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治理有哪些误区?

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社会和组织的宝贵资产,像工业时代的石油和电力一样驱动万物,然而如果石油的杂质太多,电流的电压不稳,数据的价值岂不是大打折扣,甚至根本不可用,不敢用,因此,数据治理是大数据时代我们用好海量数据的必然选择。

但大家都知道,数据治理是一项长期而繁杂的工作,可以说是大数据领域中的脏活累活,很多时候数据治理厂商做了很多工作,但客户却认为没有看到什么成果。大部分数据治理咨询项目都能交上一份让客户足够满意的答卷,但是当把咨询成果落地到实处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很可能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风景。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是每一个做数据治理的企业都值得深思的问题。

可以说在业界,大家都为如何做好数据治理而感到困惑。笔者涉猎大数据治理领域有6年多的时间,负责过政府、军工、航空、大中型制造企业的数据治理项目。在实践当中有过成功的经验,当然也经历过很多失败的教训,在这些过程中,笔者一直在思考大数据治理究竟是在治理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合理目标?中间应该怎么避免走一些弯路?下面是笔者曾经趟过的坑,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借鉴意义。

误区一:客户需求不明确客户既然请厂商来帮助自己做数据治理,必定是看到了自己的数据存在种种问题。但是做什么,怎么做,做多大的范围,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业务部门、技术部门、厂商之间如何配合做……很多客户其实并没有想清楚自已真正想解决的问题。数据治理,难在找到一个切入点。以笔者的经验来看,如果客户暂时想不清楚需求,建议先请厂商帮助自己做一个小型的咨询项目,通过专业的团队,大家一起找到切入点。这个咨询项目工作的重点应该是数据现状的调研。通过调研数据架构、现有的数据标准和执行情况,数据质量的现状和痛点,客户目前已经具有的数据治理能力现状等,来摸清楚数据的家底。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由专业的数据治理团队帮助客户设计切实可行的数据治理路线图,双方取得一致的基础上,按照路线图来执行数据治理工作。其实客户很多时候并不是没需求,只是需求相对比较笼统,模糊不清晰,双方可以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找到真正目标,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样才不致于后续花更多的钱来交学费。总结:数据治理工作,一定要先摸清楚数据的家底,规划好路线图,切忌一上来就搭平台。

误区二:数据治理是技术部门的事在大数据时代,很多组织认识到了数据的价值,也成立了专门的团队来负责管理数据,有的叫数据管理处,有的叫大数据中心,有的叫数据应用处,名称不一而足。这些机构往往由技术人员组成,本身的定位也属于技术部门,它们的共同点是:强技术,弱业务。当数据治理项目需要实施的时候,往往就是由这些技术部门来牵头。技术部门大多是以数据中心或者大数据平台为出发点,受限于组织范围,不希望扩大到业务系统,只希望把自已负责的范围管好。但数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往往是业务>技术。可以说大部分的数据质量问题,都是来自于业务,如:数据来源渠道多,责任不明确,导致同一份数据在不同的信息系统有不同的表述;业务需求不清晰,数据填报不规范或缺失,等等。很多表面上的技术问题,如ETL过程中某代号变更导致数据加工出错,影响报表中的数据正确性等,在本质上其实还是业务管理的不规范。笔者在与很多客户做数据治理交流的时候,发现大部分客户认识不到数据质量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只想从技术维度单方面来解决数据问题,这样的思维方式导致客户在规划数据治理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到建立一个涵盖技术组、业务组的强有力的组织架构,能有效执行的制度流程,导致效果大打折扣。总结:数据治理既是技术部门的事,更是业务部门的事,一定要建立多方共同参与的组织架构和制度流程,数据治理的工作才能真正落实到人,不至于浮在表面。

误区三:大而全的数据治理出于投资回报的考虑,客户往往倾向于做一个覆盖全业务和技术域的,大而全的数据治理项目。从数据的产生,到数据的加工,应用,销毁,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他们希望都能管到。从业务系统,到数据中心,到数据应用,里面的每个数据他们希望都能被纳入到数据治理的范围中来。但殊不知广义上的数据治理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括很多内容,想在一个项目里就做完通常是不可能的,而是需要分期分批地实施,所以厂商如果屈从于客户的这种想法,很容易导致最后哪个也做不好,用不起来。所以,我们需要引导客户,从最核心的系统,最重要的数据开始做数据治理。怎么引导客户呢?这里要引入一个众所周知的概念:二八原则。实际上,二八原则在数据治理中同样适用:80%的数据业务,其实是靠20%的数据在支撑;同样的,80%的数据质量问题,其实是由那20%的系统和人产生的。在数据治理的过程中,如果能找出这20%的数据,和这20%的系统和人,毫无疑问,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如何说服客户,从最重要的数据开始做起呢?这就是我们在误区一中谈到的:在没有摸清楚数据的家底之前,切忌贸然动手开始做。通过调研,分析,找出那20%的数据和20%的系统和人,提供真实可靠的分析报告,才有可能打动客户,让客户接受先从核心系统,核心数据开始做起,再渐渐覆盖到其他领域。总结:做数据治理,不要贪大求全,而要从核心系统,重要的数据开始做起。

误区四:工具是万能的很多客户都认为,数据治理就是花一些钱,买一些工具,认为工具就是一个过滤器,过滤器做好了,数据从中间一过,就没问题了。结果是:一方面功能越做越多,另一方面实际上线后,功能复杂,用户不愿意用。其实上面的想法是一种简单化的思维,数据治理本身包含很多的内容,组织架构、制度流程、成熟工具、现场实施和运维,这四项缺一不可,工具只是其中一部分内容。大家在做数据治理最容易忽视的就是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但实际上所有的活动流程、制度规范都需要人来执行、落实和推动,没有对人员的安排,后续工作很难得到保障。一方面治理推广工作没人做,流程能否坚持执行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没有相关的数据治理培训,导致大家对数据治理的工作不重视,认为与我无关,从而导致整个数据治理项目注定会失败。建议大家在做数据治理的时候将组织架构放在第一位,有组织的存在,就会有人去思考这方面的工作,怎么去推动,持续把事情做好,以人为中心的数据治理工作,才更容易推广落地。有一位国外的数据治理专家说得好,Data Governance is governance of people; Data behaves what people behave。翻译过来就是:数据治理是对人的行为的治理。对于组织而言,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数据治理实质上是一项覆盖全员的、有关数据的“变革管理”,会涉及到组织架构,管理流程的变革。

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话说回来,我们看看国内的情况,在金融业和一些大的企业,可能会建立专门的组织来负责数据治理工作,但是某些政府和中小型企业,他们出于成本的考虑,往往没有这方面的预算。这种时候就需要折衷考虑,让已有岗位上的人,兼职负责数据治理的某个流程或功能。这样会加大现有岗位人员的工作负担,但是不失为一种折衷的方式,重点是要责任到人。现场的实施和运维也非常重要,尽管数据治理有向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的趋势,但是到目前为止,数据治理更多还是一种服务工作,而不仅仅是一套产品。因此,配置足够强的实施顾问和实施人员,帮助客户逐步打造自身的数据治理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总结:记住,做数据治理不是去逛逛shopping mall,选几样称心应手的工具回来就万事大吉了。开展好数据治理不能迷信工具,组织架构、制度流程、现场的实施和运维也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误区五:数据标准难落地很多客户一说到数据治理,马上就说我们有很多数据标准,但是这些标准却统统没有落地,因此,我们要先做数据标准的落地。数据标准真正落地了,数据质量自然就好了。但这种说法其实混淆了数据标准和数据标准化。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数据标准是一定要做的,但是数据标准化,也就是数据标准的落地,则需要分情况实施。要做数据标准,我们首先需要全面梳理数据标准。而数据标准的全面梳理,范围很大,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组织内部的标准等等,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甚至都可以单独立一个项目来做。所以,首先需要让客户看到梳理数据标准的广度和难度。其次,就算是花很大精力梳理,也很难看到效果,结果往往是客户只看到了一堆Word和Excel文档,时间一长,谁也不会再去关心这些陈旧的文档。这是最普遍的问题。在金融业,或者像国家安全等一些特殊行业,数据标准的执行力度较好,而在政府和普通企业,数据标准基本上就是一种摆设。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大家对数据标准工作的不重视。二是国内的企业做数据标准,动机往往不是为了做好数据治理,而是应付上级检查,很多都是请咨询公司,借鉴同行业企业的标准本地化修改而成,一旦咨询公司撤离,企业本身是没有数据标准落地的能力的。但数据标准的落地,也就是数据标准化,其实一定要注意分情况进行,至少要分两种情形:一类是已经上线运行的系统,对于这部分信息系统,由于历史原因,很难进行数据标准的落地。因为改造已有系统,除了成本以外,往往还会带来不可知的巨大风险。第二类是对于新上线的系统,是完全可以要求其数据项严格按照数据标准落地的。当然,数据标准是否能顺利落地,还与负责数据治理的部门所获得的权限直接相关,倘若没有领导的授权和强力支持,你是无论如何无法推动“书同文车同轨”的,要做到这一点,请先确认你背后站着说一不二的秦始皇,或者你本身就是秦始皇。别抱怨,这就是每个做数据治理的团队面临的现状。

总结:数据标准落地难是数据治理中的普遍性问题,实施过程中需要区要分遗留系统和新建系统,分别来执行不同的落地策略。

误区六:数据质量问题找出来了,然后呢?辛辛苦苦建立起来平台,业务和技术人员通力合作,配置好了数据质量的检核规则,也找出来了一大堆的数据质量问题,然后呢?半年之后,一年之后,同样的数据质量问题依旧存在。发生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形成数据质量问责的闭环。要做到数据质量问题的问责,首先需要做到数据质量问题的定责。定责的基本原则是:谁生产,谁负责。数据是从谁那里出来的,谁负责处理数据质量问题。这种闭环不一定非要走线上流程,但是一定要做到每一个问题都有人负责,每一个问题都必须反馈处理方案,处理的效果最好是能够形成绩效评估,如通过排名的方式,来督促各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处理数据质量问题。

这其实还是要追溯到我们在误区二里谈到的:要建立组织架构和制度流程,否则数据治理工作中的种种事情,没有人负责,没有人去做。总结:数据质量问题的解决,要形成每一个环节都有确定责任人的闭环机制和反馈机制。

误区七:你们好像什么也没做?很多数据治理的项目难验收,客户往往有疑问:你们做数据治理究竟干了些啥?看你们汇报说干了一大堆事情,我们怎么什么都看不到?发生这种情况,原因往往有前面误区一所说的客户需求不明确,误区三所说的做了大而全的数据治理而难以收尾等,但还有一个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没有让客户感知到数据治理的成果。用户缺乏对数据治理成果的感知,导致数据治理缺乏存在感,特别是用户方的领导决策层,自然不会痛快地对项目进行验收。遇到这种情况,一句“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是无济于事的。一个项目从销售、售前、到组织团队实施,多少人付出了辛勤的汗水。重要的是让客户认识到项目的重要价值,最终为所有人的付出买单啊。在我看来,在数据治理的项目需求阶段,就应该坚持业务价值导向,把数据治理的目的定位在有效地对数据资产进行管理,确保其准确、可信、可感知、可理解、易获取,为大数据应用和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并设计数据治理的可视化呈现效果,诸如:管理了多少元数据,是否应该用数据资产地图漂亮地展示出来。管理了多少数据资产,哪些来源,哪些主题,来自于什么数据源,是否应该用数据资产门户的方式展示出来。数据资产用什么方式对上层应用提供服务,这些对外服务是如何管控的,谁使用了数据,用了多少数据,是否应该用图形化的方式进行统计和展现。建立了多少条清洗数据的规则,清洗了多少类数据,是否应该用图表展示出来。发现了多少条问题数据,处理了多少条问题数据,是否应该有一个不断更新的统计数字来表示。数据质量问题逐月减少的趋势,是否应该用趋势图展现出来。数据质量问题根据部门、系统的排名,是否应该加在数据质量报告中,提供给决策层,帮助客户进行绩效考核。数据分析、报表等应用,因为数据问题而必须回溯来源和加工过程的次数,是否应该统计逐月下降的趋势;之前的回溯方式,和现在通过血缘管理更清楚地定位问题数据产生的环节,这两者之间进行对比,节省了客户多少时间和精力,是否应该有一个公平的评估,并提交给客户。用户之前找数据平均使用的时间,现在找数据平均需要的时间,是否能通过访谈的方式得到公平的结论,提交给客户。……以上这些都是提升数据治理存在感的手段。除了这些之外,时常组织交流和培训,引导客户认识到数据治理的重要性,让客户真正认识到数据治理工作对他们业务的促进作用,逐步转移数据治理的能力给客户等,这些都是平时需要注意的工作。总结:传统的数据治理工作不重视效果的呈现,我们做数据治理工作,一定要从需求开始,就想办法让客户直观地看到成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大数据厂商提出来数据治理的各种理念,有的提出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治理,有的提出以用户为中心的自服务化数据治理,有的提出减少人工干预、节省成本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数据治理,在面对这些概念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要对数据现状有清晰的认识,对数据治理的目标有明确的诉求,另一方面还要知道数据治理中各种常见的误区,跨越这些陷阱,才能把数据治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项目取得成效,做到数据更准确,数据更好取,数据更好用,真正地用数据提升业务水平。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数据,人工智能,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