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牛人堂| 虚实结合的写作技巧,你值得拥有

练习写作,除了坚持笔耕不辍之外,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也十分重要。在4月12日谈写作牛人堂的活动分享中,张立志老师就为我们分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写作技巧——虚实结合。

张老师是新闻专业背景出身,同时又拥有多年广告营销行业经验。他结合自身写作以及工作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实”,什么是“虚”。

“实”:写作应该像写新闻一样客观且真实

如何让文章真实,接地气,这是所有写作者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恰恰是客观和真实。如果借鉴新闻写作的手法和技巧,也许能很好地解决真实性的问题。

1. 真实的新闻写作的六要素

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是按照新闻六要素去进行写作,即从“5W1H”(Who/When/Where/What/ Why/How)这六要素去展开。这对于写作新手是一种非常容易上手的方式。

在开始写作之前,应思考六要素是否都具备,并且确定文章想要突出哪一个重点要素。可针对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展开详细描述,使得描写符合主题和作者的心境。

譬如,针对“时间”这一要素的描写,可以是这样的:

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天上见不到一颗星星,月亮躲进了云层里,凉风呼呼地吹着

针对“地点”要素的描写:

这是一个宁静的小山村,村里面只居住着为数不多的几户人家。这里地处偏僻,村里面只有一条南北方向的交通要道,从这里到达最近的集镇至少需要3个小时。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嘈杂,偶尔一两声的鸡鸣犬吠,让整个山村显得愈发宁静。

针对人物的描写,可以从外貌、衣着、言谈、举止等多个方面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围绕新闻六要素,对每一个要素进行具体细致的描述,重点突出,可使得一篇文章真实丰满起来。

2. 真实的新闻写作要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

《新闻报道与写作》这本书中有一段经典的话,可谓是新闻写作的黄金原则:

一个负责任的记者应懂得把事件放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中来思考,来发现其原因和结果的重要性。这意味着,记者不仅要不断发展采访报道的技巧,还要扩展对人的理解,对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的理解。

因此,新闻六要素仅仅是写作文章的基础。要想写出有思想深度的文章,必须把作品与当下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揭露社会现实,反映社会问题和真实人性,传递普世价值观。

张老师指出,这不仅仅适合新闻写作者,而且适合所有文章的写作,尤其是小说题材的写作。回想自己读过的经典作品,都是在宏大社会历史背景下人物真实命运的呈现,美好或丑陋人性的升华。

我想,也只有这种能深刻反映现实和人性的作品才能经受住大浪淘沙,在历史的长河中仍能经久不衰,带给人们启迪和感动。

“虚”:写作应像写广告文案一样多变且生动

如果说,新闻写作是把一篇文章表达清楚的基本功,是文章写作的“里子”;而广告文案写作则可将文章进一步修饰、提炼和打磨,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可算是文章写作的“面子”。

文案写作技巧一:用心遣词造句,从不同角度来表达同一件事情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那么,对于写作者,可尝试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张老师自己就有用一百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表达的训练经历。

通过张老师的举例,我也体会到不同的表达方式带给读者不同的感受。作为写作者,应多站在读者的角度去进行思考,多尝试不同的表达,从而找到最合适也最能打动读者的那一种。

文案写作技巧二:多用名词和动词,少用形容词

为什么要多用名词和动词呢?张老师举了一个我们都熟知的例子: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名词的好处是给读者很强的画面感,让文字像电影一样呈现给读者,从而让读者能够快速进入作者创建的意境之中。

而动词的作用可以让写作更生动,拉近与读者的关系。譬如“售楼处,挤爆了”,这句话中一个简单的“挤”字给读者传达了难以抗拒的共鸣。

又例如,一句经典的广告语“怕上火,喝王老吉”中,一个“怕”字传神地表达了消费者的心情。

古诗中更是时常有这样经典的例子出现。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作为动词,既做写景用,又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文案写作技巧三:多采用对比方式来表达。

在这一点上,张老师也为我们列举了一系列经典文案:

踩惯了红地毯,会梦见石板路

没有一定高度,不适合如此低调

一生领导潮流,难得随波逐流

过期的菠萝罐头,不过期的食欲

过期的底片,不过期的创作欲

这些文案使用对比的写法,表达了一种人生态度,以及潜在的精神内涵。句子虽短,却像一杯杯美酒,读完之后留给读者的是无穷回味。

自我写作思考:虚实结合

对于既非新闻写作,也非广告文案创作的普通写作者来说,这两种写作技巧都是可以借鉴的方式。那么,如何结合来使用呢?

自己的一点体会是,在文章的思想主题和大框架的搭建中,多使用新闻写作的实写;而在字句的优化上,应多借鉴广告文案的虚写。

虚实结合,可让文章在真实和深刻的前提下,也能出现一些生动有趣的亮点,让读者读完之后能记住一些所谓的“金句”。如此这样,也许就具备好文章的雏形了。

虚实结合,不仅适合画画,也适合写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写作牛人堂| 虚实结合的写作技巧,你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