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1《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秋、气、了、树、叶、片、大、飞、会、个”10个生字。认识偏旁“木、口、人”。

2. 正确朗读课文。认识自然段。

3. 结合生活观察,能用“秋天来了,什么怎么了”的句式说说秋天的景物。

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能用“秋天来了,什么怎么了”的句式说说秋天的景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

你觉得秋天很夏天有什么不一样呢?

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课文的题目就是《秋天》。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注意不能拖腔)。

认识题目里的“秋”字,左边?右边?猜字谜:

左边绿,右边红,

左右相遇起凉风。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大家迅速把书打开,翻到54页。跟老师读课文,注意有些生字的读音,一定要跟着老师读准。

2.自己想不想读呢?自己读。

3.生字宝宝跑到白板上了,大家能不能在54页课文里找到,把它圈起来呢?老师做示范。把圈起来的生字读两遍。

4.挑生读。

5.分享识字方法。

A.汉字加法:秋、叶、会

B.做动作识字:飞

C.对比认识:大——小

6.读词语

秋天  天气    黄了  树叶    一片片

大雁  往南方    一会儿    一个

7.生字游戏:送生字宝宝回家

8.学习新偏旁: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

比较汉字与偏旁的不同。

领读加深记忆。

三、再读课文,体会感情。

1.认识自然段

A.学生观察,自然段开头空两格。

B.告诉学生:在写话的时候,要分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前要空两格,有几个空格的地方就有几个自然段。

C.引导学生用序号标一标,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3个)

2.读第一自然段。

A.教师领读

B.学生练习

C.挑生读,纠正

D.秋天有什么变化呢?

秋天来了,天气?

秋天来了,树叶?

学生说话练习。

E.看图背诵。

3.学习第二自然段。

A.老师读,小朋友闭上眼睛听。

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天空,大雁)

B.天空、大雁都是什么样子的呢?跟老师读第二自然段。

C.挑生回答,天空什么样子?(换词法理解“那么……那么……”)

D.大雁往南方,是怎么飞的呢?(图片理解“一会儿……一会儿……”)

E.谁会正确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挑生读课文)

F.图片加上动作,课堂指导背诵。

4.学习第三自然段。

A.第三自然段特别短,怎么读才好听呢?自己试一试。

B.挑生读。

C.教师范读。读出喜爱之情,高兴之情。

D.再挑学生比赛读。

四、尝试背诵全文。

五、作业:

把课文背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思路:

《秋天》是一篇写景的散文。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大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早在暑假里,在百家讲坛里就聆听了王崧舟老师对这篇课文的赏析,今天再次读来,果然是语言简练,意境极美。

这篇课文要教给学生什么呢?大的方面就是识字、朗读、写字(写字我习惯安排在第二课时,专门来写)。其他的一些语文要素比如认识三个偏旁,认识自然段,横撇笔画的认识、一的变调、儿化音的朗读等这些,都穿插到了这三大当面。

今晚的备课,我先读了几遍课文,读得感觉到文章写得很好很好了,再打开教学参考书,看这篇课文要教给学生什么。接下来我也看了几篇别人的教学设计,但总感觉不是太好,至少跟我我教学思路不搭。于是,就自己设计了上面的教案。

识字教学没有什么创新,就踏踏实实地读、认、记。在朗读的指导方面,我认为这是一年级的小娃娃,这一篇课文也是他们继拼音之后学的第一篇课文,谈感悟什么的,似乎都在天上,给学生讲天书。所以,我采用的是最简单,也是最原始的方法:范读。在初读课文的时候,在每个自然段的朗读中,我几乎都用了这个方法。我信奉于永正老师的教学,我相信他说过的这句话:最好的教法是示范,最好的学法是模仿。我只要读得好,孩子们就能模仿好。

期待明天语文课的精彩。

教后记: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安排我公开课,听课老师不算少。

先说学生的学习。总体来说两个字:新鲜。本课是学生学的第一篇课文,里边有一些知识也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比如认识自然段、正确流利地读书、学习偏旁、分享识字方法等。另外,孩子们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老师来教室听课,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还是比较新鲜的,挺好。

再说我的教学。感觉好的地方是课堂组织教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我就很好地利用课堂评价手段,及时表扬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手段。为了保持学生学习的内驱力,避免把学习的内力转化为外力,本学期课堂上我很少给学生物质奖励(包括小红花、小星星等)。不足之处就是我的老毛病还是没有改——课堂前半部分太松,导致教学内容没有完成。其实反思一下,课堂上的识字环节,还是可以再腾出来几分钟时间的。

吃一堑,长一智。继续努力,精致自己的课堂。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1011《秋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