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和幸福究竟是什么?
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
幸福
人生经历在纯粹的物理层面与内心最深处存在和显示产生回响。
并不是指一直永久的处于幸福状态,而是指一天又一天的感觉满足和快乐,创造出我们称之为幸福的体验,是一种愉悦和满足感又叫:内心愉悦的疲惫。
意义
是生活的目的,活着的理由也是与外界之间的连接。
幸福是人生的各种时刻,而意义是我们的连接感。
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是什么?
时间对于我们来说具有不确定而有限,这样一种特性
它赋予我们的人生一种紧迫感和意义。
知识和智慧的区别是什么?
知识
知识是事实的数量,也是事实的积累。
智慧
智慧是辨别事物重要与否,并将其融入自己生活的一种能力。
它是我们频繁的反思,并一而再,再而三的自问生活前进方向是否正确?并不断调整,更加贴近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想要开口的时候,选择聆听也会得到持续一辈子的奖励——智慧。
智慧的标志:拥抱遗憾并放手。
死前必须知道的五个秘密分别是什么?
①忠于自我(更多反思)
遵从内心
有自律去倾听
反思并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有勇气去遵从
让工作与你最深层次的兴趣相吻合,也就是诚实面对自己的欲求。
忠于自我
就是选择清醒的活着(选择做最真实的自己,自己的人生终究由自己负责)。
什么是做自己?
①我是否遵从内心忠于自我?
②我的人生是否将精力集中于对我重要的事物之上?
③我现在是不是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
②不留遗憾(更多冒险)
我们最应该害怕的是因为不去尝试而留下遗憾,选那条可以书写最精彩故事的路。
遗憾就是出于恐惧而拒绝的机会,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做某件事,后悔没有把握机会;人生到头最大的恐惧是行事保守,一个错误都不犯。。
一定为人生所遇而进行尝试,拒绝被挫折击败,哪怕遭遇失败或者是拒绝,依然有勇气去尝试。
决定人生幸福的往往是我们在经历挫折后走出怎样的一步?(即,人其实活的就是个心态)
是活在恐惧之中,还是集中精力于实现我们想要的。我们每次选择保守的做法时,都会进一步偏离我们最真实的自我。我们每次选择不按照内心所想的方向前进时,都会为将来的遗憾埋下种子。
③化身为爱(更多爱意)
爱,无论接受或付出,是幸福、有意义的人生的根本构件。
做个富有爱心的人
①爱自己
能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有清楚的自我认知并看见自己的价值。
②爱身边的亲人、朋友
将人作为优先事项为深刻的友谊留出空间,确保每天都要问自己是否有带着爱意来对待亲近之人?
当我们选择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化身为爱,当我们选择爱与善作为处世之道时,幸福自然会来到我们身边。付出爱,它会以幸福的模样回到我们身边。
③与人为善
不仅仅是获取爱,甚至不是对亲近之人付出爱,而是在整个人生里将爱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予以体现,真正的化身为爱我们自己会得到转变。
可以行善,但切勿为恶。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④活在当下(更多享受)
活在当下意味着要完全享受人生的每一刻,不要去评判我们的人生,而是完全的去生活。这意味着我们不应只关注过去或者未来,还要带着感激和使命感去体验每时每刻,这意味着每时每刻我们都有能力选择满足与幸福。
智者把每一天都是为上天的极佳馈赠。幸福的人无论在哪儿、无论做什么,都是全心全意的生活。
我们有能力活在当下这一时刻。我们总是可以找到幸福,我们永远有选择的权力和能力。
你无法改变过去,也无法掌控未来,你能做的只有全心全意地活在当下、回到当下。
专注品味那些特别的时刻,掌控思维的能力,自己掌控生命赋予的意义,而不是别人赋予,是你自己赋予。人生不在于发生了什么,在于你如何应对?
⑤多奉献、少索取(更多回馈)
那些知道世界对他们有何期望的人,永远不会抛弃自己的生命。
人生的两大任务:就是找到自我和忘却自我。
你无法带走一切,但你可以留下些什么。发现爱、服务他人以及与更宏大意义相联系才是人类灵魂的真正食粮。
应该怎么做?
自然学习
知晓和实验
思想和言语是决定我们人生状态的一系列事件的有力开端。
思想决定语言,语言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
不要批判生活要用心去过睿智的人不惧怕死亡。
安然离世
安然离世就是不抱怨、继续充满活力,并且让活着的人知道死亡没什么,是人生的一部分。这是我们给世界的最后一份礼物,我们最后一次给人带来直接影响的事件就是死亡。
人生没有后悔药,现在开始永远不晚
种树的最好时间是20年前,其次是现在。
后记总结与感悟
知晓和实验,让我想起以前读过心理学书籍的时候一种:认知行为疗法。
突然发觉很多事情、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你只有先了解什么是正确的,然后以此为标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不断调试、修整,一直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拥有聆听的自律就是让我们经常反思;还要有行动的勇气就是让我们能够把懂得的道理落地实践、践行并内化成自己的能力。
忠于自我、不留遗憾、化身为爱、活在当下和多奉献、少索取。多么简单朴实的道理,人往往都是知易行难。这也解释了为何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被那么多人推崇。
对于成功而言:知道和做到各占一半,做到有时候甚至比知道还要重要些。
希望读者朋友们和我一样在明白这些道理的基础上,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把这五个方面内化成自己像呼吸一样自主运行的模式,早日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为之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