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越货,账单分期

Max Hofstetter

20世纪20年代,世界上第一张信用卡横空出世。短短一百年时间,它们开枝散叶,疯狂生长在世界各个角落。

这是天才的发明。人们刷着信用卡,纵享购物的快感,再使用账单分期,虽然买了很多东西,但感觉好像没花钱似的。银行家们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乐得合不拢腿。剧情正朝着皆大欢喜的结局发展,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2018年8月20日,央行发布《2018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达到756.67亿元,与2014年的357.64亿元相比,信用卡逾期额度已经翻番,与2010年相比,增长接近10倍。越来越多的人正成为卡奴。

那么,矛盾的地方究竟在哪里?看似美好的背后,为什么杀机四伏?

说到底,这和人的天性有关。人类虽然脱离了动物的称谓,但依然是感官的动物,追求快感和及时满足。对于被种草的东西,想要第一时间买回家是人的共性。尤其是自控力较差的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就是穷人),这种延迟满足的能力更弱。

账单分期恰好滋生了人们内心的欲望怪兽,而且当金钱变成了账面数字,花钱的疼痛感明显减弱,唯一的肉疼仅仅出现在还信用卡的瞬间。相对来说,大家反而享受了多次买买买的快感。

这就是开始时的win-win局面。只是当这只欲望怪兽越发长大,上面第三段所说的情形才会显现:账单分期的雪球越滚越大,人们梦中惊醒正被拖入深渊。

关键就在于,信用卡分期的利息率并不低。我个人的惊觉来自于最近的一次购买电脑经历。

我在某东上买了一台价格4499的电脑,并且分了24期还款(可能是梁静茹给我的勇气),每期还款222.95,开始时我还逢人吹嘘“每月只要还222元,可便宜了呢”,后来我简直想扇自己嘴巴子。

222.95*24=5350.8

5350.8-4499=851.8

你可能会说,不才多了800多块钱嘛,但是:

851.8/4499=18.93%

悄咪咪增加了将近20%的价格,而我也是价格敏感型消费者(不想说得太明显)啊。

这是一张账单分期手续费率和计算的表格,假设我们买了一台 iPhone XS Max 顶配(幻想一下嘻嘻),分12期,我们来计算一下,要多花多少钱:

一台 iPhone XS Max 目前的市场价是 RMB 12799,分12期:

合计手续费=12799*8.8%=1126.312

每期手续费=1126.312/12=93.86

乍一看,每个月只需多付不到100元,就能提前使用最新款的 iPhone,但是合计起来整整多付了1000多元。如果分期24期,这个数字还会更高。

如今,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东西可以账单分期,这里多付几百,那里多付几百,看似每个月只用多付一点点钱,就能及时满足,但是钱就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流失掉了。本来就是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在吃土的边缘试探,账单分期只会让贫穷更加贫穷,还是温水煮青蛙的那种。

所以,如果你是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如果你自觉自控力较差,最好给自己来个约法三章:

  • 绝对不用信用卡提现。

  • 绝对不能刷爆信用卡。

  • 绝对不能只还最低还款额,或者前期有未还欠款。

账单分期利率猛如虎,隐形成本很高。实在是贪图享受无法自拔,建议还是停掉信用卡等账单分期产品,踏踏实实攒钱买东西。学会延迟满足,人生会更加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杀人越货,账单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