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5

传习录(卷下)

 

【三二九】不睹不闻是良知本体

一友举「佛家以手指显出,问曰:『众曾见否?』众曰:『见之。』复以手指入袖,问曰:『众还见否?』众曰:『不见。』佛说还未见性。此义未明。先生曰:“手指有见有不见。尔之见性常在,人之心神只在有睹有闻上驰骛,不在不睹不闻上着实用功。盖不睹不闻,是良知本体;戒慎恐惧,是致良知的工夫。学者时时刻刻常睹其所不睹,常闻其所不闻,」工夫方有个实落处;久久成熟后,则不须着力,不待防检,而真性自不息亦。岂以在外者之闻见为累哉?」


东正纯云:“僧玉芝尝参王子(阳明)。王子大众中出袖中出锁匙问:‘见么?’曰:‘见。,还纳袖中,复问:“见么?’曰:‘见。’王子曰:‘汝未见。,盖与此条互参,应有发悟处矣。”

捷案:东正纯未举出处,或是日本传说。


 【译文】

  一位友人举一例:“佛家给众人演示,举一手指问:‘你们看见了吗?’众人说:‘看见了。’佛再把手缩进袖子中举手问大家:‘你们还能看见吗?’众人说:‘看不见。’按佛的说法,是‘还未见性’,不知其中有什么含义。”

  先生说:“手指可以看见也可以是看不见的,你所谓的认识到的一切众生普具的佛性(良知)常在。而人的心神只在看见和听见的地方说事,却不在看不见、听不见的方面用功。其实听不见、看不着之处才是良知的本体,‘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是致良知必需的功夫。学者时时刻刻都去内观觉照他看不见或听不到的本体,功夫才会有一个着落。久而久之,功夫娴熟了之后,就不用费力了,不需要提防检点,人的真性自然就生生不息了。哪会被外在的所闻所见为累呀!”


 “手指有见有不见。尔之见性,常在人之心神”良知虚灵明觉,本自具足,生生不息,致良知就是要良知滢澈明白,超越外在的见闻,

  当应而应,不因声色而后起念,不当应而不应,虽遇声色而能忘情,此心体所以为得正而不为闻见所牵也。

  先生曾说: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正目而视之,无他见也;倾耳而听之,无他闻也。如猫捕鼠,如鸡覆卵,精神心思,凝聚融结,而不复知有其他。然后此志常立,神气精明,义理昭著。一有私欲,即便知觉,自然容住不得矣。这是存天理的做法,和戒慎乎不睹,恐惧乎不闻,是一个意思。和孔子说的:“正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故曰,视于无形,听于无声。”也是一个意思。什么叫视于无形,听于无声?既然没有形,没有声,如何视,如何听?看起来很矛盾的样子,实则无形无声就是无声无臭的意思,即见形不起形想,听声不起声想。良知本无知,不落知识,本无不知,此知亦非知识之知。因此体会良知就得常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孔子说的默识,佛家说的“如实观照”。如此才有可能搞清楚良知是怎么回事。

  “睹闻”之说常论,论而常说,睹闻常见,执于有色,眼睹有形,耳闻有声,看见看得见的,听见听得见的,奔驰于闻见,迷茫于声色,闻见有痕,痕迹缚累,难以真见。“视于无形,听于无声”,真见见真!

  真见非常见,于常睹处戒慎不睹,谁在见?于常闻处恐惧不闻,谁在闻?闻见于常而非常,闻见于有而非有,真见真有矣。

  “睹闻”之说并不高深,提示人们,不要执着在“发用”上,通过“非用”,提示人们致良知“见本体”。


  手指见与不见而见性常在:见见与见不见都是见,手指有见与不见,而性常见。常见非见,是曰见见;

  不见之见是真见:无论手指见与不见,而见性常在,故见性不因手指之见与不见而有所增减、生灭;

  常人工夫只在睹闻上,不知万物皆备于我。物有睹闻,而心无睹闻,心无睹闻,却也只是个睹闻。故物有睹闻,便会有不睹不闻,若只睹闻则有所偏颇。而心无睹闻,却是真睹闻,故心无睹无闻,亦睹亦闻,所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所谓不分别而善分别。此时反观内省,当有所悟:风光云影,皆是日照,一切变幻只在心上,何曾内外?只不过“返身而诚”,“知止而后有定”。

  见自自见。见自时时见,自见见时时。如此而已。


批注:

 ①佛家。不知是谁。

②见性。《大珠慧海顿悟要门》卷上云:“见性常在。”参看大西晴隆著(页七二六)。详第十六条,注一。

③不睹不闻。参看第三十七条,注四。

④参见季彭山《说理会编》:“予尝载酒从阳明先师游于鉴湖之滨,时黄石龙(绾)亦与焉。因论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之义,先师举手中筋示予曰:‘见否?’对曰:‘见。’既而隐筋桌下,又问曰:‘见否?’对曰:‘不见。’先师微哂。予私问之石龙,石龙曰:‘此谓常睹常闻也。’终不解,其后思而得之。盖不睹中有常睹,故能戒慎不睹,不闻中有常闻,故能恐惧不闻,此天命之于穆不已也,故当应而应,不因声色而后起念,不当应而不应,虽遇声色而能忘情,此心体所以为得正而不为闻见所牵也。”(《明儒学案》卷十三《浙中王门学案三》)

又参见邹南皋《会语》:“我疆问:‘孔子云:正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故曰,视于无形,听于无声。子思发之为不睹不闻。阳明又云:若睹闻一于理,即不睹不闻也。其言不同如此。’曰:‘孔子惧人看得太粗,指隐处与人看。阳明恐人看得甚细,指显处与人看,其实合内外之道也。…(《明儒学案》卷二十三《江右王门学案八》)


净心斋笔录

2022年9月29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