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何高效写作》一书中,强烈推荐了一套程序化的高效写作方法论,这或许与作者的程序员经历有关。作者说写作就像编程,数据和信息被“输入”后,经过一系列的算法、可视化后,被转化为“输出”。在这样的观念下,作者总结出了这套通用的“写作程序”。
这本书在几个月前我就读完了,也输出了一篇七千多字读书笔记如何高效写作。今天拿来复习一下,再写一篇分享笔记。在分享这套“写作程序”之前,我们先来说一说写作的好处、写作的目的,以及写作的一般流程。
一、坚持写作,有哪些好处?
1、坚持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工作效率。工作中,常见的有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方案策划等,高效地写作,可以提升团队的沟通效率,降低协作成本。
2、高效写作,可以提升我们的管理能力。管理是一个概念广泛的话题,比如项目管理、自我管理、时间管理、产品管理等。写作常常带有目的性,也许是对当前现状的总结,也许是对未来的规划,也许是对过往的反思。总之,这样的写作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工作和生活,对我们的管理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3、持续写作,可以为我们赢取更多的人生机会。比如一份简历、一个方案书、一篇论文等,把我们的优势和观点展示给他人,算是一种自我营销吧。
二、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分享了写作的好处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写作的一般目的。本书作者把写作的目的概括为三点:
1、写作是为了获取共识。无论是写方案、写简历,还是写论文,目的都是为了获取读者的共识,让读者认同自己的观点和优势。
2、写作是为了调动读者的预期反应。通过写作,呼吁读者做某事,调动用户去做某事,告知用户这种行为反应背后的好处和利益。
3、写作是为了给读者留下预期印象。比如一些品牌文案等,通过文案写作,让读者对某事物产生新的印象,并把这种印象植入到用户的认知中去。
三、写作的一般流程
我们已经知道了写作的好处,以及写作的目的,可见写作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写作的一般流程是怎样的呢?
作者说坚持写作,终会找到对写作的感觉并提练出这样的基本写作程序:
1、有一句话想说
2、把这句话拆分成若干个点子
3、把这些点子和素材构建成一个框架
4、给这个框架进行润色、加入血肉
5、再读一遍,反复推敲并精练
作者以“写书”来举例,一本书是怎么写出来的呢?作者把“写书”归纳为这样的流程:
1、制定一个想写的主题
2、围绕这个主题做市场分析、需求分析,去各大书城调研与该主题相关的书籍
3、分析潜在读者,对用户进行画像
4、对主题进行拆解,并寻找写作的切入点
5、构建书籍的写作框架(目录)
6、给这个写作框架加入血肉、详细的内容
7、反复推敲、润色、提练
经过这样的基本流程,一本书差不多就诞生了。可见,无论是写一篇文章,还是写一本书,都需要这样的基本写作流程。你首先得有一个想写的“主题”,基于这个“主题”分解出你的点子,再把这些点子组合成写作框架,在充分了解了潜在读者的前提下为写作框架填充上详细的内容,最后就是反复推敲和修改了。
分享了写作的一般流程,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作者所总结出的这套“写作程序”,事实上这套“写作程序”正是这些一般流程的标准化、工具化、程序化。
四、写作程序(通用的写作流程)
作者把“写作程序”归纳为七个步骤,分别是确定主题信息、读者分析、收集点子、写概要、写草稿、推敲和修改。下面对这个七个步骤进行说明:
1、第一步:确定主题信息
确定主题信息的目的,是为了传递写作的核心思想。主题信息可以是解决问题、消除差距的方案。使用下面这个工具,可以帮助你快速地确定写作的主题信息。
从这个工具可以看出,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或者消除读者的某些疑惑。让读者能够与我们的写作主题产生共鸣,进而达到调动预期反应、留下预期印象的目的。
2、第二步:用户画像(读者分析)
写作既然是为了给目标读者阅读的,那么你必须足够重视你的目标读者,对你的目标读者有充分的了解。这好比是商业产品设计中的用户画像。那么该从哪些角度入手去了解你的读者呢?不妨回答以下几个问题,这有助于你开始深入研究你的读者。
- 你的目标读者、潜在读者是谁?什么身份和特征?
- 读者所站的立场是怎样的?
- 读者对该主题,是否已经掌握了必备的背景知识和信息?掌握程度如何?
- 读者可能关心的问题有哪些?读者有哪些疑问?
- 读者喜欢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 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有多大?该用怎样的语气人称来写作?
当你能够回答以上这些问题时,你对读者将会有一定的理解,这对你的写作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你实现写作目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3、第三步:收集点子
为了表达一个主题,我们不得不使用很多个点子来说服读者。从多个角度来说明你的主题。这些点子,可以来自头脑风暴,可以来自阅读灵感,可以来自其它任何思想活跃的时刻。点子,就是金子,这是你与众不同的地方。
常用的方法是使用便利贴来记录点子,一张便利贴一个点子,再对这些点子进行分组分类、增删改。选择最为贴合主题的点子来写作。
4、第四步:写概要(框架、轮廓、架构)
当你有了主题信息、一系列的点子之后,下面的任务就是开始写概要了。所谓“概要”就像是书的目录,或者比目录更详细一些的东西。概要,就是你的文章的大体结构、论述顺序等。
在写概要时,没必要过分死扣字眼,你要做的是站在全局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先考虑整体。好的概要,就像是程序的架构,会让读者易于阅读,并能快速地把握你的讲述过程。
5、第五步:写草稿(初稿)
有了文章的概要和框架之后,这一步的任务就是为框架填充详细的内容。把那些可用的点子引用进去,把每个段落的核心观点说清楚。点子就像人的皮肤和衣着,把骨架包装得美丽动人。点子可以为你的文章锦上添花。
写初稿需要注意的是,有概要框架的引导下,把语言组织通顺,用符合读者性格的表达方式来讲述信息。言语之间引导、调动读者的行为,给读者留下预先设计好的印象。
初稿完成后,这已经算是一篇可以阅读的文章了。
6、第六、七步:反复推敲与修改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反复地阅读你的初稿,排查出初稿中的逻辑问题、表达问题等。为了让你的文章易于阅读,你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 一篇文章只有一个核心主题
- 一个段落只讲述一个观点
- 一句话只说一个事情
- 一个词只代表一个含义(避免歧义)
- 特别注重文章的结构,如果是论述性的文章还要避免逻辑漏洞
- 学习一些写作框架,使用成熟的框架来组织文章
通过这样反复地推敲,你将在整体层面再次调整文章的架构,在局部层面把一词一句表达清楚。好的文章,就是这样不断迭代而来的,直到你满意为止。甚至在文章发表出去之前,你还可以找人试读,让他们给你一些建议。
反复推敲和修改,也是对读者的尊重。从某种程度来讲,我们写作就是为了服务于读者,只有读者开心了,你的写作才会价值最大化。
五、总结
通过这次复盘,再次梳理了《如何高效写作》一书中的大部分核心知识,希望我们能够掌握这些写作程序,让自己成为写作的高手,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提升我们的管理能力,也为我们的人生增添几份机会。
还需注意的是,再好的教程和方法论,都需要我们反复实践。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动和实践的价值更重要。因此,我们需要持续写作,不断地尝试把一个主题说清楚,用更好的点子和语言组织方式来表达观点。
如果你希望进一步地了解《如何高效写作》一书的更为详细的总结,可参见我的上一篇文章如何高效写作,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END 2019-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