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赏析—涨渡湖(上)

涨渡湖位于武汉市新洲区南部,东抵举水河西堤,与黄冈市团风县隔河相望,西邻倒水河东堤,南依长江堵龙干堤,北邻新洲区汪集街。因“涨水为渡、落水为湖”而得名。

史料记载,涨渡湖远古时为古云梦泽的边缘,一派水乡泽国。南朝文帝元嘉二十八年(451年),著名的“五水蛮起义”就发生在涨渡湖地区。元、明之季随着大量移民迁人,人丁日趋兴旺,百业进展,湖区遂呈一派丰饶的“鱼米之乡”景象。历史上涨渡湖区最大面积达280平方千米,为长江东支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中期演变为湖后,一直和长江相通,直到1923年堵龙干堤建成,始独立称湖。

涨渡湖由于新洲境内大别山余脉的分支,数条黄土岗、岭形成了举水、倒水、沙河3条长江支流,在河的入江口,涨水季节,江、河、湖混沌一片,天水一色,横无际涯,从而构成了水网交错的湖区。深入湖中的岗地则成为一个个湖嘴(半岛)、孤岛、沙洲、泥滩、沼泽,湖中还有一座小小的赛雨山。沧海桑田,自然变迁,江河湖之间冲积平原时见袒露,逐年拓展,分布着大片的沼泽、泥滩、草场、芦苇。年深日久,水土肥沃,水陆动、植物日益繁茂。

自然环境

位置、面积、容积

涨渡湖位于武汉市新洲区南部,湖泊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4°41'47.1",北纬30°48'58.1"。

涨渡湖承雨面积498平方千米,湖体地势南低北高,东西宽26千米,南北长34千米,湖底高程17米左右。据1984——2002年水温资料记载,涨渡湖最高水位为21.03米(1991年),最低水位为18.05米(1985年),最小水深0.47米,最大水深2.45米,平均水深1.79米。据2012年湖北省“一湖一勘”调查,平均水面面积35.8平方千米,正常蓄水位18.5~19.0米,多年平均蓄水量2.8亿立方米。

地质地貌

涨渡湖区地质属新构造运动沉降区,为长江和举、倒二水间的泛滥平原与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其间有高、低、平3个差异层次。北部有滨湖嘴、莲湖畈,中部有大屋基,为高阜地带,海拔22~30.5米,地面呈块状或长岗状分布,每个高阜面积仅3~5平方千米。其低洼地区,靠北面有白湖、汤湖,中间有涨渡湖,南面有马驿湖。汤湖呈扬叉状,分西汤湖和中汤湖,均中间低、周围高,地形坡比为1/500~1/1000;南部马驿湖,地势低平,面积大,坡比小,一般在1/1000~1/3000;唯涨渡湖地势最低,现为水域,海拔在16.2~18米之间,南部沿江一线有宽1~5千米,长35千米的带状平原,海拔18~22米,坡比1/2000~1/4000。土壤为砂性土,熟化程度高、土层深厚。

气候

涨渡湖区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的特点。

涨渡湖多年平均气温16.3℃,极端最高气温39.7℃,最低气温-14.3℃。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081小时,无霜期230~250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199.5毫米,最大年降水量2265.2毫米(1954年),最小年降水量619.8毫米(1978年)。涨渡湖降水量分配不均,年内变化大,年际间变化剧烈。降水在年内变化的特点是:汛期4—9月占年降水量的72%左右,其中以5一7月为降水高峰,这3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44%。丰水年与枯水年的降水之比大于2.6,因而涝灾和旱灾时有发生。

自然资源

涨渡湖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其广阔的湿地空间蕴藏着宝贵的湿地资源,也培育出十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涨渡湖湿地生态系统,养育着长江中下游湿地70%~80%的物种,也是亚太地区珍稀候鸟迁徙中转通道和越冬场所及鱼类产卵、洄游的重要场所,吸引了众多鸟类栖息。

涨渡湖有水体原生动物11种,水体浮游甲壳类动物6种,两栖类动物10种,爬行类动物16种,哺乳动物20种,鸟类103种,鱼类48种。浮游动物数量:原生动物404.75个/升,轮虫325.4个/升,技角类92.4个/升,桡足类362.4个/升,优势物种为种形虫,拟铃虫和单址轮虫等;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虎纹蛙、水獭、小灵猫。

水质及环保状态

涨渡湖流域土地利用格局是以湿地为主,其他用地为辅的形式。1975年,湖区栽水杉、池杉,创建水上森林,到2000年产生生态效应。1986年在池杉林周围开沟筑堤,灌水养鱼,水面养鸭,首创“林一鱼一鸭”生态立体林业模式。该模式被列入1999年全国先进技术推广项目,获全国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交易会金奖、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7—2000年,涨渡湖流域地区天然湿和人工湿地均减少,其中水田减少面积最大。影响涨渡湖流域湿地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调整、围湖(滩地、沼泽)造塘、城市化等。


图文: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你可能感兴趣的:(湖泊赏析—涨渡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