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岱:人是一切问题的根源(点评视角训练营4/90)

“作为咨询师的人”,是说对某些人而言,咨询师只是一种职业;而“作为人的咨询师”,是说咨询师首先要把自己当人看,才能为他人服好务。很难想象,一个不把自己当人(以专家角色自居)的咨询师,能不能说人话,能不能做人事。因为人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这句话对咨询师和求助者都适用。

——李克富

伪专家

存在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在咨询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下的进行的,它没有类似行为主义那样标准化的操作过程。实质上,它是求助者和咨询师之间,以存在一人本主义的的人生哲学为准绳,围烧着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平等、自由”地讨论。

这一理论相信,求助者具有自我实现的能力,强调和谐的治疗关系一一即真实的、真诚的、团结的、正直而诚实的,没有保守的偏见。让求助者感受到一种和谐、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的氛围,是治疗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在这样的一种治疗关系中,求助者无限的“潜能”便可进发出来,推动求助者直逼“自我实现”的顶巅,获得“自我高峰体验”。

“自我及自我概念”的理论,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非常重要。《卡尔·罗杰斯文选》中曾这样论述:一个人看待他自己的方式,是预测将发生行为的最重要因素,因为伴随现实的自我概念,还有一种对外界现实和该个体认为他所处境况的真实的感知。

放过自己

这个自我是个体经验的某些方面的自然衍生物,新生的婴儿其内在体验是一个相对无差别的、构成其现实感觉及领悟的总和,随着实现倾向把婴儿推向感知潜能的维持及发展时,与其他重要人物(如父母)的交互作用出现,这时某些感觉和领悟变得可以区分了,婴儿的部分生理体验变成了“自我”或“自我概念”。

罗杰斯说:“心理治疗是一种潜在的、有竞争力的个体身上已存在的能力的释放。”

如果咨询的过程满足三个条件,即和谐的咨询关系、咨询师对求助者无条件积极关注、咨询师对求助者共情的理解,那么,求助者身上这种“已存在的能力”就很有可能释放出来。

因而,采取人本主义理论取向的心理咨询师,在咨询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真诚和一致,敏锐地与求助者联系在一起,时刻关注求助者内心的体验,创造一种自由、平等、关注、温暖、真诚的气氛。

当然,这样的气并不是靠单纯的说它们存在而传送达给求助者的,作为咨询技巧,咨询师只能通过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接纳,从而以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传递这种信息,同时把握求助者的情感体验,建立起和谐的咨询关系。

咨询师真诚的接受、共情与陪伴,让求助者对自己的感受清晰化,发现自己失去的体验,并逐渐把这种体验融入自我概念中,变成一个更加完整和一致的人。所以,这种人本主义心理学“咨询关系”存在的本身,就具有治疗作用。

在这样的气氛中,求助者可以宣泄他们对表达自己的恐惧,并且与真实的内在自我取得不断密切的联系,而求助者越能深切地感觉到这些氛围,他获得的就越多,从而促使求助者不断地向内审视自我,激发自我实现的潜能、相信自我存在价值、接纳自我的弱点,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成长。

套中人

人本主泛指ー种思想体系,它主要强调人的利益、价值和个人的尊严与自由。

人被视为一种自由的力量,有能力选择他或她所愿意的任何行动路线。由于有这种自由,个人必须对他或她的行为负责。

很明显,人本主义强调自由,必然反对决定论观点,也反对自然一元论和还原主义机械论。

人本心理学家一般都同意人具有一种内在的潜能趋向生长和自我实现。但是,除少数自我实现者外,多数人的发展,由于社会的和环境的障碍,而受到堵塞或牵制。特别是由于强大的、专家的、官僚的制度,都有可能使人丧失人性。

人本心理学家试图建立一种主观经验心理学,目的在于探索存在、意志自由、价值观念和人的潜能等问题,不是在一种分析的、科学的意义上,而是指向个人的解敌,摆脱那些阻碍个人发展的文化羁绊。

人本主义在心理治疗领域已作出重要贡献,需要提醒的是:一定不要脱离人和人的问题。

部分摘引自:【美]J.P.普查林、[美]克拉威克著的《心理学的体系理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闻岱:人是一切问题的根源(点评视角训练营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