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节回乡感悟

        一年又一年,今年回家过年没有那么的热切,17年回家了3次了,最近一次出来也才1个多月之前。但这次是春节回乡,见到的更多的熟人,也有了较多的接触,感悟深了一些。

1、学历的影响是否还在?

       在岳父家吃饭,一个来打麻将顺便吃饭的人说他侄子当年保送黄冈高中,目前武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签了京东方,工资7500。看得出他很是唏嘘,前面的读书环节堪称精英,然后进入社会却是如此现实。在一个装木板搞建筑的打工者工资都在八九千的年代,读书出来的精英如此待遇在当前的价值观下不免让人耻笑。虽然这个人后面的发展空间很大,各种可能性比较大,但乡亲们暂时是不管的。

        就同学来说,有混得好也有混得不好的,比如进腾讯的,比如不知道在干什么的;在热门行业的比如互联网,银行,国企中建等大多在大城市买房,结婚生孩子。也有干销售、卖家具、卖机械,到现在还没结婚的。我可能就属于不上不下,既没有进热门企业,但在热门行业,没有在大城市买房,但结婚了。

       反观那些没有读书的堂兄们,他们大多在镇上或县城买房,普遍都买车了,除了舅舅家遭受了意外,其它亲戚基本家家一个儿子一辆车一套房,在家乡人的眼里很潇洒。而读书的一个远房表弟却很扎眼,似乎在卖保险,没多少钱也不稳定。虽然接下去会有怎么样的发展,比如孩子就让在老家让爷爷奶奶带到长大...那些目前混的堂兄弟们似乎并不介意。

       目前兄弟辈中倒是有几个年长一些的是把孩子带在身边的,一个是初中毕业做餐饮在上海买房的,基本在上海站稳了,不过据称生意也是起起伏伏,每年春节还是回老家安静地过年,和我们兄弟们打打牌,头发都已花白。另外一个是当年轰动一时的高材生,现在在上海天文站工作,据说是贷款在上海买房了,前年在家低调简单地举办了婚礼;今年过年他没有回家,初一去庙里烧香的时候,看他老父亲——以前的中学老师一个人孤独蹒跚地撞钟,村里人见面也是假装没有看见,完全没了早些年的热情。另外还有一两个是倒插门到了大城市,或者留在家里做些事情的,比如我大伯的儿子在镇广场卖烧烤,另外一个儿子在家开挖机

2、婚姻家族的影响?

       同辈的兄弟除了两个人之外,其余的都结婚了;说起这事,往年是我和家人有点抬不起头的事情,大龄青年迟迟不结婚在老家这里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走路人家似乎都躲着你;其次是生孩子,最后是生儿子;在老家,这些无形的压力真真实实地存在着。买房,结婚,生个儿子,买辆车成为了标配。买房结婚一般是在父母地帮助下完成的;为啥结婚也需要父母的帮助——女孩子少导致农村没有人给介绍的话,就很难找到对象,而且结婚的费用十几万,也是需要父母的帮助。而结婚之后,原来的亲戚关系可能一下子就成为了远亲,比如原来的表兄弟,堂兄弟可能是至亲,但是结婚之后,小舅子、小姨子、姐夫等女方的亲戚一下子成为了接触更多,关系更近的亲戚。原有的亲戚可能要视距离远近走动频率了。以我和表弟为例,刚结婚,按照规矩和礼仪,和岳父母家有一系列的礼节要走,所有走动最频繁,还要邀请原来的亲戚来陪客。同时陪客也是有讲究的,原来是请叔伯和村里的堂叔伯;现在搬到了镇上,请的是叔伯和住在同一个小区的远房姑父,附近小区的堂叔父等;不得不说住的近,常走动才是亲戚。有些还住在村里的人拼命也要在镇上买房也大概是为了走动方便,更好的维持原有的关系。

3、金钱的感觉?

       金钱的通胀在农村也是显而易见,现在谈钱的单位都是万,比如结婚都是十万起步;工资也基本勉强够万;赌博谈输赢也都是一两万的样子;通过观察留在家乡能混得不错的主要是做基建方面的,比如开挖机,拉沙石,挖沟修路等。家乡能吸引到外地人到来也是在令人意外的方面:有外地的小伙过来在马路边上租了几亩地种草莓,一斤卖35·40元不等,主要是外地回来的年轻父母到孩子尝尝鲜。还有就是外地人整车地过来卖新品种的枣。家乡开了不少庄园,农庄,旅游区等。家乡卖婴幼儿用品和婚嫁用品的商店明显增加。超市也明显大型化,2层楼带电梯的商超开始出现。装修精致的面包店开始出现,生意都还不错。

4、老家的吃穿住行

       家乡的交通是很有意思的,从镇上到县城的交通已经规范化了,5分钟一趟按时发车,非常方便;县城出租车招手就停,5元城区任跑;镇上是电动三轮车,一般也是5元任跑。从镇上到乡里则是面包车,一般凑够了3个人就可以跑了,平时4元,过年5元;但这仅限于我所在的乡,在国道边上,其它乡村应该没有这么方便。目前家家基本上都有车了,停车也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沿河的马路边上都停满了车,拥堵成了春节里必遇的事情。春节期间交警一直在路上值守,这包括乡里的路口,交警挺幸苦的,除了初一,天天上班。住的话,目前来看镇上以商品房和单间的二三层房为主,从舒适性上来说,商品房更好,有利于家庭成员沟通,但就农村生活的过渡来说,带有门口空地的二三层小楼更好,方便停车,或者晾晒衣物等。更好的则是弄一块宅基地盖起带大院子的别墅。吃现在没啥特别的,宴席基本都是外包的,不需要主家动手,500左右一桌,10个菜,有羊排,虾,甲鱼等。平时菜场的菜也大部分和城市里一样,外地运来的大棚蔬菜,比如玉米,卖到3元一根,虽然本地也产玉米。本地特产佛手山药依然热销,价钱起伏不大,4元/斤上下。对于穿着,家乡人似乎没那么在意了,再穷也都能穿上暖和的新衣。

5、闲暇时间都在干啥?

       我的大姨是开麻将馆的,4张桌子,月入过万;她还带着2孩子,还帮我堂弟准备烧烤材料;在老家可说是很会赚钱了。堂弟的烧烤摊在初一一下午收入1万多;我这个新的小区里,住的人不算多,但已经有两家麻将馆,过年期间一位难求;堂弟烧烤摊所在的镇广场上人满为患,这基本上代表了家乡人的消遣;有时间的几乎都在打牌,不打牌的在陪孩子,给孩子花钱。比如我的父母,除非是有重要的事情和安排,否则就在牌桌上。而我的堂兄不打牌的,假期则是开车带着孩子四处玩,还是让人尊敬的。父亲和他的堂兄弟们建了一个微信群,每天都乐于在群里面视频——镇上网络wifi的覆盖率很全面了,在家带孩子的基本都装上了网络,即使没有小区里的wifi也可以随便连接上。网络似乎让父亲那一辈的人走得更近了,他们堂兄弟众多,如今子女又各自成家立业,剩余的时间多是聚在一起打牌,相互串门。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春节回乡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