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去年讲公开课《孔乙己》,在选段品读环节,打算在我引导,启发的推进中让学生获得新知。可结果,很不尽人意。王校长点评:文本解读不够深入,课堂问题处理艺术不够巧妙。从那时起,每次听课我都极为关注“课堂如何推进?学生思维如何训练”。在成长学院有机会聆听程翔老师的课,探寻困惑点。
(接上一篇)
师:看这首诗一共分几段啊?
生:三段。
师:古代不叫段,叫章。
板书:章
师:因此我们说这首诗是?
生:三章。
师:它一共是三章。那么,它究竟朦胧在哪儿呢?请同学们来讲。谁来发言,这首诗究竟朦胧在哪儿呢?为什么这种朦胧是美呢?谁来讲?好,你来讲。
这一问,恰到好处。程老师既渗透诗歌的常识,又用问题巧妙过渡,推进课堂,开启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启发了学生思考,对学生进行了思维语言的训练,
生:它并没有直接描写这个伊人。
师:它并没有直接描写这个伊人,没有描写伊人长什么样,对不对?
师:是这意思吧!你先不要坐。没有直接描写伊人长什么样。这就是朦胧吧?这就叫美吗?(学生不答)请坐。
师:好,你来讲。
生:这个主人公多次追她,体现出了“伊人”的美。
师:多次追她,所以可以体现她的美,这孩子,很好,很好。要不然他干嘛要追她?肯定是她美,所以才追她。这种理解很好,明白了吗,孩子?(指刚才坐下的同学)这个美就出来了。
师:好,继续讲。它的朦胧美还体现在什么哪里?我看谁能讲,。你说。
继续推进对核心问题的探究
生:环境。
师:噢,还表现在环境美上,那你来说说这个环境怎么美的?
生:它那个芦苇,芦苇茂盛的样子,在那儿飘。
师:哪个地方飘?
生:在水边。
师:怎么飘了?你读一读,它说芦苇啊飘啊飘,这么写的吗?不是,它怎么写的你说?
生: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
师:什么意思啊?
生:就是芦苇茂盛的样子。
师:芦苇茂盛的样子,茂盛,它和你刚才说的飘飘,怎么能挂起勾来呢?这个时候就得要发挥想象。那个芦苇长得那么茂盛。那个风一吹……它不就飘飘了吗?对不对啊?它当然就很美了。好,很好,环境,请坐。
师:你来说。
生:时间
师:有时间美啊,我要理解什么叫时间美,你说说。
生: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
师:这怎么是时间美呢?
生:这表明时间,写出了作者,不分白天黑夜,一直在追……
师:不分白天昼夜,你怎么知道不分白天昼夜的?哪个是指的白天,哪个是指的昼哪个是夜?(学生不答)
你看它说“白露为霜”,就是当它成霜的时候啊。好像这时候天还是比较的?
生:早
师:比较早,到了后来,白露未晞,“晞”是什么意思?
生:干
师:所谓的干,就是太阳怎么样?要出来了。出来照一照,那个露水就没了,对不对啊?说“未晞”,虽然太阳出来了,但是还没有把它照干,对不对啊?天还有点儿早,是不是啊?再往下看呢?
生:白露未已。
师:“未已”,是什么意思?
生:还没有完全干。
师:还没有完全干。怎么就看出了时间的变化了呢?哈哈。你坐,你说。
生:蒹葭苍苍,蒹葭很茂盛的样子,蒹葭茂盛的时候应该是指秋天,又有白露为霜,白露应该是指深秋。
师:好,深秋,你坐下。
师:同学们,这个“晞”呢,就是干的意思。也就是说写这首诗的这个人吧,他就看到了,可能由湿到干的一个变化,内心就产生了一种感觉,到了最后呢,“未已”这个“已”呢,就是要结束,完全干掉了。对不对啊?但是还没有完全干掉,从这个地方我们来推测啊,可能是这个时间呢越来越晚,从早晨到晚上,这个时间的变化,大概是这个意思。但是这很难说,这就是时间的朦胧美。这个和朦胧美不相干。好,继续讲。
以上的对话过程,如果出现在我的课堂,课堂就没有推进得可能,因为不相干。可在这里,程老师不温不火,缓缓推进。即使学生的表述偏题,程老师也没有急于否定,而是紧扣文本,结合学生的回答,逐步引导,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师:这个朦胧美还体现在哪儿呢?你说。
生:反复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就是重章叠句的形式。
师:好,重章叠句的形式,这里你提出来了。重章叠句是《诗经》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形式上最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重章叠句,一唱三叹,回环往复。就像我们现在同学们,你们喜欢流行歌吧。流行歌是不是也这个样子,就是换几个字,对吧?每个段大部分是一样的。这种表现手法在《诗经》里面就有了,这叫重章叠句。很好,很好,重章叠句,你坐。
师:什么叫朦胧美呢?同学们。就是啊,让你看得不真切,模模糊糊的,似乎能看到一点,但是又看不清晰。就在这种模模糊糊当中,我们感觉到它一种美,这才叫朦胧美。
这是程老师第二次的点拨。程老师该有多大的耐心呀,一直按耐性子,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朦胧美,并且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自己解读文本,思考,然后说出来。用程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学生自己说出来的印象深刻。
生:我认为距离美。正是因为有了距离,所以看上去怎么着啊?看得真切吗?看得清晰吗?比如说她在水中央,他在这边,她看上去只是一个什么?
生:一个轮廓。
师:对,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就是这个轮廓,这就是伊人,就是他内心所说喜欢的。看不真切,还想看真切,想看真切又看不真切,这就美了。正因为看不真切,所以瞪大了眼睛想看,越瞪大了眼睛,越看不清楚,这就是朦胧美。他就想象啊,长的什么样啊,请坐。
师:我们从这些地方初步体会到了朦胧美。但是我觉得呢,其实最核心的一个问题。我们来看看这个,这个伊人,刚才涉及到这个伊人的性别的问题。“伊人”是男的还是女的?认为是男的举手,认为是女的举手。(多数)
程老师费尽心思终于引导到点上了。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有魅力的课堂。学生从有无知到知之。程老师真是“摆渡”的高手。
师:那么既然她是女的。那么想这个“伊人”的人就是一个男的。那么这首诗呢,就是这个男的想这个女的,是吧?但是问题就来了,如果这样理解的话,这个问题就来了。什么问题?从古汉语的角度来讲,这个“伊”,在那个时候不表现女人。恰恰相反,在很多情况下表现男子,是不是问题就来啦?这个“伊”表现女的,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著作里面这个时候开始用这个“伊”作女性的专用代词,作代词,但是它在中国古代更多的情况下,是来表现男性的。如果你去读《诗经》整本书,《诗经》里面这个“伊”出现的次数比较多。多数情况下,非常明确的就是表现男性。
我也获得新知。伊人,我一直认为是女的。程老师的讲解,颠覆的我。明白:解读文本,哪怕一个词都不要放过,查阅资料如此重要。知识穿插引进,来自厚实的知识。
师:问题来了吧?他是一个男的,怎么办吧?那我们接下来基本上明确了,他是一个男的,不是一个女的,那你说,想这个伊人的是个男的,是个女的?生:是个女的。
师:噢,是个女的,想这个小伙子,是个姑娘想这个小伙子。同意的举手。不同意的举手。(1个)
师:思念之情。谁思念谁?你说思念怎么就找不着他呢?到这儿找到那儿找,怎么就找不着呢,你思念他你过去找他,不就完了吗?谁来说?同学们这就叫做学诗的时候,我们知道朦胧美,我们很难把它解释清楚,我们可以试着来把它解释一下啊。这个“伊人”,如果是一位君王。
板书:君王
师:那么想念这个“伊人”的这个人。可能是一位臣子。
板书:是个君王,他需要他的贤臣来辅佐他,对吧。如果当他没有贤臣的时候呢,他就特别的去思念这样的贤臣,可以吧?所以,同学们,你看这首诗它的朦胧美就在于告诉我们,你既可以把这个“伊人”理解为是一个女的,是一位小伙子思念一位姑娘,你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姑娘思念一位小伙子。你还可以把它理解成是一个君王在思念贤臣。也可以理解为他的臣子在思念贤君,君主。
师:一直到今天,没有人能够说清楚这首诗究竟表达了什么意思,这就叫朦胧美。比如今天你读了这首诗,你就可以用这首诗来表达你心中所思念的一个人。也可以,不是人,也可以是一个物。也可以是一个大的一个理想:比如你希望出现一个美好的一个学校,一个美好的班级,一个美好的国家,这都是可以的。这就是给我们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我觉得这首诗它朦胧美,主要是体现在“伊人”的朦胧上,明白了吗?不要把它说的太清楚,说清楚了,反而,这种美啊,就不存在了。孩子们,要记住,文学作品表达思想情感的时候,它不会直白浅陋的表达,它一定要借助形象,委婉、含蓄的来表达,这就是文学的任务。文学从来不直白、浅陋的表达,懂了吧?
那么你喜欢的那种直白浅陋那不是文学,那叫什么?那叫生活当中的常理了。比如你们看那个春节联欢会,那个谁一出来,就说“我想死你们了。”那人叫什么呀?
生:冯巩。
师:冯巩。一出来就说我想死你们了,你看多直白、浅陋啊,对不对啊?一点也不含蓄,也不委婉。我想死你们了,我们一听就是假的。不美,对不对啊?
诗人在表达“我想死你们”这样情感的时候,绝对不会用这样直白、浅陋的话,他怎么说呢?他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我想死你了。”但是它美,对不对呀?记住文学的特点。
师:好,同学们。我们接着说,这首诗啊,它还有一个朦胧的地方。就是我们看,在这首诗里面有这样的词,叫“溯洄”。还有一个叫“溯游”。
师:什么叫“溯洄”啊?
生:逆流而上。
师:那“溯”是什么意思啊?
生:逆。
师:对,逆,往上走,叫“溯”。对吧?上溯,上溯,是不是这意思?所以“溯”本身,同学们要记住了它就是逆流的意思,那么“洄”是什么意思?
学生小声讨论
师:注意了,“洄”这个字的本字就是这个字“回”。
板书:回
师:这个字它最早的写法就是这样画圈圈这样的一个字。
板书:回(如图)
师:因此“回”这个本来的意思就是河流弯弯曲曲的意思,河流弯弯曲曲的意思,后来人们给它加了个三点水,专门来表现河流弯弯曲曲的,而它这个本字呢,则去表示其他的意思去了,比如说来回的回,我回家了,表达这个意思去了。所以我们要搞清楚这个字,这个“洄”字的本义就是河流弯弯曲曲的意思。因此“溯洄”是什么意思?沿着弯弯曲曲的河道逆流而上。这就叫做“溯洄从之”,这样去找他。
师:那么“溯游从之”呢?我们书上说是顺流而下,我就觉得这个解释有点问题。他本来是逆流而上,怎么一会儿就逆流而下了呢?那个人就在那个地方,你逆流而下,还能找到他吗?肯定找不着了,对不对呀?因此就有人讲了这个“游”啊,不能翻译成顺流而下。
师:大家看这个里,“溯”跟这个“溯”是不是一样的呀?因此,它仍然是“逆”,对不对啊?仍然是“逆”,因此这里的“游”是什么意思了呢?是直,大家看,上面是弯弯曲曲的河道,那么这里的“游”就应该是直的河道。我沿着直的河道,逆流而上去找他。对呀。通过这样我们就可以猜测了,同学们。那个“伊人”啊,他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宛在水中央。对不对啊,那么,他的那个位置究竟在哪儿呢?我们通过这个,我们好像能够给他画出来哎,我们能够给他画出来,你看?沿着这个弯弯曲曲的河道。我们说弯弯曲曲的这是河道,如果水往这流的话,往上走,这就是“溯”,对不对啊?沿着弯弯曲曲的。
师:那么我们再看,它说“道阻且右”,对不对啊,什么情况下“道阻且右”呢?是溯洄的时候“道阻且右”还是溯游的时候“道阻且右”?
生:溯洄。
师:溯洄的时候“道阻且右”,也就是说这个弯弯曲曲的河道应该是在某一个参照物的右边。这里有一个参照物,在这个参照物的右边。因此,我们假设一下,这个参照物是一个直的水道。这个水是往这流,它“溯”是往上走,对不对啊?
师:好,那同学们就可以猜了,这是直的水道,这有一个弯弯曲曲的水道。好像这两个水道有一个交结的地方,有一个交结的地方,大概他所追寻的那个伊人呢,好像是在这两条河大概交汇处,在这样一个不远的地方,我“溯洄从之”的时候怎么样,我“溯游从之”的时候怎么样?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我们这是完全是推测想象的啊。有没有学者这样讲呢?也有,有一个著名的学者叫余冠英他就是这样来解释的。我觉得解释的有一定的道理。
师:好,同学们,看,还表现朦胧美的,还有一个地方,它说“所谓伊人”这个词大家经常用吧?
板书:所谓
师:小伙子,你来讲一讲,什么意思?
生:所谓就是解释一个词语的时候,它说这个词语什么意思,就是所谓什么什么。
师:你坐,你来说,“所谓”是什么意思?“谓”是什么意思?
师:“所谓伊人”,所说的,同学们你看,很有意思了。同学们,所说的“伊人”,“伊人”就是那个人。我把它翻译出来:所说的那个人。
师: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别人呢,应该是都说他好。我就认为他也是好的,所以我就愿意去和这样的好人去交往,我就去追求他,可是追求他容易吗?能追到吗?结果我“溯洄从之”怎么着,我“溯游从之”怎么着,都不好追是不是?从这里我们来看,这个“伊人”是大家都认可的一个好人,这就叫“所谓伊人”。明白了吧?好。大家再看,它的朦胧美还表现在哪里呢?表现在“宛在”,大家看出现了几次?
生:三次。
师:什么叫宛在?
生:好像在。
师:好像在,就是真的在吗?对不对?
生:不对。
师:不对,好像在就是不在,好像在就是不在!但是他为什么说好像在呢?他心中想象的。他应该在,他如果在,该是多么的好?可实际上他在不在?他不在。明白了吧,同学们?好,明白了,把这首诗来完整的读一遍。
启发,引导,问题推进在这一部分中,程老师真是巧妙至极。学生不懂的,一点点引导,激活思维。学生是在说不出的,就点拨关键词,然后继续艰难前行,即使很慢,只要学生有收获,课堂有生成,就不放弃。从对伊人的费解,诗歌语言的委婉含蓄,在再到溯洄,溯游的理解,最后到所谓,宛在,这一系列关键词的揣摩,无不体现程老师研读教材的精心,课堂引导,点拨艺术的高妙。
学生齐读全诗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