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 协议四个方面的缺陷:
1.升级 TCP 的工作很困难;
TCP 协议是在内核中实现的,应用程序只能使用不能修改,如果要想升级 TCP 协议,那么只能升级内核。
而升级内核这个工作是很麻烦的事情
2.TCP 建立连接的延迟;
大多数网站都是使用 HTTPS 的,这说明在 TCP 三次握手之后,还需要经过 TLS 四次握手后,才能进行 HTTP 数据的传输,这在一定程序上增加了数据传输的延迟。
3.TCP 存在队头阻塞问题;
TCP 是字节流协议,TCP 层必须保证收到的字节数据是完整且有序的,如果序列号较低的 TCP 段在网络传输中丢失了,即使序列号较高的TCP 段已经被接收了,应用层也无法从内核中读取到这部分数据
4.网络迁移需要重新建立 TCP 连接;
当移动设备的网络从 4G 切换到 WIFI 时,意味着 IP 地址变化了,那么就必须要断开连接,然后重新建立 TCP 连接。
而建立连接的过程包含 TCP 三次握手和 TLS 四次握手的时延,以及 TCP
慢启动的减速过程,给用户的感觉就是网络突然卡顿了一下,因此连接的迁移成本是很高的
**
基于 UDP 协议实现的可靠传输协议的成熟方案,已经应用在了 HTTP/3。
1.QUIC 是如何实现可靠传输的?
设计好协议的头部字段。
拿 HTTP/3 举例子,在 UDP 报文头部与 HTTP 消息之间,共有 3 层头部:
1.Packet Header
1.Long Packet Header 用于首次建立连接。
2.Short Packet Header 用于日常传输数据。
QUIC 也是需要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协商连接 ID。
协商出连接 ID 后,后续传输时,双方只需要固定住连接 ID,从而实现连接迁移功能
Packet Number 单调递增的两个好处:
1.可以更加精确计算 RTT,没有 TCP 重传的歧义性问题;
2.可以支持乱序确认,因为丢包重传将当前窗口阻塞在原地,而 TCP 必须是顺序确认的,丢包时会导致窗口不滑动
2.QUIC Frame Header
每一个 Frame 都有明确的类型,针对类型的不同,功能也不同,自然格式也不同。
以下为 Stream 类型的 Frame 格式,Stream 可以认为就是一条 HTTP 请求:
1.Stream ID 作用:多个并发传输的 HTTP 消息,通过不同的 Stream ID 加以区别,类似于 HTTP2 的 Stream ID;
2.Offset 作用:类似于 TCP 协议中的 Seq 序号,保证数据的顺序性和可靠性;
3.Length 作用:指明了 Frame 数据的长度
通过 Stream ID + Offset 字段信息实现数据的有序性,通过比较两个数据包的 Stream ID 与 Stream Offset ,如果都是一致,就说明这两个数据包的内容一致。
总结:
QUIC 通过单向递增的 Packet Number,配合 Stream ID 与 Offset 字段信息,可以支持乱序确认而不影响数据包的正确组装,摆脱了TCP 必须按顺序确认应答 ACK 的限制,解决了 TCP 因某个数据包重传而阻塞后续所有待发送数据包的问题
2.QUIC 是如何解决 TCP 队头阻塞问题的?
QUIC 也借鉴 HTTP/2 里的 Stream 的概念,在一条 QUIC 连接上可以并发发送多个 HTTP 请求 (Stream)。
但是 QUIC 给每一个 Stream 都分配了一个独立的滑动窗口,这样使得一个连接上的多个 Stream 之间没有依赖关系,都是相互独立的,各自控制的滑动窗口。
假如 Stream2 丢了一个 UDP 包,也只会影响 Stream2 的处理,不会影响其他 Stream,与 HTTP/2 不同,HTTP/2 只要某个流中的数据包丢失了,其他流也会因此受影响。
3.QUIC 是如何做流量控制的?
QUIC 实现流量控制的方式:
1.通过 window_update 帧告诉对端自己可以接收的字节数,这样发送方就不会发送超过这个数量的数据。
2.通过 BlockFrame 告诉对端由于流量控制被阻塞了,无法发送数据
QUIC 实现了两种级别的流量控制,分别为 Stream 和 Connection 两种级别:
1.Stream 级别的流量控制:Stream 可以认为就是一条 HTTP 请求,每个 Stream 都有独立的滑动窗口,所以每个 Stream 都可以做流量控制,防止单个 Stream 消耗连接(Connection)的全部接收缓冲。
2.Connection 流量控制:限制连接中所有 Stream 相加起来的总字节数,防止发送方超过连接的缓冲容量。
Connection 级别的流量窗口,其接收窗口大小就是各个 Stream 接收窗口大小之和。
4.QUIC 是如何迁移连接的?
QUIC 协议没有用四元组的方式来“绑定”连接,而是通过连接 ID来标记通信的两个端点,客户端和服务器可以各自选择一组 ID 来标记自己,因此即使移动设备的网络变化后,导致 IP 地址变化了,只要仍保有上下文信息(比如连接 ID、TLS 密钥等),就可以“无缝”地复用原连接,消除重连的成本,没有丝毫卡顿感,达到了连接迁移的功能。
5.QUIC 对拥塞控制改进
QUIC 是处于应用层的,应用程序层面就能实现不同的拥塞控制算法,不需要操作系统,不需要内核支持
QUIC 可以随浏览器更新,QUIC 的拥塞控制算法就可以有较快的迭代速度。
QUIC 处于应用层,所以就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设置不同的拥塞控制算法,这样灵活性就很高了
6.QUIC 更快的连接建立
HTTP/3 在传输数据前虽然需要 QUIC 协议握手,这个握手过程只需要 1 RTT,握手的目的是为确认双方的「连接 ID」,连接迁移就是基于连接 ID 实现的。
但是 HTTP/3 的 QUIC 协议并不是与 TLS 分层,而是QUIC 内部包含了 TLS,它在自己的帧会携带 TLS 里的“记录”,再加上 QUIC 使用的是 TLS1.3,因此仅需 1 个 RTT 就可以「同时」完成建立连接与密钥协商,甚至在第二次连接的时候,应用数据包可以和 QUIC 握手信息(连接信息 + TLS 信息)一起发送,达到 0-RTT 的效果。
如下图右边部分,HTTP/3 当会话恢复时,有效负载数据与第一个数据包一起发送,可以做到 0-RTT(下图的右下角):