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研读》273:乐毅列传(二)


          乐毅列传(二)



乐毅写信回复燕惠王说:

“臣我才干不济,不能奉承王命,以顺大王左右之心,恐怕伤及先王圣明,有害足下高义,所以才逃遁到赵国。现在足下派人历数我的罪过,臣我担心大王的侍从,既不能体察先王厚待我的原因,又不能明白臣我侍奉先王的真心,所以才不得不写信说明情况。”

“臣我听说过圣贤的君主不因为私情而赏赐厚禄,功劳大赏赐多,能担当者有位置。所以能识人授予封赏的,就是成功君主;根据行事才去结交的,则是立名之士。臣我私下里观察先王的举动,发现他具备超世君主之心,所以才借作为魏国使者到燕国的机会,切身实地观察先王。先王格外高看我,把我列入宾客之中,又提拔我高居群臣之上。他并没有和他的父兄宗亲大臣们商议,就任命我为亚卿。我自己也没有自知之明,自认为只要执行命令接受教导,就能侥幸免于难,所以没推辞就接受了任命。”

“先王指示我说:‘我对齐国有很深的积怨和愤怒,所以才不自量力,不顾及自己国力弱小,想要讨伐齐国复仇。’臣我说:‘齐国有霸国的余业,其部队很有作战经验。齐国常年练习兵甲,熟悉攻守之战。大王真想要讨伐,就必须联合天下反对齐国的力量才行。要想联合其他国家,第一个目标就是赵国。第二个目标则是楚国和魏国。齐国侵占的淮北和宋国土地,是楚国和魏国非常想得到的。如果许诺战胜齐国后划割这些土地给他们,那样四国就会结成联盟,齐国可大破。’先王认为我说得很对,就准备符节命我向南到赵国。我完成使命后,率军进攻齐国。凭借天道之助,先王英明,我军迅速占领齐国黄河以的土地,先王亲自赶到济水岸边,为将士们送行。济水北岸的联军奉命进攻齐国,大败齐军,燕军的轻卒锐兵长驱攻入齐国。齐王逃亡到莒邑,勉强活命,齐国的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全部运到燕国。齐国的祭器摆设在宁台,大吕钟都陈列在元英殿,被齐国掳掠去的燕国宝鼎从齐国取来放回宫室,蓟丘种植上了齐国汶水出产的竹子,自五霸以来,诸王的功业没有比得上先王的。先王认为自己已意得志满,想要分土裂地加封于我,让我超过上那些小国诸侯。臣私下里认为自己能力不足,只不过是奉命承教,万幸无罪就行,所以才推辞没接受任命。”

“臣我听说圣贤君主,有功不废,所以写在《春秋》史书上;有预见的名士,成名不毁,所以流传于后世。像先王那样洗雪耻辱,夷灭万乘强国,收齐国八百年积蓄,在先王弥留之际,还教诲不息,叮嘱执政做事的臣子修明法令,慎重对待庶出子弟,把恩泽广施于百姓身上。这些都教育后世。”

“臣我听说过,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当年伍子胥的主张被阖闾采纳,吴王率领军兵一直远征到楚国郢都。夫差不听伍子胥劝阻,赏赐给他马革囊袋逼他自杀,把他的尸骨装在袋子里扔到江水中漂流。夫差不明白,以前是因为执行伍子胥的主张才建立功业,所以把伍子胥沉入江水中而不后悔;伍子胥不能预见君主的气量和抱负各不相同,因此被沉入江水中仍然死不瞑目。”

“能够立功免于身死,以彰显先王事迹,这是臣我的最上策;被诽谤诋毁和冤屈,毁掉先王识人英名,这是臣我所担心的。面对不可预料人罪责,侥幸能幸免身死而获利,这是像我这样恪守大义的人不愿意违心做的。”

“臣我听说古代君子,绝交后不说朋友的坏话;忠臣离开所在国家,不再洗雪自己的名声。臣我虽然才干不济,也曾经多次聆听君子教诲。我担心大王的侍从、亲信和左右讲话,没有体察被疏远人的行动,所以献上书信解释,希望大王留意。”

燕王收到信后,任命乐毅的儿子乐间为昌国君。乐毅往来燕国和赵国,燕国和赵国都任命他为客卿,乐毅最后在赵国去世。

乐间在燕国居住三十多年,燕王喜采纳相国栗腹的计谋,想要趁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惨败的机会进攻赵国,向君乐间征求意见。乐间说:“赵国是四战之国,他们的百姓熟悉征战,不要轻易进攻。”燕王不听,派兵进攻赵国。赵国派廉颇率军反击,在鄗县大败栗腹所部,生擒栗腹和乐乘。乐乘和乐间同宗。乐间投奔到赵国,赵军包围燕国都城。燕国被迫割地和赵国讲和,赵军这才解围撤退。

燕王悔恨不听乐间的建议,听说乐间在赵国,就给乐间写信说:“纣王不用箕子,但他一直敢于冒犯君王,不停直言谏诤,希望纣王能听从;商容因劝谏纣王而被贬谪,他身受侮辱,仍希望纣王能改弦更张。直到民心涣散,狱中囚犯纷纷逃出,国家不可救药时,这两位先生才辞官隐居。纣王因此背上了恶名,两位先生却不失忠诚、高尚的美誉。这是为什么呢?他们尽到了为君为国的责任。现在我虽然愚钝,却不像殷纣那样凶暴;燕国百姓虽不安定,还不至于像殷朝百姓那么严重。在家中有了争执,不把话说透,却去告诉邻里。这两种做法,寡人不认为你们会这样。”

乐间和乐乘抱怨燕王不听劝阻,两人还是留在了赵国,赵王封乐乘为武襄君。

第二年,乐乘和廉颇率领赵军包围燕国都城,燕国送出重礼讲和,赵军这才撤退。以后五年,赵孝成王去世,赵襄王用乐乘接替廉颇。廉颇率军进攻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也逃亡到魏国,之后十六年秦军灭掉赵国。

以后二十多年,汉高祖刘邦经过赵国,问身边左右:“乐毅有后人吗?”左右回答:“有乐叔。”高帝封乐叔为乐卿,号称华成君,华成君是乐毅的孙子。乐氏家族还有乐瑕公和乐臣公,赵国将要被秦军所灭时,他们一起逃亡到齐国的高密。乐臣公研修黄帝、老子之说,在齐国很有名气,被尊称为贤师。



太史公曰:当年齐国的蒯通和主父偃读到乐毅回复燕王的那封书信时,没有一次不放下书信流出眼泪。乐臣公学习黄帝、老子学说,他的老师号称河上丈人,不清楚他是哪里人。河上丈人教授安期生,安期生教授毛翕公,毛翕公教授乐瑕公,乐瑕公教授乐臣公,乐臣公教授盖公。盖公在齐国高密、胶西一带教学,曾经作为相国曹参的师傅。


司马迁有诗赞曰:


昌国忠谠,人臣所无。连兵五国,济西为墟。燕王受间,空闻报书。义士慷慨,明君轼闾。间、乘继将,芳规不渝。


黄其军

      作于2020年8月1日(古历庚子年六月十二)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乐毅列传(一)

范睢蔡泽列传(六)

范睢蔡泽列传(五)

范睢蔡泽列传(四)

范睢蔡泽列传(三)

你可能感兴趣的:(《<史记>研读》273:乐毅列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