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4/30 闫安
不太明白的时候,就喜欢琢磨。比如《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财税〔2018〕22号)里面说的第三支柱延税商业养老保险的精算平衡问题。
该文件要求试点期间的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应,符合“收益稳健、长期锁定、终身领取、精算平衡”原则。前三个原则,容易理解。但“精算平衡”就费思量了。
按照教科书的定义,精算平衡,简单的说,就是依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现代数学、统计学、金融学及法学等的各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各种经济活动中未来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和管理,是现代保险、金融、投资实现稳健经营的基础。
一般让人耳熟能详和充满崇拜的保险精算师,是一个汉语词语。指保险公司雇用的数学专业人员,主要从事人寿保险费、赔付准备金、分红、保险额、退休金、年金等的计算。其计算依据来源于生命表、理赔参照表及会计准则,以及结合保险公司自身经营状况。保险生命表一般是基于本机构和行业理赔大数据及国家人口寿命等相关统计数据而制定的。特别是商业型保险公司,要把“费差、利差、死差”都要算清楚了,不能算“亏”了。商业保险公司经营要为股东利益负责,否则,商业模式就不好持续了。
这不同于中国银保监力推的互助(相互)型会员性保险组织,资产和权益全部归属被保险人的会员。不以追逐商业保险的股东利润为目的。而是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利益一致。
记得刚入行的1996年,还是个深圳平安人寿保险公司的个险试用业务员,因为养老年金及保险费率问题,就跑到八卦岭平安总部找到喜欢足球的精算师牛增亮请教。听不懂他说些什么,就复印了他厚厚一本精算书里面的一页生命表。记得印象最深的就是生命表35岁,是个缴纳保费的最明显的“拐点”,然后就拿着那张图到处去推销商业人寿保险。
牛老师,拥有中国精算师(FCAA)、北美精算师(FSA)和美国精算学会会员(MAAA)资格。历任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产品开发部总经理助理,通能精算顾问公司(TILLINGHAST)精算顾问,美国国际集团(AIG)评估精算师。现任某家人寿保险的总精算师。
但就第三支柱个人账户基金积累制的商业养老保险而言,个人认为,模糊的地方在于,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的前提,是账户基金完全积累制?还是部分积累制?还是现收现付制?
按照22文件的前三个原则,即“收益稳健、长期锁定、终身领取”的要求可知,风险偏好以稳健型为主;EET模式下的缴费税前扣除,缴费期内账户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符合国家退休年龄时的个人领取商业养老金征税,意味着“长期锁定”的原则的贯彻和实施;至于“终身领取”原则,则真正体现了“按月或按年领取商业养老金,领取期限原则上为终身或不少于15年。个人身故、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全残或罹患重大疾病的,可以一次性领取商业养老金”的保险精算原则。
结合上述分析,运用排除法,可以明确个人延税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是以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为分界点。之前是封闭运作和长期锁定的账户基金积累期;之后是可以退休后终身领取的,需要保险精算服务的终身寿险年金。(参见《企业年金待遇领取的模式选择与国外实践》,孙守纪,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
这是讨论22号文件“精算平衡”的前提条件。否则,初心虽好,但容易南辕北辙,也经不起折腾。
按照加拿大首席精算师办公室(渥太华)Billig和 Ménard先生的研究,(见"精算平衡表作为一种评估社会保障养老金制度可持续性的工具",《国际社会保障评论》,2013年,第66卷,第2期。)
他们认为,精算平衡表呈现的是一个养老金计划的资产和负债。该计划财务状况的两项尺度反映了该计划的负债得到资产支持的程度:一是计划的资产与负债之差;二是计划的总资产相当于负债的百分比。
他们认为,关键问题或前提之一是,“应使用哪种方法来衡量资产和负债。要在"封闭"组群与"开放"组群方式之间做出选择。”
他们认为,关键问题或前提之二是,“对于所有类型平衡表的计算,要用到一些经济和人口的假设,其中包括缴费率、工资水平及其上涨、待遇上涨率、死亡率、以及——如果对于筹资方法合适的话——假设的名义和实际资产投资回报率。这些假设必须明确说明。”
我国学者(熊军)认为,即使长期锁定,“即针对养老金的长期主义,如何执行和操作,也面临挑战。例如资产的长期收益风险如何确定?未来预期正确与否的问题?过往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通过历史数据可以观测风险敞口,代表承担风险水平和业绩基准。被动投资的指数也是主动配置的。此外,主动主义还要受金融资产价格、市场周期、养老金投资决策等多种因素影响。”
换个角度,如果我们用艾伦条件来衡量和假设,即当一国社平工资增长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二者之和高于资产的投资收益率,这笔资产就是低效的,应该减少资产规模,实行现收现付制度。
这也意味着,在艾伦条件下,“代内个人账户完全积累”的封闭组群基于资产负债的精算平衡的瓦解。
因为按照董克用教授的观点,“代内公平”体现的是机会均等和(普惠性质的)覆盖面;而“代际公平”体现的是负担均等和替代率。在老龄化高原而非高峰期的加速到来的我国老龄社会,显然,后者基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现社会代际之间互助共济的现收现付制,才是“精算平衡”的大有用武之地所在。
以英国为例,精算平衡的意义,体现在贝弗里奇报告所倡导的,由英国政府通过国家体系强制征收并以相同待遇发放,以满足基本养老需求,实现现收现付制上。英国第一支柱不预先提供资金缴费,而是通过当期税收收入来进行支付。国家养老金本着社会福利的普遍性和公平性原则,资金分配向中低收入者倾斜,发挥着社会收入“二次分配”的功能,充分体现出政府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责任。以强制性、费率统一和全民覆盖为特征。
事实上,这也国际精算协会Billig和 Ménard两位专家的结论一致。即“对现收现付式和部分积累式社会保障养老金制度采用(代际公平)的开放组群方式被推荐为最佳实践方式。这也是加拿大和美国编纂精算平衡表作为补充衡量各自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性的方式。”
个人认为,我国第三支柱养老金采用信托模式,受托资产独立,不是精算平衡模式下的保险公司作为管理人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无论“稳健型产品为主,还是风险型产品为辅”,就养老金主动主义而言,需要明确公允的绝对业绩基准和相对业绩基准。
这类似高考分数线。绝对业绩基准至少可以设定为超越银行同期利率、超越通胀CPI指数,甚至未来可以超越GDP增长指数。相对业绩基准以市场平均收益水平指数化来设定。通过绝对业绩评价来监管检测管理机构的风控管理水平和合规性要求,通过相对业绩评级来对管理人进行市场机制的激励约束。
……
加拿大的安集思教授自1969年以来就投身于养老金和投资产业。他在养老金设计、治理和投资问题方面是全球公认最具有原创性的思想家之一。
他说:“传统的待遇确定型计划(DB),把青年人和老年人归集在一张资产负债表上,不切实际地认为他们有着同样的风险容忍度,……,激进的回报设定和风险承担,与下降的资产价格、下跌的利率和恶化的人口结构一起,已给很多待遇确定型计划的资产负债表捅出了巨大的窟窿。”
“现在加拿大对养老金未来收益预期,是基于(精算)平衡的预算收入,如果不平衡怎么办?这是个大问题!”
这值得我们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