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报怨还是以怨报德?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篇》

【注释】

①或:有人。无定指代词。②直:正直,公正。这里指不隐瞒自己的爱憎之情,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翻译】

有人对孔子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感悟】

这是孔子谈“怨仇”和“恩德”相互报偿的关系。两项相加,可得五项。报怨三项:1.以怨报怨。2.以德报怨。3.以直报怨报德两项:4.以怨报德。5.以德报德。

1.以怨报怨。当属早期法家思想的滥觞,赏罚分明,恩怨分明,以怨报怨,以德报德。荀子《致士篇》说:“赏不欲僭,刑不欲滥,赏僭则利及小人,刑滥则害及君子。若不幸而过,宁僭无滥,与其害善,不若利淫。”《礼记·表记》说:“子言之,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报者,天下之利也。子曰:'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诗曰:'无言不仇,无德不报。”后来江湖术士也借此作为口号,睚眦必报,快意恩仇。

2.以德报德。属道家思想的表现。老子说:“大小多少。报怨以德。”道家的报怨方式与基督教方式颇为一致。耶稣对他的教徒们说:

你们听说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说法吗?我告诉你们,不要同恶人作对。如果有人打了你的右脸,你就把左脸伸给他让他打;如果有人想去法院告你,还要抢走你的内衣,你就让他连外套一起拿走;如果有人强迫你陪他走一里路,你就陪他走两里;如果有人向你要什么东西,你就把东西给他好了,不要拒绝向你借东西的人。(《马太福音》)

这类方式固然很好,但有问题。(1)太宽厚,有时候也是一种放纵。(2)更重要的是教人学会了伪装,有德于你,你当终身不忘,有怨于你,你当顷刻忘记。“怨期于忘之,德期于不忘"。按人的本性来说,怨要求很快忘掉,却十分困推,以德报怨的境界仍然是最高的,但不是最好的。“必若教人以德报怨,是教人使为伪也。”话又说回来,以德报怨的境界仍然是最高的。

3.以直报怨。以怨报怨,显得太褊狭;以德报怨,显得太宽厚,过犹不及。“得中道而行之”,“允执其中”。“直”若从道德论角度讲,如朱熹所说:“于其所爱怨者,爱憎取舍,一以至公而无私,所谓直也。”“公而无私”即“直”。直”若从方法论角度讲,当有“直爽”、“直率”、“坦率”等含义。报怨以直,即当面直陈其怨,不以曲为胜,不必迂回曲折,旁敲侧击,单刀直入,以直言相告其愤怨。孔子的道德论范畴,含有多种功能,如“直”,有道德修养的“公而无私”之直,有运用方法的“坦率直言”之直。又如“仁”,有“仁者安仁”的修养之仁,有“智者利仁”的运用之仁。“忠”、“义”、“勇”、“智”、“中”等范畴均有此类功能。不论是“公而无私”之直或“坦率直言”之直,都符合人的本性,有怨报怨,有德报德,忍怨而不报,不符合人性之常;冤冤相报,不符合社会的稳定。报怨以直当是最好的境界,但不是最高的境界。

4.以怨报德。这一类人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不乏其人,恩将仇报。民间俗语:“碗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农夫与蛇的故事,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均是以怨报德的例证。明代思想家吕坤深谙“以怨报德”的社会现象,他认为怨恨和恩情二者,“宁可打开一个众怨所归的怨府,也不要打开一条乱施恩情的通道”。为什么呢?

怨府难充,而恩窦易扩也;怨府易闭,而恩洞难塞也。闭怨府为福,而塞恩窦为祸也。怨府一仁者能闭之,恩窦除非仁、义、礼、智、信备不能塞也

按吕坤所说:“以怨报德”,事出两方,一是以怨报德者为人刻薄贪婪,私欲无限,贪天之功以为己有,天地间只有自己,“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另一方则是施德者。施德者,胡乱施恩,给自己造成诸多麻烦。“怨府易闭”,“一仁者能闭之”;“恩窦难塞”,“非仁、义、礼、智、信备不能塞也。”两方原因构成的这类人,常常是你施恩越多,他怨恨越深,报复越烈。

5.以德报德。表面上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十分复杂,涉及社会是否公平公正,关系社会风气,影响移风易俗。《礼记·表记》说:“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以德报德”,百姓方可积极向上(劝),“以怨报怨”,百姓方有所惩戒。“以德报德”可从施德和受德双方来探讨。施德而不受德和施德而受德,两者对社会移风易俗,改变社会风气的结果却大不相同。这里有子贡和子路两个故事。鲁国政府有规定,凡是碰到鲁国在外的奴隶,均应赎回并到政府报销赎金。子贡买回许多奴隶,却不去报销赎金,施德而不去受德。孔子批评了他:“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赎人矣。”子路则不同,有人掉到水里去了,子路将其救出,被救者用一头牛回报他,“子路受之”。子路施德而受德,孔子表扬了他。“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吕氏春秋·察微篇》有记载: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淮南子·道应篇》曰:夫圣人之举事也,可以移风易俗,而教训可施后世,非独以适身之行也。今国之富者寡而贫者众,赎而受金,则为不廉;不受金则不复赎人。自今以来,鲁人不复赎于诸侯矣。

当今社会过分强调拾金不昧。严格意义上讲,是沽名钓誉之举,对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并无好处。比如日本有法律规定,有偿拾物,是对人性真实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儒学的一种具体运用。当然,以上是从施德和受德双方来讲,受德而不报德当是等而下之的人了。

“圣人报怨以德。”以德报怨者是圣人。我们顺次而推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君子;以怨报德是小人;以怨报怨低于君子,高于小人,当属“士”这个阶层。以此分析,似乎有些勉强,但在报怨报德问题上确有境界高下之分。若以冯友兰的四境界说来分析,也颇有情趣。“以德报怨”属天地境界,“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属道德境界,“以怨报怨”属功利境界,“以怨报德”属自然境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以德报怨还是以怨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