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同老街坊

一个秋天的正午,我穿越郑州的繁华街区,去探访一个有甜水井的巷陌,触摸这个古都新城掩藏着的那一抹恬淡历史印迹。

据说,胡同是元朝的产物,源于蒙古语gudum,意即水井,而有水的地方就适合人居住。蒙古人把元大都的街巷叫作胡同。当年,为出入方便,每排院落间必留出通道,这就是胡同。

从地铁一号线紫荆山站走出,一路往南,沿东大街西行300米,而后左拐前行。通衢大道倏然变窄,街市喧嚣悄然隐退,抬首处,路牌上“唐子巷”三个字一如古巷般沧桑斑驳,却依然十分醒目。

唐子巷大体为东西走向的胡同,东边起于主事胡同,自东向西到南大街东口,长250米,宽6米。

唐子巷曾经非常有名,主要因为居住的老户有6家,巷子路南有王家、褚家、孟家,路北有沙家、周家和阴家。据说,这条小街原来的名字是“糖子巷”。原来沙家有一个制糖的作坊,生产的糖品就在自家开的“永发源点心店”里卖,在老城区里远近闻名,生意兴隆,因而得名“糖子巷”。明朝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刻下的《创开义巷记》石碑记载:该巷原名叫糖子巷,由于糖与唐同音,唐字系独体字,笔画少而且容易写,所以演变为唐子巷,一直沿用至今。

这6家大户人家有大宅院,房屋多,人口也多。巷子东头有一口苦水井,街上的人都为吃水发愁。王家和沙家出资在街的西头又挖一口井,井水清凉甘甜,巷子里的人家从此吃上了甜井水。

当时,西大街东段、东大街西段、南大街、市府前街、书院街等附近好多条街上的居民都来这里打水。附近一些无业居民便来此井打水,以卖水来维持生计。

唐子巷45号,是曾经的孟家大院。惜辉煌早已不在。

在孟家大院门口,见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儿从院内走出,他告诉我,他们家是这里的租客。小男孩儿带我去见了房东爷爷。老人姓郑,他有多少岁就在这个老房子住了多少年了。郑爷爷在自家的一间屋子中开了一个理发店,这一开就是20多年。“每天不过一两个顾客而已”,话虽如此,老人家的表情似乎很满足。一直在门口听着聊天的孩子插嘴道:“郑爷爷理发可好了,每次5块钱!”

不远处,在一片阴凉地儿,4位老奶奶正兴致盎然地玩着麻将,旁边还有一位观战助威的爷爷。交谈中知道,这5位老人也是地地道道的老郑州,打出生就在这个胡同里。他们说,胡同和他们儿时一模一样,只是许多老宅子都易主了。其中一位老奶奶说:他们的父辈曾经住在这里,如今他们的孩子们也跟随他们住在这里,这里就像一个独立的村落,老邻居老街坊,和睦相处,谁也舍不得离开。

我提出给这5位老人拍照留念,有位老奶奶竟然一口回绝了。旁边的老人笑着解释道:这些年来访的记者、大学生很多,他们都答应将拍好的照片送给老人,留个念想,但是没有一个人回来过……

我明白,那位奶奶并不是计较一张照片。最终,老人们还是答应了我的请求。

一个小时后,老人们接过我刚刚在附近彩扩部取出的照片时,高兴极了。

胡同西端,是唐子巷22号。据记载,这就是曾经的王家大院,和唐子巷其他大户人家的宅子一样,王家大院同样住着很多租客。虽然经过不同年代、不同程度的整修,王家大院依然难以抵挡岁月的侵蚀,于威严和考究中,有些落寞,有些破败。

行走中,突然看见一个小院,门头上赫然用黄漆写着4个大字——“团结大院”,这个门头让人联想到那个特殊的年代。大户人家宅子门楣上的刻字都已经没有了,曾经这里都住过谁,现在又住着谁,不得而知。

时光流逝,几座门楼就这样固守在原地,像阅历丰富的老者,注视着唐子巷人情世故的演绎和时代风云的变迁……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胡同老街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