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华《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例分析

一.教材分析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策略单元的首篇课文,以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作为学习预测方法的载体,讲述了老屋与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之间的故事。

        本文题目新奇,“总也倒不了”与“老屋”之间形成的语言张力,为学生提供了巨大的预测空间。文中各部分情节的相似性为学生预测故事的发展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引。文中老屋和小动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等细节的描述具有相似性,为学生的预测提供了凭借。故事的结尾出人意料,也为阅读和预测增添了乐趣。

  课文有7处旁批,都是根据真实的阅读心理所做的预测,提示学生可以在什么地方、依据什么来预测。课后题都围绕预测这一教学重点展开。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中的老屋以老人形象出现,学生在阅读中会自然地联系插图展开相应情节的想象。第二幅图是小蜘蛛在老屋屋檐下织网捉虫的情景,老屋庇护着小蜘蛛。学生可借由插图的变化,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二、课例叙述

  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请读课题。

生: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师:课题中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到新奇?你会想些什么?

生:老屋倒不了的原因是什么?

生:老屋为什么倒不了?

师:遇到未知的事,我们做一些合理的推断就是预测。(板书预测)读课文时我们也可以预测,课文里多了一些批注,它是我们学习小伙伴的预测。

师:请同学们自学1.2自然段,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屋的老?

生:我从100多岁这个词语

生:我从门板破,窗户变成了黑窟窿看出老屋的老。

生:我从很久很久都没人住了,说明他都被人遗忘了。

师:是的老屋孤单破旧,年龄大了,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生:带着感受读

师:接着往下读,假如说后面的内容还没读过,我们预测老屋会不会答应他的请求?

生:我觉得会,因为看课文插图,这是一个很慈祥的老屋,他应该会同意。

师:预测时可以根据题目,还可以根据插图来展开我们的预测。我们看看书中的小伙伴是怎么预测的?你和他的预测一样吗?

生:一样。

师:不管是否和他一样,都代表着你在思考,这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师:这个夜晚到底发生了什么?暴风雨是怎样的?老屋和小猫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同桌交流。

生:同桌交流。

师:课文中往往留下一些空白点,空白点也是我们展开预测的好方法。

【评析】课堂导入环节,陈老师就让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提问预测,在学生交流之后,陈老师直接切入主题:预测,既让学生初步感受预测带给自己的阅读期待,又抓住了整堂课的关键,把学生带入到预测的情境氛围之中,揭示了预测的第一种方法——根据题目预测。继而陈老师让学生提取关键词,说说从哪里看出老屋的老,这也为马上到来的第一个客人小猫入住铺垫预测,线索清晰,条理清楚,水到渠成的引出第二种预测的方法——根据课文插图预测。同时陈老师在这里发问,你和书中的预测是否一致,学生答案不一,但都被陈老师肯定,不管是否一致,都代表学生在思考,这样的阅读都很有意思,这就打消了一些和书中预测不一致同学的顾虑,鼓励学生大胆预测。在肯定了学生预测的良好习惯之后,陈老师接着发问,这个夜晚到底发生了什么?暴风雨是怎样的,老屋和小猫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一连串的发问引发学生思考,又开始大胆预测,这里陈老师就引出了第三种预测方法——空白点。这个简短的环节环环相扣,节奏紧凑,让学生始终沉浸在预测的氛围中,有种看推理悬疑片破案的快感。教师没有一句多余的语言,设计巧妙,发问之后引着学生慢慢发现预测的种种方法,实现了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听课反思:这堂课我是抱着一种欣赏的态度,教师的一言一语都让自己深感佩服,在自己意想不到之处陈老师总能找到切入点,由细微之处入手创设情景,让学生预测,特别是在文章结尾,大部分学生根据语言规律预测结果不一致时,老师再次强调预测不论是否与课文一致都带来了有意义的思考,都是非常有意思的。不断提醒自己要想把课备好要仔细研读教材,提升个人素质。

语文要素

学习提示

你可能感兴趣的:(陈明华《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