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 修不完的文物,修不完的人生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以日常化的记录,平和的口吻为我展示了历史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我在观看的过程中收获颇多。

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文物是活的,是有生命的。中国的文化有“格物”之说,以自身来观物,以物来观自身。对待文物,也是如此,我们将自我的精神融入其中,细细观看文物。同时也在观赏文物的过程中获取其中的精神魅力和文化内涵。

文物与主体已经融为一体,深深成为中国文化珍贵的一部分。文物就像人一样,虽然历经漫长的岁月,但是仍然具有迷人的历史性,艺术性,纪念性。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着迷人的气息,吸引着人们的注视。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文物的修复工作。

文物因为其承载的历史与文化而彰显其过去式,但是修复文物却是现在进行时。在纪录片中,文物的修复过程呈现出日常化,细致性,趣味性,创造性,艰难性等特点。

例如漆器的修复,工匠们要面对生漆过敏的问题,还要面对难闻的生漆气味,漆器的修复是一项不容小觑的工作。漆器的修复要修旧如旧,讲求看不出色差,这遍漆干了之后还需要打磨,再上第二遍漆。最少的干预就是最有效的保护,如此才能保留原有的历史信息。

修旧如旧的修复原则
修复中的漆器

以及宫灯穗的修复,虽然不起眼,但是却享有特别的待遇,为了保护宫灯穗,冲洗时,先将水慢慢倒在刷子上,给水流一定的缓冲作用,然后再一遍遍冲刷。这是最触动我的一幕,文物的修复细致到小小的宫灯穗都有其特别的流程。可见,我们对于文物的修复也有其珍重的态度,工匠们也用心地修复残缺的历史文物。


宫灯穗的修复


再比如,唐三彩的修复工作,原来的唐三彩残缺不堪,修复者需要参考相似的历史文物,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修复。为了避免看起来如“商业化制造”,上色也是十分的小心。


陶瓷组的王五胜先生

修复中的唐三彩


又如中国木柜子的修复……上面嵌满了外国人的形象,记录着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和文化沟通。

最打动我的是大国工匠们的工匠精神。

“人在这个世界上来了,走了一趟,虽然都想要在这个世界上留点什么,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文物修复者的价值不在于修复好一个文物,而是在于修复过程中,对文物的体悟,对文物的交流,把自己融入里头,文物是死的,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播文化,保留一个物体没有价值。”

文物是修不完的,人的一生也是修不完的,我们都想要给后人留下什么,于是我们一代一代地融入文物,修复文物。工匠们以其端正的职业精神与职业态度修复文物,传播中国文化,传递中国精神。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在故宫修文物》| 修不完的文物,修不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