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巴尔扎克《高老头》(节选)导读

一、内容概括

长篇小说《高老头》一共6章,故事发生在1819到1820年间。巴黎城中肮脏街区的一条街上有座破旧的伏盖公寓。公寓里住着二十几名房客。主要房客有退休的面包商高里奥老头,外省淳朴大学生拉斯蒂涅和在逃的苦役犯伏脱冷等。拉斯蒂涅从外省来到巴黎学法律,但经不住浮华社会风气的引诱,在表姐鲍赛昂子爵夫人介绍下,成了高老头二女儿但裴娜(银行家纽沁根妻子)的情夫,企图通过她进入上流社会,发财致富。然而他的打算被伏脱冷识破,伏脱冷为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财的秘密,并设计了一个“杀人见血”的暴富计划。但不久,鲍赛昂夫人因被情夫抛弃,被迫离开了巴黎,伏脱冷也因被同住的房客出卖而重新被捕。高老头在妻子早年病逝后,对两个女儿娇生惯养,利用金钱的力量将二人都送入了上层社会,但没想到当钱被女儿榨干以后,女儿们都不理睬他了,最终他惨死在伏盖公寓里。拉斯蒂涅目睹了鲍赛昂夫人、伏脱冷,特别是高老头的悲剧,在埋葬了高老头之后,也埋葬了自己的良心。本选文描写的就是高老头临死之前的情形。

二、作者简介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0)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伟大作家。生于杜尔市中产阶级家庭。1829年发表的长篇历史小说《舒昂党人》,标志其迈出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此后20年间,他以顽强的毅力和敏捷的才思出版了大量的名作。巴尔扎克将他的全部作品命名为《人间喜剧》。这一小说总集包括96部长、短篇小说,塑造了2000多个人物,被誉为“法国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人间喜剧》的中心主题是揭露金钱罪恶。在这一主题下,作家真实地反映了拿破仑时期、王政复辟时期和七月王朝时期的社会生活,特别是描写了1816-1848年间法国社会资产阶级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攻击,揭示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制度的历史必然规律。作家用典型化的描写,暴露了金钱关系对社会各个方面的控制和拜金风习下发生的一幕幕惨剧,尤其是成功地描写了许多家庭的悲剧,表明了新近得势的资产者也将毁于金钱与财富竞争的思想。作品也体现了当时社会中寻找新的社会力量的努力,塑造了一批“属于未来的人”的共和主义者形象。因此,恩格斯称赞《人间喜剧》包含着“了不起的辩证法”。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幻灭》、《高利贷者》、《古物陈列室》、《红色旅馆》、《驴皮记》、《交际花盛衰记》等。

三、《高老头》的主题

通过对1820年前后发生在巴黎下层社会的伏盖公寓和上流社会鲍赛昂子爵夫人客厅等场景中故事的描写,揭露了资本主义初期金钱泯灭人性,拜金主义使人道德沦丧的丑恶现实。作品通过鲍赛昂夫人等人的命运展示了封建贵族日益没落、资产阶级上升得势的历史趋势;通过伏脱冷的命运,表现了资产者之间相互掠夺的残酷性;通过拉斯蒂涅的堕落过程,反映了资本主义拜金风气对青年一代的毒害。小说勾画出一幅王朝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的生动图画。

四、人物高老头的形象

本篇选文是刻画高老头形象的重点篇章。高老头是个通晓资本主义发财原则,却不懂得其人生哲学的资产者的悲剧典型。他曾利用粮食投机和政治投机大发其财,是金钱社会中的暴发户;然而,他在家庭中却无限溺爱女儿,用金钱满足其一切愿望,没有看到女儿们用感情在掠夺他,最终成为金钱关系的牺牲品。只有当钱财被女儿们榨干后,他才在临终的哭嚎中有所醒悟。高老头临终哭嚎这一篇文字,被誉为“千古绝唱”,也是一篇对金钱罪恶的血泪控诉书。一方面,作家描写了高老头对女儿思念的那种“父爱基督”般的感情:“看不见孩子,做父亲的等于入了地狱”。他忍受着疼痛,回想着女儿们小时候父女相距的快乐情景。另一方面,从女儿们都不看望临死父亲的残酷现实,又使得高老头领悟到:“做父亲的应该永远有钱,应该拉紧儿女的缰绳,像对付狡猾的马一样。”与父亲的哭嚎场景相比较,在他的女婿和女儿们那里,却是对无钱父亲的无情冷漠。甚至在送葬的行列中,只有两辆“有爵徽的空车”。在《父亲的死》中,作品还通过拉斯蒂涅目睹高老头对女儿的思念和赌咒、两女儿

及其夫婿的行为态度,特别是在受到高老头之死的“教育”后,心理上的变化过程,揭示了金钱使他堕落的原因。在皮安训身上,则说明了在金钱社会中还有正直的人在。

五、本文现实主义创作的基本特征

从选文中也可以看到巴尔扎克现实主义创作的一些基本特征。

(1)他的创作特点是把情欲作为人物性格特征,用夸张的手法来突出人物身上的某种情欲,以形成其独特的个性。高老头临死时的惨状,特别是他交织着爱与恨的大段的哭嚎,就写出了他矛盾复杂的性格从而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2)巴尔扎克还善于从客观社会环境的关系中来刻画人物。作为一个来自外省的淳朴青年,拉斯蒂涅就是在巴黎社会腐化风气的熏陶下变成野心家的。在他性格演变过程中起到一锤定音作用的就是高老头的死。高老头惨死之前人们种种唯利是图的表现(包括高老头女儿女婿、伏盖太太以及房客等),就使他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而高老头的悲剧则使他彻底认识了现实社会拜金主义的本质,终于“埋葬了他青年人的最后一滴眼泪”,甘心堕落了。作家描写了恶劣环境引起的他的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最后使他下定决心与巴黎社会“拼一拼”(即同流合污),也就完成了这一形象的塑造。

(3)强烈的批判性。这一特点在选文中也比较突出,尤其是高老头大段的呼天抢地的哭嚎以及女儿最终也没有来为父亲送葬的描写,其间融注着作家对拜金主义罪恶的憎恨之情。

六、知识链接

1、《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小说总成的名称。其中包括96部长、短篇小说,塑造了2000多个人物,被誉为“法国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人间喜剧》的中心主题是揭露金钱罪恶。在这一主题下,真实地反映了拿破仑时期、王政复辟时期、七月王朝时期的社会生活,特别是描写了1816-1848年间法国社会资产阶级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攻击,揭示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制度的历史必然规律。作家用典型化的描写,暴露了金钱关系对社会各个方面的控制和拜金风习下发生的一幕幕惨剧,尤其是成功地描写了许多家庭的悲剧,表明了即将得势的资产者也将毁于金钱与财富的竞争的思想。作品也体现了在当时社会中寻找新的社会力量的努力,塑造了一批“属于未来的人”的共和主义者形象。因此,恩格斯称赞《人间喜剧》包含着“了不起的辩证法”。

2、典型化手法

典型化是指通过收集、分析大量的生活材料,从中提炼出最能体现某种人物或某种生活现象特点的素材进行整合、虚构,在艺术加工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艺术现象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文学创作中的典型化手法即表现为个性化与概括化的辩证统一,是通过个别形象来显示某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通过发生在个别形象身上的特殊的矛盾冲突,来揭示一定时代某种社会关系的普遍本质。

3、人物再现法

所谓人物再现手法,指作家让某一部小说中的主角或重要人物,在另外几部小说中重复出现,并通过这些人物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经历与所表现的特征,更深刻地揭示人物性格的各个侧面。由于这些人物的经历与性格特征相互联系,并在后几部中有所发展,使多部小说形成一个整体观。巴尔扎克成功地运用了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如他笔下的没落贵族子弟拉斯蒂涅,在《高老头》中还有良知,刚成为初出茅庐的野心家;可是在《纽沁根银行》里,他已成为投机的好手;到了《幻灭》中则当了男爵;在《不知道自己是演员的演员》中已上升为伯爵,还当上部长,成为无耻的政客。其他人物如伏脱冷、鲍赛昂夫人也曾在多部作品中再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18 巴尔扎克《高老头》(节选)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