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晏-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刘晏一种画像

刘晏,字士安,生于公元715年,卒于公元780年,曹州南华(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人。刘晏一生经历了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长期担任财务要职,管理财政达几十年,效率高,成绩大,被誉为“广军国之用,未尝有搜求苛敛于民”的著名理财家。

宋代王应麟所作《三字经》里有“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己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之语,是说刘晏自幼天资颖悟,七岁被当地人夸称“神童”;刘晏八岁(也有说十岁)时,唐玄宗封泰山,他向皇帝献一篇《颂》,唐玄宗大加赞赏,封他为“秘书省太子正字”;刘晏十岁(也有说十二岁)那年,刘晏被唐玄宗诏于勤政楼中,与嫔妃一起观看百戏争新和王大娘头戴百尺竹竿的精湛表演,杨贵妃要求他就表演作诗,刘晏应声吟出“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尤自嫌轻更着人。”一首《咏王大娘戴竿》诗(该诗录入《全唐诗》书中),玄宗、贵妃们听了拍手叫好,为此,唐玄宗赏赐了刘晏一制象牙笏和一领黄纹袍,神童刘晏一时名噪京师。

刘晏在管理国家财政时期,为了解决“安史之乱”给唐朝经济带来的萧条,他确立了利用商品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理财以养民为先,把赋税的增加建立在户口增加的基础上等经济管理思想,并采取了漕运改革,比过去用江南民工直运的方法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损耗、降低了运费、免除了南方人民一项旷目持久且又艰辛的劳役;盐政改革,改官收、官运、官销为官收、商运、商销、统一征收盐税,为防盐商哄抬盐价,在各地设立常平盐仓,以平盐价;改革了粮食管控方法,实行半年收粮存入平仓,以免谷贱伤农,当荒年、青黄不接粮价上涨时,开平仓以平粮价,百姓受益、国家获利。再如他还进行了财政体制改革,建立了经济情报网,采取“丰则贵取,饥则贱与”的办法,防止了谷贱伤农、水旱民散。刘晏还大胆改革了过去只管收取金钱,不管人民死活的税收政策,实行了“以养民为先”的财政方针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唐朝中期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人民也得以养息。

另外,他个人饮食简素,室无婢,去世时只留下两车书籍和几斗米麦。在官吏贪暴的封建社会,一个理财大臣,两袖清风,这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刘晏-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