个选项。
就如有些人明明碌碌无为,还喜欢安慰自己平凡可贵;将忍受贫穷唤作节俭;将甘于平凡称为知足;面对庸碌的生活只说道:这就是命......
03
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话:“那些直接跟你说想睡你的才是真爱,跟你讲谈恋爱发展感情的才是真流氓。”
看到这句话时我立马点了赞。
我们都认为爱情是崇高的,不能庸俗、物质,更不能扭曲地对待爱情理想。
而我们往往容易忽略,在谈理想爱情前,首先要经历接触、相处、相恋、磨合等阶段。一开始的我们不可能直接进入互相了解的相恋阶段,而是先从最先的冲动接触开始。
而这句话揭示的道理是:那些一开始就跟你讲要谈恋爱发展感情的,有可能是深谙套路的情场老手。而那些一开始就跟你说想睡你的,很有可能是对你有了冲动;即使只是出于本能的“性冲动”,起码你也能看到他的初心。
我们想要爱情,但我们必须先从接触开始。不能一开始就急于求成,也不能完全为了享乐,活在“自我”当中。你想要遇到对的人,首先就要遇到无数的人。
从无数人中,找到那个可以和自己谈工作事业、理想,可以谈共同的金钱目标,然后可以一起为了目标付出的那个人。把自己当成一个工具,考虑自己是不是对方需要的那个人,而不是总想着自己要什么。往往,想要的太多,才是最大的自私。
04
意识到相对放弃自我、清空缓存,接入更多有效率的训练,才能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自己的价值。
松浦弥太郎在另一篇文章《自己的用途》中谈及“工具”思维:不要抱着“想做什么”的预设想法,把自己单纯当作工具,以看待他人的冷静视线来审视自己。
当你抱着“想做什么”的想法出发,一切资源都得为这个出发动因服务,当出现不适合、无法配合你的情况,你会因为进程受阻责怪与它有关的事物,严重者波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你很有可能因为这个出发点急功近利,想一步登天,一旦拐了弯、受了阻,因为无法完美操控,因经历更长的等待时间而暴躁不愉快。
“想做的事”和“真正能做好、能帮得上忙的事”不一样。
尽管你对“我想做的那件事”怀抱憧憬,但实际尝试后你不一定喜欢,哪怕你提醒自己“这件事我能做好”,结果也很可能不如人所愿。
当你把自己当成一个工具,你的精神系统则转化为:“我是否能起到作用”“我要起怎样的作用”“我如何起到作用”。
把自己当成一件工具,对能做的事情有了感知,对被需要有了深刻了解,并且知道努力的程度和策略,这才是真正的自我主张。
当你以工具思维思考如何帮助到人,同时积极去思考不同工具的用途,你会因为工具功能不断得到强化,并且成为不同功用的工具而获得更多选择性,更大的活动空间。
这也是一种达成自我的方式。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1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