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续更新中 )
/ / / / / / 写在前面 / / / / /
最近开始阅读这本书啦,决定记录下在我读整本书时的一些读书笔记以及个人感想。
文内包含内容要点、个人感想以及个人觉得很有感触的地方。
大家可以通过这篇文章更快的了解书籍,当然,文内也包含很多我的主观想法和个人见解,有很多不全面不成熟的地方。所以在小伙伴们发现自己对这本书很感兴趣的话,建议支持正版,买实体书看看。一来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二来也可以作为知识书籍收藏。
那么,正文开始!
01
我们的设计观
文 / 汪方进
// * 友情指路链接 --> “ 专访阿里巴巴B2B UED负责人 汪方进 —— 一个设计老炮自述UED人演变史 ”
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NDQwNjA0.html (转载自站酷) //
1. 尝试以一个新的眼光,以一个更为切实而有针对性的视角,重新审视和思考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的根本性问题:
● 在一个公司中作为职能部门的UED团队,使命和任务是什么?
● 该以何种方式工作,该如何发挥独特的价值?
【 正如作者大大所说,互联网野蛮生长的节奏太快了,逼着用户体验师一直奔跑。但是在奔跑的过程中,我们又是否时刻铭记着初心?最初的目标是什么,奔跑的目的又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向前奔跑...这些问题是我们在进行职业规划时就需要去考虑的,同时也需要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的给予自己答案。而这个答案,将会成为自己,乃至整个团队的工作理念,也就是“ 设计观 ” 】
2.针对以上问题,1688UED团队有着独特的答案(工作理念与设计观):
一个团队的使命和任务,不仅取决于它的架构关系,也取决于团队自身的视角和心态。我们的“客户”不仅仅是我们产品上线后的最终用户,也应该包括我们的内部用户,即我们工作的上下游的所有岗位(高管层、产品经理、运营、前端、开发工程师等),我们通过服务内部客户这架“桥梁”进而服务我们的最终用户。
也就是说,综合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的诉求形成我们整体的设计目标,再也不是狭义上的所有需求都来自最终用户,而是站在用户的角度上来思辨业务,深刻理解业务与用户之间的场景,从而发现新的机会点和发力点,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全新境界,最终设计出跨端跨平台的整合体验方案。
综上,我们可以把自己团队的使命和任务概括为:在公司中作为职能部门(function)的UED团队,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辨业务,通过服务内部客户进而服务我们的最终用户,用设计专业帮助业务成功,与业务一起成长!
【 这仅仅是1688UED团队自己的答案,虽然结论上无所谓高低远近,但我们也要根据自身因素和所处环境力争寻求到属于自己的答案,搭建思考体系和工作流程,找准设计方向,实现最大化的发挥自己、团队的价值。】
“ 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是否找到新的大陆,而在于能否拥有新的眼光 。”
--------马塞尔·普鲁斯特
02
五导家——设计师的Think-flow
文 / 李龙
// 作者简介:李龙,阿里花名灵逍,阿里巴巴资深体验设计专家,现国际用户体验事业部-智能产品设计团队负责人。带领团队负责天猫精灵系列智能音箱、阿里太空蛋机器人等人工智能实验室、达摩院机器智能实验室的相关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工作。阿里巴巴设计委员会委员,设计大学教研组核心成员,阿里数据化设计、价值逻辑链设计的先行者和推动者,体验设计思维方法论“五导家think-flow”发明人。 //
1. 五导家的定义
五导家是一种关于设计工作思考过程的方法论,包含一个以目标用户为源头的五步骤思考路径,以及相关的方法和原则。
【 通俗的讲就是在设计观的基础上,总结出的岗位工作的思考过程及规律,作为设计师工作思考的模板与参考 】
2. 五导家的作用和价值
● 设计师通过五导家思考路径提升思考效率和质量 。( 就像是还原魔方时的记忆思路和公式 )
五导家并不是一个能给设计师或设计行业带来革命性改变的大招儿,只是对设计工作中基础内容的提炼和基本规律的尝试性总结,五导家的初衷是希望设计师们借其变得更加专业而强大。
“ 让我们攀上高峰的不是奇招,而是熟能生巧的基本功 。 ”
--------乔希·维茨金《学习之道》
3. 五导家的底层设计观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要谈设计的方法论,必先明确设计观。
( 1688UED团队的“设计观”见 01 )
设计观指出了团队工作的立场、方式、方法和结果,是一个团队的元思考和底层哲学,是原则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有歧为贵,不取苟同。
4. 五导家的结构基础和发展思路
1. 岗位目标是一个岗位的核心,岗位目标为空,岗位价值为零。
[ 岗位目标就是设计目标。 ]
2. “五导家” 的结构基础和发展思路:以我们设计师的岗位目标——设计目标为核心,弄清楚它是什么(定义),以及它是怎么形成的、怎样演绎的。
这里引用一个经典案例来诠释岗位目标的重要性。(个人觉得深有感触)
【三个工人在建筑工地上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说我在砌墙,第二个说我在建大楼,第三个说我在建造美丽的城市。多年后,第一个还在砌墙,第二个成了建筑工地管理者,第三个成了这座城市的领导者。】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深刻的理解到岗位目标的重要性了吧~岗位目标定错了、定low了,对于我们的价值和发展都有很大影响,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的去定岗位目标,不切实际,好高骛远。所以这的确是一件需要谨慎考虑、再三斟酌的事情。
5. 关于设计目标的思辨
在探索设计目标是什么之前,我们需要先知道,它不是什么 。
【 在这里插一句,UCD (User-Centered Design,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本是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概念,但后来逐渐成为设计师用来标榜自己的产物:你看,我多么多么为用户着想,多么具有“ UCD ”意识...到后来,这些设计师逐渐沦为“ 矫情的用户代言人 ” 。Stop!用户不是我们沟通的武器。 】
● 用户体验目标 ≠ 岗位目标,设计目标 ≠ 用户体验目标。原因有三点:
1)用户体验目标对设计师来说是一种间接目标。
2)用户只是设计师关注的要素之一。
3)用户要素与其他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孤立的讨论用户是比较危险的。(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就会变成某种意义上的绝对真理或乌托邦式的理想主张。)
6. 五导家步骤说明
这部分讲解了:设计目标是怎么样形成的 ?设计目标究竟是什么 ?【作者大大终于要揭晓答案啦!伙伴们睁大眼睛咯!】
● 第一步 :明确业务诉求
完整而明确的业务诉求应包含以下四部分:
1)精确定位的目标用户(市场划分);
2)主张为目标用户带来的核心价值(对目标用户的实用意义);
3)价值的变现方式(收入模型);
4)价值的实现策略(主要落地办法)。
【 1. 核心价值真的非常非常重要!!不要去想着什么都做,你以为的样样通只会让你的核心用户感到反感,反而丢了你最重要的那部分用户!!
2. 提到“收入模型”,很多人觉得是令人羞羞的功利主义,甚至有一段时间我也认为这与理想价值观相冲突。但是,说实话,没有任何一个公司,任何一个产品是为了纯粹贡献而存在,而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在符合实际情况的条件下,最大化的去贡献,形成共赢共惠的生态系统。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所谓的乌托邦世界。这其实是实现理想价值观的过程与手段。 】
● 第二步 :洞见用户诉求
“洞见用户诉求”包含三部分内容:
1)场景故事(目标用户的特征、情境、任务/诉求、行为/说法、结果等);
2)用户当前的主导诉求;
3)用户的潜在诉求。
[ 挖掘用户诉求需要深刻而立体。深刻,指的是对需求本质的洞见;立体,指的是不仅要洞见主导诉求,还要发现潜在诉求。 ]
● 第三步 :定义业务目标,聚焦设计目标
经过前两步,我们在第三步当中可以得到这三个内容:完整的目标用户价值、完整的价值实现策略、完整的价值变现方式。 所谓业务目标就是业务诉求经过用户诉求的思辨和完善后得到的升级版,其在表达形式上是对以上三个内容描述的整合,即:
业务目标 = {用 [某策略] 给目标用户带来 [某价值] ,以实现 [某种变现方式] }
而设计目标其实就是设计策略与设计价值在描述上的整合,可以概括为:
设计目标= {用 [某设计策略] 给目标用户带来 [某价值] ,以助力 [某变现方式] }
//// 设计目标就是业务目标的一部分,设计目标服务于业务目标 。 ////
● 第四步 :设定衡量设计目标的数据指标 (设计目标如何被演绎的)
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可衡量的。而数据指标的设定是有针对性的,即遵循“VSM”的推导思路。
(所谓“VSM”是指从 Value 到 Signal 再到 Metric ,具体含义为:一旦设计目标中的设计价值得以实现,就一定会有相应的现象发生或信号(Signal)出现,而有了现象或信号,我们就应该能够找到可以表述和衡量它们的数据指标(Metric),并以此反映设计价值的变化。 【画外音:妙啊 ~】 )
注意:数据指标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多维度、多角度,多数据指标衡量。
● 第五步 :根据设计目标构建设计方案
1. 在构建设计方案时你是否缺乏一个明确的、有效的形成思路?为了避免这个问题,这里特别强调必须根据设计目标中的设计策略来构建设计方案,并遵循“SKS”推导思路。
//// SKS:从 strategy 到 key factor 再到 solution,具体含义为:设计目标中的设计策略是构建设计方案的源头,明确设计策略之后,首先要做的是挖掘决定策略实现效果的关键因素,之后再由关键因素衍生出最终的设计方案。 ////
2. 衍生方案的数量,靠的是设计师的灵感、想象力、创新力。而衍生出的方案的质量,要靠设计师的品味和审美。
3. 得到延伸方案后,对其做一些取舍和修改,形成独特的设计语言,甚至是独特的设计气质。用户能借此更深入地理解设计本身,进而对产品和业务产生情感共鸣或价值观共鸣。
4. Think-flow 之后需要做的: 验证反思和迭代 。(借助数据指标)
7. 五导家全图
这个思考闭环中只有一个 trigger ,就是目标用户。也就意味着,理论上,只要一项业务、一个产品、一个项目,明确而精准地定位了目标用户,那么后面的所有关键内容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