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的选拔制度下,普通人凭什么跻身上层社会?

      你信吗?从你的出身便可预言你最终的社会位置。

      最近读的这本书,是美国作者劳伦·里韦拉的《出身》,里韦拉曾被全球首个管理思想家排行榜Thinkers 50提名管理学新星。其实单看书名,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就让人一目了然了:尽管很多人坚信努力工作会有回报,但研究证明,从一个人的出身便可预言他最终的社会位置,高经济社会地位没法完全靠个人努力挣得,实际上一个人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他能否到达国家经济阶梯的顶层。这里的“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指的就是一个人的“出身”。

      简单的说,就是你的爸爸妈妈处于哪个社会阶层,不出意外,未来的你应该也是那个阶层里的人。其实只要你认真观察一下周围,这确实是个不争的事实,有些人一出生就是含着金钥匙,凭着“高贵的血统”承袭了顶层社会标签,如名校毕业,高薪厚禄,才华出众,谈吐优雅……,而有些人再怎么努力打拼,也始终被拒绝在那个阶层之外,这就是现实社会最初给每一个人贴上的标签。

      于是,这本书大胆的告诉我们:忘掉好莱坞,忘掉美国梦吧,拥有高收入工作,踏入顶层社会,不是仅凭过硬的个人素质就可以闯进去的。劳伦·里韦拉通过长期对美国高收入公司——一流的投资银行、管理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雇主如何招聘过程进行了幕后分析,解释了这些公司的招聘方法如何使得顶级工作的竞争变得对社会经济地位占优的候选人有利。

      劳伦·里韦拉管这些高收入公司的招聘者叫做“守门人”,守门人是如何选拔精英的呢?我们从书中招聘的案例入手,来分析这个不平等的选拔的游戏规则吧。

      第一指标:教育声望。

      教育声望,也就是知名学府的文凭。人们普遍认为一流的人进一流的学校,没错,守门人们会自然而言的认为,名校毕业的人比其他学校的人更有教育声望。

      每一年,顶级公司都会列出一份已经建立联系的高校名单,打算在这些地方发布招聘广告、接收申请、面试学生。名单校上会分成两个梯队。第一梯队是核心学校,包括3-5所顶尖院校,公司绝大部分新员工都出自这里。相比之下,第二梯队的目标学校包括5-15所院校,公司也会接收这些学校学生的申请,也面试候选人,但规模要小的多。

      那么父母的经济社会地位在这一轮如何起作用呢,可想而知,如果父母的经济基础雄厚,无论你的成绩如何,父母都可以轻松的送你去名校读书,而大多数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可能永远不会进入名校的大门,所以,名校录取委员会实际上已经帮助这些高地位高收入的公司完成了对候选人的第一轮筛选。作者劳伦·里韦拉实际了解的一位投资银行家汉克,他说:“我坚信可以从大多数学校排名前5%的学生中找到非常优秀的人,但我认为重点在哈佛这样的学校上,因为这样就是更省事儿。在这些学校里,即使学生在班里的排名差一些,但仍然可以找到很聪明、很努力、很全面的人”。

      第二指标:高地位的课外活动

      这一点可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然而,在筛选简历时,课外活动比传统上用于分析的劳动力市场的信号,如成绩、标准化测试分数或之前的工作经历等更常用作评价标准。如果没有正确地参加正式的高端休闲活动,并达到出色水平——这些是深植于社会阶层的信号——那么候选人就不太可能进入面试环节。招聘者以课外活动作为候选人社交品性和道德品质的资历证明,课外活动成为了筛选学生社会经济背景的重要过滤器。

      守门人们认为,在课堂以外参加各种活动能够证明一个人有出色的社交技能,也认为不参加活动意味着一个人社交能力不足。咨询师霍华德称:我发现参加很多课外活动的人社会适应性更强。相反,那些课外经历不丰富,或主要参加学术活动和职业相关活动的人会让人觉得“无聊”,是“傀儡”“书虫”“呆子”,如果进了公司有可能成为“工作机器”。

      第一指标中我们提到,大多数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可能永远不会进入名校的大门,而现实中,确实是有些寒门学子迈进了名校,那么进入了同一所名校,就意味有平等的竞争条件吗?不是的,父母的经济社会地位在这一轮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长期、深入的参加正式的高端课外活动,与父母的收入水平高度相关。富裕阶层的父母他们更能负担的得起孩子参加有组织的高端课外活动。来自低收入阶层家庭的学生则更可能认为课外活动与职业前景无关,觉得招聘者真正在意的是成绩、实用技能和之前的工作经历,并据此分配他们的时间。这些想法影响了行为:大学里,低收入阶层学生参加的课外活动比富裕阶层的同学少的多。讽刺的是,低收入阶层的学生在学校时把重点放在学业上(而非社交和课外活动上),这不但没有扩大,反而限制了他们在毕业时可选择的工作类型和收入范围。

      第三指标:光鲜的互动风格

      守门人们会直言不讳的承认,几乎所有的被面试者都“足够聪明”,能够胜任工作,但问题是,他们的举手投足得体吗?作者劳伦·里韦拉说,在她所研究的顶级公司里,面试尤其强调光鲜。但是光鲜到底包含什么内容呢?作者在她的研究在书中为我们列举了一系列例子,比如如何展现个人风度、如何帮别人感觉舒服、如何在交谈中积极主动,知道什么时候开口,什么时候要安静,什么时候进入谈话,什么时候退出。

      而如果一个人从小就生活在富裕阶层,那么他在年少时养成的带有阶层色彩的语言和互动风格,就会随着成长成为一个人最自然的行为模式。相比之下,低收入阶层出身的人更习惯服从权威的谈话模式。尽管长大成人后也能学会正确的互动规则,但在内部人眼里,他们表现出的这些风格可能不是自然的、不真实的。

      以上三个主要指标即是作者劳伦·里韦拉研究的一流的投资银行、管理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等高收入阶层看似平等其实并不平等的招聘模式。那对于低收入阶层的候选人来说,是不是意味着精英市场上这种阶层天花板就无法打破了呢?也不尽然,作者劳伦,里韦拉指出,尽管一流的竞争明显偏向家庭富裕,父母受过良好教育的学生,但这并非一个完全被操控的游戏。一个人的社会出身与最终到达的社会位置并不是全部一一对应的。仍有一些例子向我们证明,还有一些非精英出身的候选人打破了招聘中强大的阶层偏见,收到了顶尖工作的录用,也是有一定途径的,比如偶然匹配、圈内人的指导、模仿、文化渗透以及补偿性资历证明等。

      还记得那部著名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吗?一次,克里斯在停车场遇见一个开高级跑车的男人,克里斯问他做什么工作才能过上这样的生活,那男人告诉他自己是做股票经纪人的,克里斯从此就决定自己要做一个出色的股票经纪人,和儿子过上好日子。完全没有股票知识的克里斯靠着毅力在华尔街一家股票公司当上学徒,头脑灵活的他很快就掌握了股票市场的知识,随后开上了自己的股票经纪公司,最后成为百万富翁。

      在读完了《出身》这本书后,回过头来再看这部电影,我想我仍然会被克里斯坚强的毅力而深深的打动,但同时又多了一层深入的思考,除了努力和毅力外,我想我还看到了其他一些的东西,你注意到了吗?当影片中克里斯满脸粉尘,连衬衫都没有穿就一路跑去股票公司面试的时候,在那样一个光鲜的上层社会,没等他开口,这身打扮就已经给他判了“死刑”。最后当那个主面试官老爷子问:克里斯,如果有个人连衬衫都没穿,就跑来参加面试,如果我最后还雇了这个人,你会怎么想?克里斯失望但不失睿智的回答了一句:那他穿的裤子一定十分考究。这一回答让在场的所有面试官们不由得笑了,注意,是欣赏的笑了,而不是嘲弄的笑了。这就是一次很成功的偶然匹配,克里斯没有教育声望,没有拿得出手的人生经历,甚至连光鲜都谈不上,但是,面试官们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些其他不同的内涵特质,于是认可了眼前这个睿智的人,决定给他提供一次跻身上层社会的机会。

      最后,我推荐以下三种人群可以读一读这本书,第一个人群是在校大学生们,这本书可以指导你在大学期间如何塑造你不平凡的经历,以及在你们参与投简历或面试前,书中的很多案例可以称之为面试圣经,对你们一定会大有裨益;第二个人群是正在养育孩子的宝爸宝妈们,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未来成为精英,并跻身上层社会,那么作为父母的你们需要早早为孩子们助力,不光是钱财的助力,还有时间和精神上的助力,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第三个人群是正在职场辛辛苦苦打拼的年轻人,我想这本书能帮助你的是,让你看清楚一些阶层的游戏规则,然后要懂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平等的选拔制度下,普通人凭什么跻身上层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