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视界119| 管仲:仁,但器量有点小

图片发自App

管仲,姓管名夷吾,字仲,齐国人,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公元前645年死。齐桓公尊之“仲父”。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评论了他。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

问子西,曰:“彼哉!彼哉!”

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论语·宪问》14·9)

子产是郑穆公的孙子,郑国的相,姓公孙名侨,字子产,郑国大夫,做过正卿。

春秋时有三个子西,一个郑国的子西,也即公子夏,字子西,公子騑之子,与子产、子展(公孙舍之)同为郑穆公之孙,为同宗兄弟。鲁襄公十九年(郑简公十二年,公元前554年),郑穆公之子司徒子孔执掌政事专断引发郑简公的不满,也引起郑国人的担忧,于是子展、子西就率领国都的人讨伐他,杀了他并分了他的家产,时郑简公年幼,“子展当国,子西听政,立子产为卿”。子产开始登上郑国政治舞台。

一个是楚国令尹,即楚公子申,芈姓,熊氏,名申,字子西。公元前585年,在晋、楚争霸的系列战争中,公子申帅楚国的申、息两地之师援救被晋国入侵的蔡国,晋国不战而退。公元前479年,在楚国白公之乱中被杀。

还有一个也是楚国大夫,即斗宜申(?—前617年),芈姓,斗氏,名宜申,字子西,若敖氏后裔,约于楚成王二十七年(前645年)接替斗子良出任楚国司马。公元前617年,斗宜申与子家勾结,策划杀死楚穆王,阴谋败露后被处死。

钱穆认为,本章所说的子西应当是郑国的子西,一是子产、子西为同宗兄弟,且相继执政,齐、鲁间人熟知此两人,且本章是承《论语·宪问》第8章而来,讨论是的郑国的事,故连带问及;二是《论语》记孔子评论当时人物,多在齐、晋、郑、卫诸邦,并多在鲁哀公、鲁定公以前,而楚的宜申因谋乱被杀,公子申既是楚人,又当时尚在,孔子弟子当不问及。(钱穆,《论语新解》,九洲出版社,2011年)

伯氏是齐国的大夫,骈邑是伯氏的采邑。没齿,死,如我们平时所说的“没齿不忘”。

这一章里,有人问孔子对三个人的评价。

有人问子产是个什么样的人,孔子说:“子产是个有恩惠于人的人。”

又问子西,孔子说:“他呀!他呀!”孔子没作进一步评论,大概他的意思也就是一般般,没有什么贡献,没有恩惠于人。

又问管仲,孔子说:“他是个有才干的人。他把伯氏骈邑的三百家夺走,使伯氏终生吃粗茶淡饭,直到老死也没有怨言。”

关于齐国“伯氏”的历史记载很少,大概是伯氏有罪,管仲为相,削夺其采邑,因管仲的处理合理合法,所以伯氏没有怨言。

根据孔子对子产“惠人”的评价,孔子对管种的评价大概是“仁人”,因为在《宪问》篇,孔子就说管仲是仁人。因此,本章中的“人也”当为“仁人也”之误。

齐襄公时,齐国政治混乱。管仲、召忽保护公子纠逃到姥姥家鲁国,鲍叔牙保护公子小白逃到姥姥家莒国。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齐襄公,自立为君。次年,公孙无知被被杀。齐国人准备重立君主。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均想回国即位。在这一场争位赛中,公子小白上位,是为齐桓公,并迫使鲁国杀死了公子纠。公子纠被杀后,召忽自杀,管仲没有自杀,经过鲍叔牙的推荐,归服于齐桓公,并当上了齐国的宰相。

子路认为管仲不仁。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论语·宪问》14·16)

九合诸侯是指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盟会。不以兵车:即不用武力。如其仁,这就是他的仁德。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子贡也对管仲之仁提出了疑问。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宪问》14·17)

微是没有的意思,宋朝范仲淹《岳阳楼记》有“微斯人,吾论语与归?”句,微即没有的意思。被,同“披”;衽,衣襟;“被发左衽”是当时的夷狄之俗。谅是遵守信用,这里指小节小信。自经,上吊自杀。渎,小沟渠。

子贡问:“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呀。”

在肯定了管仲是一个仁的同时,孔子也对管仲作出了负面的评价,认为管仲器量小。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

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

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论语·八佾》3·22)

本章有很多需要解释的地方,我们一个一个来:

第一,关于“管仲之器小”。这里就是器量的意思。孔子说管仲器量小,为什么?前面说过,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霸诸侯”,“一匡天下”,器量够大的了,为什么还说他器量小呢?从史籍来看,史料不够多。有观点以齐桓公伐蔡之事来说明。《左传》记载,齐桓公从蔡国娶了妃子,一天,“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绝之也。蔡人嫁之。”齐桓公和蔡姬在园子里坐船游览,蔡姬故意摇动游船,使齐桓公摇来晃去。齐桓公害怕,脸色都变了,叫她别摇,蔡姬不听。齐桓公很生气,把她送回蔡国,但并不是断绝婚姻关系。蔡国人却把蔡姬改嫁了。鲁僖公四年春(公元前656年),“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于是有人就认为,这件事虽然说明的是齐桓公器量小,但管仲为相,也说明管仲在这件事上器量也够小的。但这件事不足以证明管仲器量小。(马恒君,《论语正宗》,华夏出版社,2007年)钱穆认为,孔子“盖指管仲即以功业自满。若以管仲比之周公,高下显见矣。”但这一说法,显然也没有足够的史料支撑。(钱穆,《论语新解》,九洲出版社,2011年)

第二,关于管仲不俭。关于“三归”,一种说法是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说管仲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摄是兼任的意思。另一种说法是管仲娶了三个夫人。古代“妇人谓嫁曰归”,《战国策·东周》有“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国人非之。管仲故为三归之家,以掩桓公,非自伤于民也。”齐桓公在自己的宫室里建了七个市场,有七百多嫔妃宫女,住的地方都成了一条街了,国人指责齐桓公。管仲就故意给自己娶了三个夫人,住在三个院子里,来替桓公分谤,以掩盖桓的错误,不是主动招致国人的批评。”管仲自己娶了三个夫人,让国人也说自己不俭朴,以掩盖桓公的行为。这种解释较为合理。

第三,管仲不知礼。诸侯的宫室,可以“树塞门”,可以“有反坫”,管仲也有。孔子认为,管仲越礼了,管仲不知礼。树是树立;塞门是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坫(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

但是,如果我们把本章前后连续起来看,管仲因为“有三归,官事不摄”,“树塞门”、“有反坫”,而理解为管仲不知礼、器量小,似乎也是可以的。

总之,孔子虽然认为管仲不俭、不知礼,但也认为管仲达到了仁,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还是充分肯定其历史贡献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新视界119| 管仲:仁,但器量有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